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掃描

丁學文專欄/並非太悲觀!淤積在全球經濟體的金融內傷 隱而未發

全球經濟的傷痕累累大家心知肚明,我們必須謹慎對全球經濟中隱而未發的金融內傷。路透
全球經濟的傷痕累累大家心知肚明,我們必須謹慎對全球經濟中隱而未發的金融內傷。路透

4月16日,隨著位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春季年會迎來閉幕,分歧大得連一貫的聯合公報都被取消,取而代之的主席聲明:「世界經濟成長前景依然低迷,下行風險增加」反而讓全球經濟的迷霧更加沈重。

事實上,IMF總裁Kristalina Georgieva在會議開始的第二天就發出警告:「隨著大國之間的地緣緊張局勢升高,各國前仆後繼地保護自身的工業供應鏈,『新冷戰』的可能性一觸即發。」「碎片化」已經成為全球疫後世界最明顯的標籤。

更重要的是,IMF在會議開幕的前一天發布《全球金融危機穩定報告》示警:「全球金融體系崩毀的風險已升至罕見的水準,各國中央銀行被迫謹慎校正對抗通貨膨脹的必要行動。」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拒學風暴系列報導】
訂閱公益方案 助學捐款作公益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拒學風暴系列報導】
訂閱公益方案 助學捐款作公益

討論數: 0
全球經濟 債務 IMF 升息 世界經濟 開發中國家 散戶投資人 財經

系列文章

各大跨國企業總裁參加一年一度的「Choose France 選擇法國」峰會。路透

丁學文專欄/招商引資在全球風起雲湧 台灣能做的還很多

疫情過後,全球各地都在拚經濟,招商引資更在各個城市處處可見。 4月18日,中國商務部第一次舉辦的「投資中國年」系列招商活動在廣州拉開序幕,大陸副總理何立峰大聲強調中國歡迎外資的態度不變,希望大家抓住時機在中國進行長遠布局。 緊接而來的的5月中旬,巴黎近郊的凡爾賽宮賓客雲集:各大跨國企業總裁正在參加一年一度的「Choose France 選擇法國」峰會。峰會前夕,各個企業承諾了130億歐元投資法國,這是法國舉行這個峰會以來金額最高的一次。

聯合國日前表示,印度人口最快可能在4月超越中國大陸。路透

丁學文專欄/印度能否接棒中國大陸 成為新世界工廠?

4月19日,聯合國正式發表印度人口數量會在今年6月超過中國,不過短短五天後立刻改口印度在4月底就成功超越了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 也是4月底,美國知名的產業顧問公司A.T. Kearney已經編撰十年的「美國製造業回流指數」(US Reshoring Index)顯示,美國2021年從亞洲14個低成本國家與地區進口的製造業商品中,中國與香港的比率從前一年的53.5%下降到50.7%。報告指出許多跨國企業因為智慧財產、關稅、地緣政治緊張和供應鏈韌性等考慮,決定將生產線逐步移出中國。其中Apple與三星電子等3C電子企業已經開始擴大在越南、印度的生產,傳統的服裝和紡織業也呈現一樣的趨勢。

南韓總統尹錫悅與馬斯克會面,尹錫悅表示,如果特斯拉到南韓投資,他們願意提供一條龍服務協助特斯拉建立「千兆工廠」生產電動汽車,甚至合作發展太空產業。路透

丁學文專欄/疫後資本主義的轉型 南韓比台灣更早領悟?

3月中,美國私募股權基金Silver Lake領軍的投資人同意收購思愛普旗下市場調查軟體公司Qualtrics,這是今年迄今規模最大的收購案。上週末,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證實已向美國監管機構遞交上市文件,今年最大規模的IPO橫空出世。 同時間,歐盟執委會表示,美國晶片商Broadcom提議的610億美元收購雲端運算軟體公司VMware正式遭到否決,這個史上第三大併購案在疫情過後胎死腹中。

人民幣已取代美元成為俄羅斯交易量最大的外幣。歐新社

丁學文專欄/ 全球去美元化 經濟割裂及多邊貨幣格局是大勢所趨

春假還沒結束,美元指數(DXY)持續下跌,黃金期貨價格甚至站上每盎司2000美元上方,難道美國又出事了? 3月26日《Global Policy Journal全球政策》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前高盛經濟學家,金磚BRIC的命名者 Jim O’Neill呼籲金磚國家擴大規模,挑戰美元的主導地位。事實上,中國在人民幣國際化的推動上早已轉趨積極,據信中國已在至少29個國家和地區授權了31家以上的人民幣清算行。 兩天後的3月28日,巴西政府突然宣布與中國達成協議,不再使用美元作為中間貨幣,兩國貨幣將直接兌換進行大規模的貿易和金融交易。外媒形容,這是北京對美元的「最新一個奇襲」。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