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女性

報紙

肺結節、腫瘤手術患者 逾2成良性

肺癌連續廿一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排行之冠,近年「低劑量電腦斷層」已成健診重點項目,健保統計,去年逾五十五萬人受檢,二萬...

報紙

教材稱「司機大哥」惹議 北市翻轉性別刻板用語

北市社會局推動高齡與失能者交通接送服務,委外辦教育訓練的教材影片卻以「司機大哥」稱呼駕駛,議員批是性別刻板用語,社會局表...

四座廣播金鐘獎得主劉馬利不斷在藝術路上前行,獲獎眾多。記者黃義書/攝影 生活

人生逆轉學/獲金鐘與葛蕾西獎 劉馬利用音樂對抗低谷

編按:人生必有風雨,端看個人所遇風雨大小,又如何承受面對。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人生逆轉學」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知名人士分享他們曾遇的人生逆境,看他們曾流過的淚,又如何在黑暗中找光亮,把風雨化甘霖。歡迎訂閱。 廣播金鐘獎得主劉馬利從大學就靠教琴養家,好不容易攢了存款留學,仍得努力打工寄錢回家,還一連遭逢爸爸過世、媽媽失智;44歲時考上音樂學博士班時,存款簿只剩零頭。經濟困境像是永遠填不滿的洞,音樂帶給她的幸福總被鑲上黑邊。

醫師指出,台灣女性平均停經年齡是51歲,但真正困擾女性的並非「停經」這件事,而是停經前後的荷爾蒙波動導致的各種不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焦慮、變胖...更年期不是病而是身體在升級 女性怎面對

如芳(化名)這2年覺得身體狀況明顯下滑,過去健康活躍的她開始氣喘、便秘、偏頭痛、容易疲勞,經常想不起上一秒想說的話,白天情緒低落、晚上睡不好。即使刻意地中海飲食、每周運動,仍然變胖、腰變粗。「年輕的時候我熬夜一整周也不會怎麼樣,現在一天就累到不行,月經還突然不來。」她在看診時哭了出來,「以前都好好的,為什麼現在這樣?我做錯什麼?」 擅長女性荷爾蒙調理的初日診所副院長鄧雯心指出,如芳其實是遇上了更年期身心劇變,卻因為不了解更年期的運作機制,深感挫折。對此,鄧雯心建議面臨更年期困擾的女性,可從3個面向來調整生活。

報紙

運動、飲食、壓力管理 3面向調整

就像我們在青春期時曾經學習認識身體、照顧自己,女性面對身體再次的荷爾蒙劇變,也有新的學習。初日診所副院長鄧雯心指出,女性...

醫師建議婦女在更年期後,需調整飲食策略。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報紙

今日主題 破解更年期【身心升級篇】

初經來時,有人對我們說明,最後一次卻什麼都沒有。我們活在對更年期不了解的世界,但女性超過三分之一的人生是無月經的。願意認...

報紙

內在失落 求助身心科找回重心

鈺璽診所副院長、精神科醫師蔡佳芬指出,女性在更年期前期,也就是荷爾蒙開始劇烈變化,但是還未真正停經那段時間,容易失眠、憂...

更年期是複雜身心轉變的階段,應善待自己,把自己活得更好。記者侯永全/攝影 報紙

更年期不是病 是身體升級

如芳(化名)這兩年覺得身體陸續壞掉。過去健康活躍的她開始氣喘、便秘、偏頭痛、容易疲勞,經常注意力不集中,想不起上一秒想說...

丹麥皇家近衛隊一名女兵6月11日參加演習時在臉部塗上迷彩。路透 國際

丹麥擴軍應對俄羅斯威脅 女性也要納入義務役

從2025年7月起,丹麥年滿18歲女性皆符合義務役資格。也就是說,往後丹麥女性將被納入義務役抽籤,被抽到就要入伍服役。丹麥國防總參謀長希爾德加德(Michael W. Hyldgaard)3月聲明表示:「國防需要所有我們能動員的戰鬥力量,需要我們從全體社會徵召人員。」

報紙

鉛中毒不可逆 傷害兒童智商

甘肅天水麥積區褐石培心幼兒園違規使用添加劑導致大批幼兒血鉛異常,陸媒引述兒童鉛中毒防治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

雨果(Victor Hugo, 1802–1885)。林一平/繪 報紙

悲慘世界

我上課講電報歷史時,會提到雨果(Victor Hugo, 1802–1885)的故事。他和他的出版商發出全世界最短的電報...

婦科檢查不僅是疾病防治的一環,也是女性照顧自我健康的重要方式。圖/123RF 報紙

打過HPV疫苗、停經後 也要定期做內診與抹片

婦科檢查不僅是疾病防治的一環,也是女性照顧自我健康的重要方式。成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林語涵建議女性每年定期接受檢查,特別...

內診示意圖   圖/123RF 報紙

狀況異常馬上就醫 婦科內診不必等流血結束

婦科內診常讓女性感到羞怯緊張,但這是婦科門診中極為常見的一項檢查,有助於釐清陰道、子宮頸、子宮、骨盆腔等部位的異常狀況。...

若病患對檢查方式感到疑慮,有權拒絕內診。圖/123RF 報紙

內診必有第三人在場 感覺不對勁 立刻要求終止檢查

婦科內診是必要的醫療檢查之一,卻也因涉及私密部位,讓不少女性心存疑慮。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馬偕醫院婦產科主任黃建霈指出,...

女性應建立定期婦科檢查的習慣。圖/123RF 報紙

脫褲子 很尷尬……抗拒內診 恐錯失重大疾病診斷機會

婦科內診是讓許多女性卻步的檢查,因為缺乏經驗、不確定檢查內容,或擔心隱私與身體界線而產生各種疑問或恐懼。但內診是發現子宮...

報紙

如果是I人就不該買紅色大西瓜

在駕駛座上望著窗外的先生撅著屁股跟挺著一顆西瓜肚的老闆彎腰挑選時,我的內心湧起一點點絕望:我們兩個人要怎麼吃完一顆大西瓜...

報紙

總統不知疾苦 萬元買菜又何妨?

賴清德總統在「團結國家十講」第四講上,談到在野黨主張普發現金一萬元,竟附和台下女性聽眾說「買菜就用掉了!」筆者認為總統的...

南韓演員孔劉早期以身高184公分的優秀外型,擔任過服裝模特兒。美聯社 國際

首爾街頭隨處看到長腿「歐巴」?揭南韓人身高成長真相

韓流戲劇、音樂襲捲全世界,螢幕前的南韓男明星多擁有一雙大長腿,令人好奇現代的韓國人到底多高,都像明星一樣高嗎?走在首爾街頭,會隨處看到長腿「歐巴」或是有逆天長腿的姊姊嗎?韓媒透過學者研究及國際組織數據做查核,告訴你真相。

50歲考取東大的安政真弓2017年從教養學部畢業。圖/取自FB@Mayumi Yasumasa 國際

50歲主婦成東大生 勵志故事藏陰影:共依存症的掙扎

13年前,安政真弓因「50歲考上東大」感動日本,如今她揭露當年的真正動機:這是一場脫離與「毒母」共依存關係的戰爭,自我治癒的過程。 共依存症(Codependency),不是一種病,而是犧牲自己,為別人而活的關係。他們付出是為了獲得,為了讓別人需要自己。安政在當媽媽以後,遇到一段不正常的控制關係,搞的心累,求助精神科,才發現問題的根源。

幼幼班的師生比為1比8,高於3到5歲班的1比12,造成師資與人力成本也較高。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最難的1年/2歲幼幼班搶破頭 提高女性職涯中斷風險

台灣積極推動幼兒園公共化,提升3至5歲幼兒就學名額,但銜接0至2歲托嬰與3至5歲間的2歲專班(幼幼班)卻不足,導致許多家長無法衡平工作與育兒。這段「育兒黑洞」成為雙薪家庭最大困境,也恐成女性職涯中斷的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