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萬象

在地職人/年節唇齒留香的烏魚子 靠他「看天氣」本領慢工出細活

林豐樟要求自己以職人精神生產烏魚子,很多傳統不能捨棄,半日曬半冷風,是他在傳統與創新間找到的新出路。記者陳雅玲/攝影
林豐樟要求自己以職人精神生產烏魚子,很多傳統不能捨棄,半日曬半冷風,是他在傳統與創新間找到的新出路。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口湖鄉是俗稱「風頭水尾」的貧脊之地,農作物在這裡生長不易,卻能產製出肥美高貴的烏金「烏魚子」,職人林豐樟與弟弟靠著天時、地利的環境,搭配與時俱進的作法,製作出口感綿密、唇齒留香的烏魚子,甚至還推出「一口吃」烏魚子,成為年節最紅的零嘴之一,背後靠的就是看天氣的本領。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訂閱【感恩好禮】年方案
OSIM頂級全腿按摩機等你抽!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訂閱【感恩好禮】年方案
OSIM頂級全腿按摩機等你抽!

系列文章

當地人都習慣將寶島攝影叫做寶島照相館,因為這是通霄老字號照相館,到店裡拍正照或全家福是在地人難忘的記憶。記者吳傑沐/攝影

在地職人/寶島照相館子承父業 化身景觀紀錄者讓通霄之美躍上國際

數位化衝擊,許多傳統產業面臨經營困境,傳統照相館十不存一,逐漸從街頭消失。位在苗栗縣通霄鎮上的寶島攝影店,第二代老闆張文煥子承父業,多年來堅持苦撐之際,以攝影專業化身在地景觀紀錄者,尤以火車迷自居,追拍火車的鐵道作品,受邀到日本展出,也獲台鐵肯定,舉辦活動時多次引用。 「通霄之美」作品曾在2017年「第十屆台日高峰觀光論壇」上受邀展出,讓通霄美景登上國際舞台。最近兩、三年他也擴展觸角,常到鄰近的銅鑼鄉、三義鄉拍照,目前在銅鑼火車站與人行地下道,以及三義火車站,也都能分別欣賞到他以銅鑼杭菊、三義特色景觀為主題的作品。 張文煥說,或許有一天相館會關門,但他還是會繼續用鏡頭捕抓瞬間的永恆。

楊士廣從公務機關退休後返鄉養青蛙,隨手一抓都是肥美的大青蛙。記者徐白櫻/攝影

在地職人/司機退休變青蛙王子!年養6萬虎皮蛙 堅持露天養殖還真空宅配

台東阿美族人楊士廣看好「虎皮蛙」銷售商機,退休後返鄉砸200萬元退休金專職養殖虎皮蛙。他引注山泉水養殖,摸索青蛙冬眠的特性,歷經13年歲月從門外漢變身「青蛙王子」,年產1.5萬台斤、約6萬隻的虎皮蛙,坐實了東海岸青蛙養殖達人的名號。 隨著天氣變涼,楊士廣養殖的虎皮蛙也開始進入銷售旺季。不同於一般快炒店愛將青蛙烹煮成三杯料理,加入蔥、薑、蒜快火翻炒,阿美族人比較喜歡喝青蛙湯,而且最好是連內臟一起下鍋、加幾瓣大蒜煮湯,相當清甜。為什麼東海岸阿美族人習慣吃青蛙進補?營養師告訴你吃青蛙的好處...

「御鼎興」工廠的曬場上排放一缸缸醬缸,各個都像是第三代傳人謝宜哲的小孩,他除了在外缸上註記日期,還會寫下「我愛你」傳達感情。記者陳苡葳/攝影

在地職人/雲林老字號醬油堅持古法釀造 接班人記錄故事傳承好味道

你曾仔細品嘗過每天家裡廚房使用的醬油是什麼風味嗎?昂貴的醬油和廉價醬油有何差別? 雲林縣醬油釀造百家爭鳴,老品牌眾多,其中「御鼎興」創辦超過半世紀,至今堅持手工柴燒古法釀製醬油。 「一瓶醬油,一輩子的情分」是御鼎興二代謝裕讀的理念,第三代傳人謝宜哲則認為「做好一瓶醬油是本分,做一瓶有文化的醬油是覺醒」,他在家業低谷時接棒,把觸角延伸到文化與教育,成功挽回一度要收起來的家業。

嘉義市「九怪」藝術家陳志韋喜歡隨性創作,紙雕、泥塑、手繪圖、場景都難不倒他。記者李宗祐/攝影

在地職人/「九怪」藝術家創作醜怪不設限 作品細緻吳淡如也收藏

48歲的嘉義市民陳志韋在就讀高職時,曾以「18羅漢洞」紙雕令評審驚豔,獲得第三屆桃城美展設計立體類首獎,他喜歡隨性創作,作品有紙雕、泥塑、手繪圖、場景等;精細的作品讓人難以聯想到他粗獷的外表,他笑說,年少輕狂時做過酒店圍事和討債,曾多次進出警局,直到退伍後才專心創作。 陳志韋創作蔡英文、賴清德、柯文哲等政治人物紙雕作品常令人會心一笑;「百鬼」手繪圖更顯現他不符常規、天馬行空的創作,如今經營廣告設計公司,百忙中仍不斷創作,但堅持「不參加比賽」、「不當評審」、「不接受客製化」三原則,自稱是「九怪(台語難搞) 」的藝術家。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