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龍應台

作家龍應台(右三)、藝術家江賢二(右一)及賴純純(右二)與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左一),近年都在台東東河鄉變鄰居。記者何定照/攝影 生活

東河藝園/龍應台、江賢二、嚴長壽、梁賡義...落地在這當鄰居

藝術家賴純純在台東東河鄉打造藝術園區,每次開放都成當地文化盛事,住賴純純附近的作家龍應台笑說,對他們來說是來「看看鄰居」。這些鄰居還包括畫家江賢二、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中央研究院院士梁賡義等,諸多名人明星共同為新家鄉台東盡力。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在訪問時,談到台灣觀光目前面臨的困境。記者潘俊宏/攝影 生活

2023新視野/台灣觀光亟需轉骨 嚴長壽:從「匠」到「藝」展現文明

走過戰爭、通膨、疫情、選舉交織紛擾的2022年,對於即將到來的2023年,你希望迎來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台灣?在歲末年終之際,聯合報數位版邀請了多位名人談談2023年的想望,聽聽他們如何總結過去這一年,以及對來年的期盼。或許我們也能想想,我又能做些什麼? 台灣曾有段時期有大量陸客前來,回頭看,那些快速倉促的行程,其實沒為台灣帶來更多經濟成長,只是種短期夢幻。近年疫情衝擊全球,我認為這恰好是台灣觀光轉型契機,也就是應告別走馬看花,轉而重視並提升在地生活文明。只有自己懂得生活文明,才會懂怎麼對待來客。

龍應台(左)在台東經常騎著電動機車四處探險,右為深度內容中心主任蔡惠萍。(此為兩人在車輛未行駛狀態下拍攝)圖/龍應台提供 評論

70歲龍應台擁抱年老 學立槳、電腦繪圖 更想重新找回「胡美麗」

聯合報數位版「總編News開箱」一天一評析受到廣大讀者喜愛,聯合報數位版開站雙周年之際,總編開箱主筆群走出新聞室,帶回第一線洞察政局、新聞幕後的專訪,即日起至10月10日一連八天推出「總編開箱特別篇」系列報導,邀請讀者讓報導的力量成為改變社會的契機。 「來談談文青如何不老?」在台東都蘭山下的龍宅客廳裡,不論談論國際時局或是山居生活,龍應台總帶著她一貫的犀利及深刻,不過,當我拋出這道聽來很安全、還帶點「讚揚」味道的題目時,龍應台卻像摸到刺針頓時彈了起來:「這題我不認同!因為我就是正在『老』,也接受『老』這件事啊。」

作家龍應台認為,真正有思考的台灣人不會把自己的禍福架設西方的支持下,台灣在抗中的新冷戰成為寵兒,但台灣人自己也明白這是一種「恐怖的寵愛」。記者林伯東/攝影 政治

專訪龍應台/鼓吹戰爭是罪人 民進黨為選票把人民帶向戰爭是不負責任

因應聯合報數位版新首頁上線,長期以來深受讀者喜愛的「總編News開箱」作者群們,除推出總編開箱特別版外,總編輯與副總編輯群、主任們也親自出馬,率領記者訪問政商文藝界名人,即日起至10月10日一連八天,為讀者帶來第一手的消息與最獨到的觀察解讀。 今年夏天台海歷經第四次危機,中共軍演雖已暫告一段落,但兩岸卻陷入敵意螺旋中,夾在美中對峙下,台灣究竟該如何自處?作家龍應台認為,真正有思考的台灣人不會把自己的禍福架設西方的支持下,台灣在抗中的新冷戰成為寵兒,但台灣人自己也明白這是一種「恐怖的寵愛」,台灣人有責任為自己下一代著想,需要冷靜的頭腦,來做眼前的決策,她更直言,任何鼓吹戰爭的人都是罪人。

在都蘭,龍應台(左)終於擁有了夢寐以求的「泥土化」,右為深度內容中心主任蔡惠萍。記者林伯東╱攝影 評論

都蘭山下「泥土化」的龍應台 向我揭露當年官場未癒的傷口

聯合報數位版「總編News開箱」一天一評析受到廣大讀者喜愛,聯合報數位版開站雙周年之際,總編開箱主筆群走出新聞室,帶回第一線洞察政局、新聞幕後的專訪,即日起至10月10日一連八天推出「總編開箱特別篇」系列報導,邀請讀者讓報導的力量成為改變社會的契機。

歹徒冒用「水牛伯」游錫堃身分申請假帳號行騙,警方目前已掌握兩個臉書假帳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焦點

不只游錫堃被詐騙犯冒名募款 山寨龍應台、盛治仁囂張加本尊當好友

詐騙猖獗,連國會議長都敢惹!立法院長游錫堃昨天表示遭不明人士冒用照片、名字,在臉書等網路社群或通訊軟體創立假帳號,甚至還意圖以募款等理由,詐騙被害人,警方高度關注正在追查。不只「水牛伯」被冒用身分詐騙,文化部前部長龍應台、雲品國際董事長盛治仁也曾是詐騙集團鎖定目標,假冒者還邀本尊為好友,行徑相當囂張。

作家龍應台8月下旬在金石堂潮州店舉辦簽書會,現場讀者從店裡擠到門外。圖/取自「龍應台」臉書 生活

【書市逆襲/下】龍應台號召 鄉親大出動搶救潮州最後一家書店

這是一群鄉親加上一位作家力圖搶救一家書店的故事。 「以金石堂潮州店為中心,方圓一百公里內的讀者,來吧。」剛出版新書「大武山下」的作家龍應台,上月舉辦了寫作卅多年來唯一場在書店舉行的簽書見面會。龍應台彷彿「武林盟主」,在臉書號召嘉義水上以南、大武山西的南台灣讀者們都來相挺,不只屏東、台東、高雄的鄉親來了,連遠在桃園拉拉山的讀者,花了一整天、來回一千公里趕到現場。

龍應台以1977年發生在屏東的鍾正芳案,創作小說「大武山下」,描寫看似平靜小鎮中,眾角色的辛酸故事,並一層層擴出歷史縱深。記者潘俊宏/攝影 生活

龍應台首本小說懸疑寫實 40年前少女命案小鬼找上她

作家龍應台剛出版首本小說「大武山下」,從屏東暫旅台北。新書乍看令人聯想她2017年返回屏東後,常在臉書記錄的小鎮田園風光;其實她在縝密考量下,一步步揭開一起謀殺案,還事出有本。案中命喪大武山下的亡魂,隔了40餘年,化為龍應台筆下與敘事者作家在大武山家鄉相伴的14歲少女靈魂「小鬼」,龍應台說「其實是她來找我」。

作家龍應台最近在她的臉書發起「挽救,才能挽留」行動,呼籲大家用消費的力量挽救街坊文化。 圖╱龍應台提供 焦點

【獨家專訪】龍應台:別讓疫情帶走街坊文化 用腳挽留街坊溫度、讓科技與小店相遇

「疫情過後,我們仍然要美麗、溫潤、飽滿的城市;那麼我們得努力一點,在困難中,挽留住我們的書店、花店、水果行、雜貨店、餐廳、酒館、文具店、旅行社、按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