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周報

國際周報/拜習「面對面會談」恐生變 索羅門向陸靠攏因西方誘因太廢?

美媒報導,拜登政府計畫要求國會批准約11億美元對台軍售,包括60套反艦飛彈和100套掛載於F-16戰機的空對空飛彈及延長偵監雷達合約案。圖為空軍地勤人員展示F-16V裝掛AGM-84L魚叉反艦飛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媒報導,拜登政府計畫要求國會批准約11億美元對台軍售,包括60套反艦飛彈和100套掛載於F-16戰機的空對空飛彈及延長偵監雷達合約案。圖為空軍地勤人員展示F-16V裝掛AGM-84L魚叉反艦飛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中台關係陷入膠著,中國大陸無人機頻侵擾台灣外島,我國以實彈回擊反制北京製造的「灰色地帶」施壓手段。另一方面,美國即將宣布一項11億美元的對台軍售案,這可能為美中已跌至低谷的關係帶來什麼轉折?

看點2:索羅門群島拒絕美國、英國軍艦停靠,引發各界高度關切,不僅顯示索羅門有意疏遠西方,轉向中國大陸靠攏,也反映出南太平洋地區所面臨的地緣政治困境,儘管美澳極力補救,但似乎為時已晚。

看點3:蘇聯末代領導人戈巴契夫以91歲高齡病逝莫斯科,回顧歷史,他在位不到7年期間蘇聯瓦解,和平終結冷戰、拉開共產鐵幕,被視為20世紀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然而蘇聯解體及一連串混亂,卻讓他飽受俄羅斯人批評。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拒學風暴系列報導】
訂閱公益方案 助學捐款作公益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拒學風暴系列報導】
訂閱公益方案 助學捐款作公益

討論數: 2
俄羅斯 蘇聯 索羅門 軍售 無人機 普亭 美中關係 冷戰 專論 國際

系列文章

隨著越南總書記阮富仲加大反貪腐力度,繼兩位前副總理涉貪下台後,國家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員阮春福(見圖)17日因下屬違規請辭退休。路透

拜登文件門為2024添變數 越南國家主席下台與習近平有關?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中經貿首長葉倫與劉鶴在瑞士舉行首次面對面會晤,但隨著劉鶴即將卸任,兩人的會談對於推進美中關係效果有限,重頭戲還是在2月國務卿布林肯的北京之行。 看點2:越南國家主席阮春福因下屬貪腐頻傳而引咎辭職,為政壇投下震撼彈,不僅派系內鬥浮上檯面,甚至還牽扯出與習近平有關的「陰謀論」。 看點3:美國總統拜登私人辦公室及住家接連被發現其在擔任副總統期間的機密文件,掌握眾院的共和黨磨刀霍霍準備大開殺戒,風暴持續延燒是否會為同樣深陷「文件門」的川普殺出一條血路?

現年56歲的駐美大使秦剛獲任命接掌外交部,成為中共史上最年輕外長,更是近20年來首次有駐美大使直升部長。新華社

秦剛提前接外長與布林肯有關?海馬斯實戰太狂澳洲也心動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中國大陸前駐美大使秦剛如外界所預期接替王毅出任外長,北京的外交路線會因此出現變化?而這項任命提前了將近3個月又代表什麼意義? 看點2:韓半島衝突風險急遽升高,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矢言在新的一年將繼續強化核武發展,尋求五大技術突破,韓美會如何聯手因應核挑釁也引起各界關注。 看點3:美國提供的「海馬斯」火箭系統在烏克蘭戰場展現強大火力,釀成俄軍自開戰以來最慘重傷亡,而這套多管火箭系統的高機動性及精準打擊能力,也讓美國印太盟友澳洲決定下單採購。

中國大陸放棄清零邁向與病毒共存,但解封得太急太快,在醫療保健系統根本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香港一份研究報告示警,在重新開放的最初幾個月可能會有近100萬人死亡。Getty Images

中國大陸清零走入歷史 國台辦人事地震宋濤破格接掌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國《國防授權法》中軍援台灣的內容引爆北京怒火,大規模軍機擾台行動再現,拜習會後美中達成的初步諒解破功?同時,宋濤打破多項官場慣例接掌國台辦,未來統戰工作如何發展值得關注。 看點2:在嚴格執行清零政策近3年後,中國大陸突宣布全面解封,大規模疫情隨即在各地多點爆發,多國如臨大敵相繼收緊對中國旅客管制措施,專家警告接下來幾個月中國境內恐有近百萬人死亡。 看點3:俄烏戰爭已持續超過300天,隨著雙方都師老兵疲,加上盟友矛盾增加,談判的提議再次浮上檯面,但兩國在領土上都不願讓步,簽署和平協議還有可能?

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說台灣是中國「復興」計劃的核心之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示警,北京正在加快統一台灣的時間表。記者陳政錄/攝影

二十大後北京加快統一時間表 俄指揮官認「戰況艱鉅」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說,台灣是中國「復興」計畫的核心之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示警,北京正在加快統一台灣的時間表。然而,中國大陸的經濟困境卻讓習近平不得不更謹慎思考。 看點2:OPEC+減產的決定進一步惡化全球通膨危機,能源議題也成牽動國際政局的關鍵。隨著美國期中選舉逼近,拜登宣布釋放1500萬桶戰略儲油入市,試圖挽救民主黨低迷的選情。 看點3:俄羅斯在吞併4地區宣布戒嚴、撤離赫爾松居民,宣告準備和烏克蘭展開決戰,而新任指揮官罕見在國營電視台公開坦承戰況吃緊,俄軍面臨極大壓力和困難。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