標籤 學習歷程檔案

數間公立大學已公布申請入學甄試審查資料準備指引,其中課程學習成果一項以校內表現為主,鼓勵學生「不限成功或失敗」都可列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大學甄試失敗經驗能加分 教授看中學習歷程撰寫反思

大學申請入學第二階段甄審將於5月開跑,學習歷程檔案怎麼寫才吸睛?數間公立大學在甄試審查資料準備指引中的課程學習成果一項,鼓勵學生「不限成功或失敗」都可列入。大學教授指出,完美經歷很可能是人為加工,他們更希望從失敗經驗中看見學生反思與修正。參加營隊沒有加分?學者表示,不見得。

生成式AI成為學生準備學習歷程檔案的新工具,專家提醒,AI的輔助效果取決於學生原有的準備程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應用AI準備學習歷程清大有規定 教授透露審查眉角

學測成績2月25日公布,接下來備審資料是重點;生成式AI近年成了學生準備學習歷程檔案的新工具,但也引發學術倫理及責任爭議,清大今年首次加入「誠信聲明」,台師大等校也有類似要求。不同方式問ChatGPT想讀學系的理由,答案都可能「撞衫」,加分不成反踩雷,教授透露他們判斷的眉角。

大學教授表示,學習歷程檔案審查時最重視的是學生學習經歷與申請校系的連結,以及是否把學習內容消化後整理成自己的內容。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114大考攻略/學習歷程要勝出 脈絡化呈現、秀個人特色

想透過申請入學上大學,備審資料很重要,有大學教授指出,他們不吃軍備競賽這套,學習歷程檔案的製作重點應兼顧「基本盤」和「個人特色」,專家則指出,大家最容易忽略的「歷程」,其實才是制度核心,學習感受脈絡化呈現很關鍵。

選填志願期間,常出現家長與學生意見不同爭吵,專家建議選填志願除選自己嚮往科系外,就業狀況等實際面也得考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114大考攻略/填志願攸關就業 3大心法提前估校系落點

大考中心預計2月25日公布大學學測成績。升學專家建議,拿到成績單前別慌張,這段時間掌握三大心法可以提前預估落點,而評估自己是否有意願再考分科測驗也是重點,如果不想再挑戰分科測驗,選填志願則要偏保守。專家說,除選自己嚮往科系,就業實際面也得考慮。

114學年度技專甄選入學招生簡章近日出爐,許多科技大學在第二階段審查,都將學習歷程檔案中的「專題實作」項目單獨列出來評分。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專題實作評分影響學習歷程 科大招生考驗高職師生

考招季近了,114學年技專甄選入學招生簡章日前出爐,不少科技大學都將學習歷程檔案(學檔)中的「專題實作」單列評分。但高職老師認為評量尺規不清,恐致學生沒動力製作學檔。專題實作究竟該如何備審?

外界期待118課綱能去除108課綱病灶,但鄭英耀一上任就說118課綱不存在,不會為修而修。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108課綱弊端重重 教部進場「微整形」就能回春?

行政院函請立法院推舉社會公正人士組成高中以下課程審議會,立法院為此正研商各黨團推舉事宜;教育部日前也開始進行學生代表的遴選程序。教育部長鄭英耀上任後強調課綱沒必要十年一改,直說任內不會有118課綱,只會微調現有課綱,並納入AI。但108課綱衍生的遺毒持續在教學現場發作,如今啟動課審,「羞羞臉」的108課綱該如何「修修臉」,進場微整就能回春?

每次教改都會催生相對應的補習產業,賴政府上任後,教育部還強力宣導學習歷程檔案並非「多錢入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學習歷程範例大師班開價5千 考招商業化到底怎麼了?

與108課綱同步上路的學習歷程檔案爭議不斷,近來還出現要價數千元的範本攻略和實作班,多元入學又被質疑是「多錢入學」。學檔商業化的背後,為何考招制度讓家長和學生出現此「市場需求」,更值得省思。

推薦函若由教授、醫師撰寫是否含金量比過高中教師?偏鄉和都會區學生的人脈、資源不同,推薦函恐變成另類軍備競賽或家長人脈比拚。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個申拚二階/推薦函如何幫學習歷程加分?找對人寫出優點更勝家長人脈

申請入學第二階段甄選開跑,台大醫學系等系所須檢具推薦函,找教授、醫師撰寫含金量更勝高中教師?教團指出,推薦人不是愈有名愈好,「找對人」推薦才能幫學習歷程加分。台大教授也透露,內容不必是出色的成就,但要具體敘明被推薦人的優點特質,高中生提前布局自己的推薦人是有必要的。

大安高工去年學校也有2團到日本青森、大奔縣體驗風情文化、參觀TOTO工廠,也讓學生受益良多。圖/大安高工提供 教育

國際教育旅行寫進學習歷程 技職生交流見聞為大學面試加分

疫情過去,邊境解封,出國再次成為國人旅遊首選,學校教育旅行也逐漸復甦,台北市去年共補助107案前往他國交流,與學校共赴日本青森的大安高工機械系學生說,去的時間剛好接近「睡魔祭」,他深刻感受什麼叫職人精神,另個學生則見識了日本的「守時」文化,這些見聞都帶給他們生活起了很大的變化,納入高三學習歷程檔案,對升大學都是加分,但國際教育旅行費用通常價格不菲,透過「這個」管道有補助。...

當學測級數不相上下,面試成為決勝關鍵,而面試第一印象很重要。圖為為推甄申請入學的高三生舉辦的模擬面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大學考招攻略/面試官愛問思考性問題 成功的自我介紹是「留下伏筆」

當大學學測級數不相上下,面試成為決勝關鍵。此時的首要任務是「了解敵情」,徹底蒐集甄試學系的資訊;專家指出,自我介紹切忌冗長,成功的關鍵是「留下伏筆」,醫學系面試經常會找精神科醫師觀察考生,因此考官挑毛病時,考生千萬不要動怒。面試官很愛問的思考性問題等五大題型,及可能「踩雷」的題目,專家建議這樣答題,千萬不要說大話露出馬腳。

高中生常以為學習歷程頁數越多就越能展現誠意,努力上傳頁數繁多的小論文、簡報,導致教授審查資料時,常常消耗在「按下一頁」的動作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大學考招攻略/學習歷程自述非「數大便是美」 拿PDF檔備審小心1風險

學測落幕,準備申請入學的高三生也要開始整理過去2年多累積的學習歷程檔案。清華大學招生策略中心主任王潔觀察到,學生在準備學習歷程時常以為「數大便是美」,或是附上影片QR Code、用影片呈現的學習成果,其實這些都是NG作法,教授並非排斥學生使用ChatGPT,但使用要有眉角。去年仍有約18%的考生在申請入學通過第一階段篩選後,重新製作、編排備審資料採PDF檔案格式上傳,何者有利?專家這樣解析。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邁入第5年,已有2屆新課綱畢業生採學檔升大學。但不分普高生、技高生,愈來愈少考生將學檔作為升學用的備審資料。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學習歷程檔案出了什麼問題 為何6成學生拿PDF檔作備審?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上路邁入第5年,已有2屆新課綱畢業生採學檔新制升大學。但不分普高生、技高生,卻愈來愈少考生將學檔作為升學用的備審資料,反而選擇舊制的PDF檔案,尤其技高生更高達6成使用PDF檔。學檔是108課綱重要變革之一,如今執行成效不彰,不僅學生不埋單,記錄學生3年學習歷程的美意也大打折扣。 但不管使用學檔或是PDF檔案,親師生更關心的是大學教授如何審查,究竟使用學檔或PDF檔案在備審成績上是否會不同?尤其PDF檔案不像學檔的課程學習成果會經過高中教師認證,易被質疑真實性,甚至影響評分?

有學界人士指出,各私校為了在申請入學階段盡量招足學生,未依評分尺規評分,給予個別學校或考生不同入學彈性,已是「只能做、不能說」的秘密。此為示意圖,照片中人物與新聞事件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老牌私大招生「智慧型違規」爭議被重罰 給個別考生入學彈性早不是秘密

某老牌私大在今年大學個人申請,採大數據分析擬出正備取名單供校系「參考」,教育部日前入校訪視後,祭出重罰。這種「智慧型違規」卻引發正反議論,有學界人士指出,各私校為了在申請入學階段盡量招足學生,未依評分尺規評分,給予個別學校或考生不同入學彈性,已是「只能做、不能說」的秘密。私立大學為「求生」無所不用其極,恐讓認真準備升學資料的高中生意外落馬。...

今年分科測驗數甲被評為較難的一年,頂標僅41級分為近6年來最低,0級分87人近7年最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分科考題難度不穩定 大考中心的心態該改變了 別淪大學招生工具

今年分科測驗數甲被評為較難的一年,頂標僅41級分為近6年來最低,0級分87人近7年最多。但事實上,無論考題太難、還是太簡單,家長、補教業都會跳出抗議。試題不具穩定度的問題,已經重複多年。大考中心命題組卷的「心態」應該徹底改變,別再作為大學招生工具。一位明星高中教師直言,社會上普遍有擔心大考太簡單,太多人得高分的擔憂,但想要做好鑑別工作,其實還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去年首屆新課綱分發入學則出現「低分高就」,導致今年大批考生續戰不看學檔成績的分發入學,引發學習歷程檔案是否變得可有可無的討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考生拚分科讓學習歷程檔案變無用?過來人:這個關鍵門檻要先過

學習歷程檔案是108課綱重頭戲,也是大學個人申請必採資料之一,首屆學生在茫然中找方向,卻接連爆出軍備競賽等爭議,去年首屆新課綱分發入學則出現「低分高就」,導致今年大批第二屆考生續戰不看學檔成績的分發入學,讓學習歷程檔案重要性成了可有可無,也有考生因個申「差一級分」達理想校系,只好再考分科測驗,當初努力製作的學檔也淪無用武之地。究竟該怎麼看待學檔,有今年應屆高中生建議學弟妹設定目標後,先做好「這件事」。...

大學個人申請第二階段開跑,學生高中三年累積的學習歷程檔案將是致勝關鍵,更可能是面試時問題的來源,須自我評估上傳何類檔案對自身較有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二階甄選教戰/ChatGPT衝擊 學檔上傳有眉角 面試「靈魂拷問」要小心答

大學個人申請第二階段開跑,學生高中三年累積的學習歷程檔案,占二階成績占比20%(醫牙學系10%),將是致勝關鍵,更可能是面試時問題的來源,今年冒出聊天機器人ChatGPT衍生抄襲或代筆的風波,有教授直言今年各大學勢必會問得更細、更深,如何把握學檔最後修改上傳機會?如何攻進頂大醫牙系?頂大熱門科系資通訊,奪榜關鍵有這些?今天起本報數位版將推出二階甄選教戰系列文章,陪伴考生和家長,對準理想大學科系勇往前行。

教育部有意修法根除私中小聯考亂象,因朝野無共識卡關至今。示意圖,照片中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私中小聯考/修法禁入學考試 私中招生恐一變再變 家長教育選擇權反苦了孩子

私立國中窄門難進,不少私中舉辦各類入學營隊,或透過入學考試篩選學生,卻也被詬病指是「小聯考」。有立委前年底提案修正私立學校法欲遏止此況,但朝野協商沒動靜;立法院教育委員會上周審查國民教育法草案,私中招生又引發討論,最後教委會通過附帶決議,將由教育部研議修正私校法,規範私校不得以測驗、口試、審查成績或其他任何類似考試等方式招生,卻也掀起剝奪家長教育選擇權的爭論,不少想把孩子送進私中的家長更是焦慮爆棚,而專家則擔心最後反而讓孩子更痛苦...

新課綱首屆高三生即將進入個人申請第二階段,高中學習歷程檔案紀錄可取代備審資料,但也開放高三生或非應屆高中生,可照舊制上傳PDF檔供大學參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個申大戰略/學習歷程檔案可傳PDF 關鍵仍在有脈絡呈現學習過程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應用在大學個人申請將邁入第二年,但教育部仍保留PDF檔管道,雙軌齊下讓學生可自由評估如何呈現備審資料。國內大學不分公私立皆表示,由於事涉學生升學權益,審查尺規也未提及「繳PDF就打叉」,因此不管是傳學習歷程檔案或PDF檔,大學教授審查皆一視同仁,重點仍在於學生如何有脈絡性呈現高中3年的學習過程。

教育部公布111學年度各大專校院新生註冊,全台19校註冊率未達六成,創歷年新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少子化衝擊招生 陽明交大超前部署 用這招「綁住」高中生

教育部公布111學年度各大專校院新生註冊,全台19校註冊率未達六成,創歷年新高,國發會也指台灣2027年18歲(大學入學年齡)人口將首次低於20萬人,各大專院校都很憂心。陽明交大兩年前就已開始推動措施,擴大高中生對畢業後到陽明交大就讀興趣,減緩大學招生率下降的問題。

近年離島、偏鄉等高中多有學生循繁星推薦管道進入頂尖大學,學生成為學校宣傳樣板。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學測40幾級分就上台大 「偏鄉出頂大」華麗榜單背後沒說的事

大學考招配合新課綱連動,其中最大變革是學習歷程檔案取代過去的備審資料。但本報發現,學檔推動三年多來,仍難深入偏鄉校園,除了因為偏鄉生多靠無須學檔的「繁星推薦」管道升學,導致製作學檔的意願低落,背後還有更多需要探討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