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篩試劑成本不到50元卻賣五倍價 專家:圖利廠商幫國家防疫
近日國內校園確診個案節節攀升,教育部不排除這周研擬鬆綁相關規定,防疫進入新階段,快篩試劑檢測將成為常態,一次性快篩試劑花費300元,根據本報掌握製作流程,成本價加上通路,大約不到50元,兩者差距竟有五倍以上。
一名生技界主管透露試劑製作的觀察,他說,快篩試劑的成本不貴,用驗孕棒的成本來想就好,兩者差別就是抗體不同,只是多了一隻可能不到幾塊錢的採檢棒,雖然廠商可能還要付上一筆較大授權金,但都屬於階段性付款,不需一次拿出這麼多錢,重點是快篩是防疫物資,其實成本不貴。
他舉例,歐洲的快篩試劑才1歐元,沒道理台灣要300元,是國外的價格好幾倍,有的說是準確度的高低不同,那是騙外行人的。
他解釋,重點是誰能獲得認可,誰就可拿到單,從拿到病人的檢體、緊急使用授權等,都是各家廠商的角力,就怕技術性卡關,保護已經拿到門票的參賽者,廠商如何順利的過關斬將,背後都需要政治力量介入。
剛開始有多家廠商投入,如今台灣國內僅有幾家是本土試劑,其他多是進口快篩試劑,當只有幾家拿到授權,容易導致價格壟斷的現象,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說,制定的價格有點像圖利廠商來幫國家防疫。
王任賢表示,在台灣所有藥品、醫療器材的價格,都是由健保署核價制定,核價原則是將各國的價格取一個平均數,健保署的核價,都是全球數一數二的便宜,家用快篩試劑是食藥署核定的價格,因為是防疫物資,制定的價格有點像圖利廠商來幫國家防疫。
王任賢解釋,這些防疫物資只要政府有徵用就會變得很貴,這是紓困條例濫用的問題,應該回歸到健保核價的機制,把全世界的價格都找出來比較,才能定出合理的價格。
業者:業界與食藥署共識 打平之前虧損
疫情之初即投入新冠肺炎快篩試劑研發的國內生技業者、肽湛生技公司董事長陳丘泓說,如果由台灣小規模在地業者開發家用快篩試劑,研發費加上管銷成本,一片底價大概要60幾元,大規模的醫材廠大概可以壓到40元、50元;之前中國大陸曾開出快篩試劑標案,一片底價只有7元人民幣,約合台幣35元,以中國大陸當地工廠龐大的快篩試劑生產規模,先不論試劑準確度,但台灣這種價格根本沒有競爭力。
在台灣,民眾自費買快篩試劑,售價還要200元、300元,仍是成本的五、六倍之多,有討論空間。
陳丘泓表示,台灣有能力拿到EUA的生技或醫材業者沒幾家,業界過去有很多都是在做流感快篩試劑,由政府以健保價採購,10年來都虧錢在做,加上試劑成本本來就高,要拿到認證、上架通路等,中間還有許多隱性成本,或許訂出300元甚至一開始500元的價格,是業界與食藥署協商後定下的共識,才能趁這一波打平之前虧損。
隨著疫情升溫,使用快篩試劑將成為國人日常,陳丘泓認為,衛福部長陳時中已鬆口會調降價格,如果民眾進出公共場所、學童就學等都需要經常用到快篩試劑,公部門有責任出面和業者洽談,或由健保局制定出更親民的價格大量採購,發放給有需求的民眾,才能真正落實與病毒共存,讓生活回復疫情前的常態。
快篩試劑免稅還比國外貴 藍批發國難財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舉行記者會,黨團書記長萬美玲表示,指揮中心宣示未來生活要走向常態化,快篩與PCR非常重要。台灣的快篩試劑價格遠高於國際行情,一次性快篩試劑用一次要花費300元,另一品牌可以使用5次,平均每次約330元,相較國外,德國每次100元,新加坡約100元至130元等,價差很大。
她說,去年7月28日,財政部關務署公開說明,進口快篩試劑是免關稅項目,一樣的東西,在台灣就要比歐洲貴2倍以上,難道中間有人發國難財,賺黑心錢嗎?國民黨團要求公平會介入調查查清廠商是否涉及聯合哄抬價格的行為,檢調依法查辦。
快篩試劑訂得太貴,同一廠牌的快篩劑,在台灣的售價,比國外貴五成到五倍,讓不少人乍舌太誇張了。消基會去年曾舉行記者會,批新冠肺炎快篩劑價格訂得太貴了,並點出貴原因出在防疫政策和供需不合理。
消基會認為,當時政府沒有提供免費或公費快篩服務,如果有普篩,民間自無另行購買新冠肺炎快篩劑的需求,既無需求,快篩劑銷售價格,就一定沒有過高的條件,要求政府拿出辦法對應。
直到上個月,基隆小吃店出現警察、教授染疫風暴,疫情狂燒,陳時中才同意撥給基隆20萬劑快篩劑類普篩,基隆市長林右昌後來又把它改名為愛心普篩,其實它就是普篩,但時隔一年,快篩劑還是貴。
消基會指出,連日來本土確診破400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正在研擬快篩試劑是否徵用或其他方式處理,可見得也看出來快篩試劑費用太貴,現在政策改變了,不再是清零了,消基金最近也在討論,認為該降價了。
因為現在疫情越來越嚴重,感染的人越來越多,要減災又要讓大家能夠知道有沒有染疫,快篩或是PCR並重的話,將來快篩試劑一定會用很多,用多的話一劑還要這麼貴,誰受得了啊。
【你也可以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推薦閱讀
討論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