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專題精選

「老幼(少)共學」是少子高齡化社會的重要課題,並在歐美、日本等地創下成功典範。聯合報從台北某國小擬結合日照中心,卻激起社區反彈的時事出發,深究「老幼共學」如何具體實踐。

爺奶當同學

「老幼(少)共學」是少子高齡化社會的重要課題,並在歐美、日本等地創下成功典範。聯合報從台北某國小擬結合日照中心,卻激起社區反彈的時事出發,深究「老幼共學」如何具體實踐。

聯合報揭露一批獵地集團正以蠶食鯨吞手法收購土地,利用合法的重劃手段,意圖在陽明山造鎮牟利,恐為當地帶來交通、土石流等災難,成功阻擋一場開發浩劫。

誰霸占陽明山

聯合報揭露一批獵地集團正以蠶食鯨吞手法收購土地,利用合法的重劃手段,意圖在陽明山造鎮牟利,恐為當地帶來交通、土石流等災難,成功阻擋一場開發浩劫。

2022年3月底,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蘇貞昌自豪這是有溫度的好消息,有50萬戶受惠,為什麼許多房客嘆,看得到吃不到?甚至到8月底只有27萬戶申請,離50萬戶目標差一大截...

租屋黑市

2022年3月底,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蘇貞昌自豪這是有溫度的好消息,有50萬戶受惠,為什麼許多房客嘆,看得到吃不到?甚至到8月底只有27萬戶申請,離50萬戶目標差一大截...

新冠疫情對全球航空旅遊業影響深遠,後疫情時代業界與民眾無不引頸期盼國門開放,但不論是迎接國際觀光客、或國內民眾海外出遊,卻從8月下旬蔡英文總統宣示評估開放邊境已來,仍缺乏完整配套措施...

疫後旅遊停看聽

新冠疫情對全球航空旅遊業影響深遠,後疫情時代業界與民眾無不引頸期盼國門開放,但不論是迎接國際觀光客、或國內民眾海外出遊,卻從8月下旬蔡英文總統宣示評估開放邊境已來,仍缺乏完整配套措施...

在地文化創生行動家群像的主角們,看見在地創生的需要,憑藉對鄉土的熱情,用創意實現使命感,希望翻轉在地現狀,讓在地的文化創意產業日漸茁壯;他們的專業和熱情也影響在地,交織成一幅地方創生的美好圖像。

在地文化創生行動家群像

在地文化創生行動家群像的主角是一群年輕世代,他們看見在地創生的需要,憑藉對鄉土的熱情,用創意實現使命感,希望翻轉在地現狀,讓在地的文化創意產業日漸茁壯;他們的專業和熱情也影響在地,交織成一幅地方創生的美好圖像。

斷橋震撼到探索南橫

110年8月初高雄降下致災豪雨,土石流襲擊南橫公路明霸克露橋,瞬間聯外要道橋斷路毀,桃源區梅山等3里居民受困在宛如孤島世界,斷橋二周後公路總局緊急開放封閉多年南橫東段道路,從斷橋事件一路領先報導,翻山越嶺挺進孤島,發揮直擊力量,並投入1年時間,從點到面拉開關懷視野。

南橫新武雄橋以路就樹,將橋墩路線往上方提升,讓百年神木得以保留。記者劉學聖/攝影

保300年紅檜 南橫以路就樹傳美談

公路工程以往遇到樹木的阻礙,往往都是移樹、砍樹讓道,但南橫公路修築過程,卻有一段「以路就樹」的佳話。

南橫公路禁止遊客入山日,可看到帝雉、山羌(圖)悠閒踱步。記者劉學聖/攝影

南橫休園日 直擊山羌、帝雉逛大街

南橫公路梅山口至向陽管制路段每周二、四不開放,本報採訪團隊直擊,休園日可見山羌、帝雉悠閒踱步,生態專家為野生動物發聲,建...

人潮噪音 山區動物恐受干擾

南橫公路全線復通,人潮回籠, 但有居民忐忑「好日子沒了」,無法再悠閒開車;不只人要適應,山區動物也難免被噪音干擾,學者提...

昨南橫公路復通首日,車潮擠爆高雄桃源區梅山管制口。圖/桃源區居民提供

南橫創紀錄 復通首日近6千輛車

南橫公路昨起全線開放,有民眾迫不及待前天就到高雄梅山口附近停車場卡位;昨上午開放沒多久,車流就逾5公里,甲仙工務段長陳正...

埡口雲海動人的景色。記者劉學聖/攝影

南橫重生 中斷13年今通車

南橫公路在二○○九年莫拉克風災後重創,讓這條曾經追風、追雪、追女友的青春公路中斷了十三年。工程團隊修好廿三座橋、築起十五...

開路殉職的已故段長蘇進涇,兒子蘇俊銘、外孫女謝璨伃都在公路總局服務,三代公路人蔚為佳話,蘇貞昌(前右2)特別致上謝意。記者張議晨╱攝影

一家三代貢獻公路界 子代父完成使命

南橫公路工程艱鉅,當年陸續有116名築路英雄殉職,位在南橫137公里處的「進涇明隧道」去年3月完工,就是紀念殉職的段長蘇...

南橫公路高雄梅山口附近停車空間,昨天傍晚停滿熱血山友車輛,道路變停車場。圖/讀者提供

中斷13年 南橫今復通 湧近百輛車

中斷近13年的南橫公路今將恢復全線通車,行政院長蘇貞昌、高雄市長陳其邁昨出席復通祈福典禮,見證這項不可能的任務,也向工程...

遭土石流掩埋的明霸克露橋,已搭好便橋(右),旁為部分挖出的舊橋(左)。記者林澔一/攝影

南橫月底有條件通車 單車還未放行

被視為台20線南橫公路「最後一哩路」的天池至向陽段,4月底以後有條件通車,但僅限5公噸以下貨車、9人座以下客車、大型重機...

經12年修復工程,南橫在4月底全線有條件通車。圖為天池-向陽路段,「蜘蛛人」在山坡上施工。記者林澔一/攝影

原物料飆漲 山區公路缺工缺料

受俄烏戰爭影響,原物料價格波動嚴重,讓原本就很難找到施工廠商的山區公路工程缺工、缺料情況更嚴重。尤其南橫公路還得歷經濃霧...

五輕整治 只有晶圓 沒有公園?

台積電決定到中油高雄煉油廠(五輕)舊址設廠,除了土壤汙染「光速」整治作法引發熱議,最關鍵的環評審查也將趕在三月四日登場,...

民眾停車時要多注意收費規定,以免溢繳費用卻不自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停車場收費黑洞坑錢

🔗點擊報版下方連結 看更詳盡報導 停車收費 黑洞坑錢亂喊價 猛卡油…業者踩紅線專家:整合系統 溢繳變預繳律師:政府退費 大砲打小鳥

聯合報團隊經過一年籌畫與執行,找出退休生活最重要五項核心能力:財務、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自在獨立,建立專屬台灣人「退休準備指標」,提供國人檢視退休力。

2020退休力大調查

🔗點擊報版下方連結 看更詳盡報導 全台首份 5大指標測退休力 退休準備指標 建立國人退休力基本線 延後退休 3成退休族想再工作 斜槓教練:存錢要夠用到100歲 中堅

為何長輩容易被詐騙?除了大腦與生活的改變外,有更多你不知道的原因。預防長輩被詐騙,你可以做得比你想像的更多。

橘世代《詐騙為何找上老人?》

萊劑進口豬和全齡美牛2021年元旦進口,聯合報採訪團隊走訪北中南五縣市傳統市場、小吃攤和大賣場,由肉品源頭追蹤到末端銷售供應鏈,發現三大漏洞。

萊豬叩關調查報導

聯合報採訪團隊針對萊豬議題進行深度系列追蹤報導,從上遊把關到下游標示,檢視其中關於「食安」的隱憂。

「陽明山水牛教我們的事」系列報導陽明山國家公園擎天崗一帶的野化水牛,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季前後有50頭相繼死亡。記者林伯東/攝影

陽明山水牛教我們的事

2020年底,陽明山擎天崗發生水牛群體暴斃。陽明山公園管理處證實,擎天崗上的水牛短短不到一個月已有5頭成牛、1頭幼牛暴斃,排除口蹄疫,也初步排除傳染病……

重建之路 如虎身拔毛

高雄三個原住民區中,設籍人口約四五○○人桃源區面積最廣,以往較少出鋒頭,卻因斷橋事件一夕成全國焦點,由於極端氣候考驗日益...

邊坡整治難 施工順著天

南橫公路地形豐富、高聳,逾六成路段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上,峽谷、峭壁穿插其間。易落石路段邊坡工程棘手,常落入「災損、搶修」的...

12年休養生息 沿線生態活起來

南橫公路梅山至天池路段經十二年休養生息,沿線生態更加豐富,不時有水鹿現身與施工人員對望。有南橫三星之稱的庫哈諾辛山、塔關...

結束一整天的工作,工程人員在工寮齊聚聊天,是一天最美好的時光。記者劉學聖/攝影

原住民施工主力 2坪貨櫃擠8人

在高山上工作,半個月回家一趟是常態,工寮就是工人的家,兩坪大貨櫃擠六至八人,也有人睡帳篷、貨車車斗。工寮廚娘伍妮馥隨丈夫...

南橫公路東段142.3公里處埡口大崩壁,原住民工程人員化身蜘蛛人,繫上安全索在近乎垂直的峭壁上進行邊坡整治作業。記者劉學聖/攝影

南橫直擊2.0 埡口大崩壁 蜘蛛人搏命拚通車

高雄市桃源區南橫公路明霸克露橋上月七日斷橋,致山區三里居民形同受困孤島,公路單位上月底搶通臨時便道。行政院長蘇貞昌十三天...

12年砸50億 南橫拚通車大挑戰

南橫公路因八八風災柔腸寸斷,修繕已投入逾五十億元,為避免豪雨過後,一再落入災害搶修、施工、損毀的輪迴命運,外界不斷質疑修...

搶進別冒險 通車要看老天爺

二○○九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台廿線南橫公路,災後山區水文、地質一直不穩定,今年八月七日豪雨又沖毀明霸克露橋,公路單位冒險搶通...

南橫公路東段供居民雙向戒護通行,在昨天、今天各開放三個時段,限時段通行,方便居民能運補物資。記者劉學聖/攝影

南橫斷橋啟示錄 未必人定勝天

南橫公路的壯闊景色令旅人期待,沿線居民更企盼一條安全回家的路,但這個心願能否實現,前途未卜。高山工程變數多,困境還有天候...

台東天龍飯店開業廿三年,經歷八八風災、疫情考驗,默默守在南橫公路上。記者劉學聖/攝影

天龍飯店苦撐!南橫最後一盞燈 見證興衰

台東縣海端鄉天龍飯店是南橫公路上老字號的溫泉飯店,十二年前八八風災後因南橫中斷致門可羅雀,但即使沒有住客,入夜後招牌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