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課綱

內閣第二波人事昨天(12日)公布,任期即將屆滿的國立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將接任教育部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國高教歷練兼具 新教長能防「民粹」成教育絆腳石?

現在是高等教育高牆瓦解的時代,線上學習平台Coursera「吃掉」了全世界3分之1全世界大學生人數,現代大學教育無論在知識或行政面向都正處於解構、重組的關鍵時刻,新任教育部長鄭英耀面臨的挑戰嚴峻且前所未有。大學退場潮、世界排名倒退,也都是不小挑戰。 然而最關鍵的是,從大學校長晉升教育部長的鄭英耀,是否有能力去除掉台灣長年以來「唯官員是從」的病態,別讓民粹成為學術進步的絆腳石?還是當官當權之後,依舊成就另一個新的「官場現形記」?

新課綱上路3年,高中職配合課綱開設大量多元選修課程,讓「排課」成為教務處每個寒暑假的加班惡夢。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新課綱釀行政大逃亡 教學組長壓力超標 排課排到開學前一天

新課綱上路3年,高中職配合課綱開設大量多元選修課程,讓「排課」成為教務處每個寒暑假的加班惡夢,多元選修、班周會、彈性學習時間等課種卡死課表時段,還得考量高職工廠使用時段、教師個別需求等等因素,部分學校到開學前一天還沒排出課表。有高中校長說,教改導致教務處經常人仰馬翻,各校教務主任、教學組長工作壓力大,根本找不到人。

北一女國文老師嗆無恥課綱後,禮義廉恥受矚目。圖為台北市建國中學原本就懸掛的禮義廉恥匾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大人們吵「禮義廉恥」品德教育 自己身教有做到嗎?

近日因北一女國文老師區桂芝批評新課綱刪除顧炎武「廉恥」一文,是「無恥」課綱,也令各界重新議論「禮義廉恥」的重要性,然而部分縣市長把「禮義廉恥」牌匾掛回校園,以此宣示恢復及重視品德教育,思維實在僵化。品德教育是靠「身教」與「言教」,當政治人物互相攻訐,社會紛紛擾擾、詐騙當道之際,成年人無法以身作則,才是品德教育失敗的原因,難道掛回牌匾,就能找回品德嗎?

公開質疑民進黨政府推動的教育課綱,一名高中女老師引起的公眾討論,比起國民黨提出的許多政治主張,還要更受到矚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百年大黨國民黨 不如高中老師對課綱的質疑敢言

公開質疑民進黨政府推動的教育課綱,一名高中女老師引起的公眾討論,比起國民黨提出的許多政治主張,還要更受到矚目,一個人的聲量,超越執政黨和最大在野黨,民進黨和側翼的抹紅,傷不了她。

2023年諾貝爾和平獎10日於挪威奧斯陸頒獎,得主婦女人權鬥士穆哈瑪迪仍身陷囹圄,由一對雙胞胎兒女代為受獎和宣讀得獎感言。法新社 政治

伊朗婦女人權鬥士獄中獲諾貝爾和平獎 兒女代唸感言領獎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2023年諾貝爾和平獎10日於挪威奧斯陸頒獎,得主婦女人權鬥士穆哈瑪迪(Narges Mohammadi)仍身陷囹圄,由一對雙胞胎兒女代為受獎和宣讀得獎感言,她譴責伊朗政府「暴政」治國,但有信心「伊朗人堅持不懈將戰勝壓迫和獨裁」。...

108課綱的文言文「核心選文」只剩15篇,遭質疑大刪文言文。記者陳柏亨/攝影 評論

從編譯館教材到課綱爭議 背後都是無法言喻的政治思想控制

國文老師針貶有關課綱的教育問題,引發了民進黨與及其網路側翼的憤怒,民進黨政府推動的課綱,本質上是透過教育手段進行思想改造的意識形態工程。教育,從來就難以與政治服務脫鉤,尤其民進黨政府多年來就是要清洗國民黨政權過去建立的統治神話,要以民進黨的台灣神話取代,國文教材只是複雜的課綱問題其一,而非全部,那些多元自由派的學者搞出一大套自以為是的改革,這跟搞人民公社一樣,都是不切實際的政治工程。

專訪知名作家張曼娟說,現在坊間有許多作文補習班強調速成、套公式,但她希望把孩子的靈魂找回來,讓孩子學會探索自己。圖/張曼娟提供 教育

搶救中文力/孩子不會寫作文、不愛閱讀?張曼娟給爸媽3個建議

怎麼寫好作文?孩子不閱讀怎麼辦?很多家長將閱讀寫作視為基礎能力,卻不知道從何著手。聯合報數位版整理家長諸多提問,專訪知名作家張曼娟,分享2005年成立「張曼娟小學堂」至今,張曼娟如何帶領學生進入閱讀與寫作的世界,讓作文0級分的學生突破自我、進步到3級分;也讓學生從閱讀和寫作中,學習表達最真實的內在情感。

桃園高中社團幹部熱情邀新生參加。圖/國立桃園高中提供 教育

高中生社團漸凋零 建中昔日爆紅社團將走入歷史

新課綱上路後,昔日在各校紅極一時的康樂性質社團招生,逐漸走下坡。如台北市建國中學手語社,曾藉手語結合熱舞「帥」遍全國,今年卻要走入歷史;台北市北一女、中山女高、景美女中樂旗儀隊也曾「紅」遍全台,如今受少子女化,以及學生選擇興趣改變等影響,規模也愈來愈小,氣勢不再。

焦點

圖解新聞/分科測驗數甲頂標43級分 教你算PR值估落點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新課綱首屆分科測驗成績單。新課綱首屆分科測驗昨公布成績。今年分發名額首度多於報考學生,推估錄取率將高於去年的97.98%,有望創歷年新高。

一群新課綱首屆高三生在失敗牆上寫下「108課綱、大考中心、學習歷程失敗」等字眼,最後署名是來自憤怒的第一屆白老鼠。 圖/陳同學提供 教育

「象牙塔學者搞出新課綱」 高三生悲鳴成白老鼠

新課綱上路至今,將迎來首屆高三畢業生,他們高中求學過程屢因教育新制遇上不少難題,包含學習歷程檔案遭詬病是軍備競賽、新型學測難易度不穩,都讓他們壓力不減反增。日前有兒少代表發布61頁的「108課綱觀察報告」,更公開批評新課綱政策是一群住在象牙塔的學者,高談闊論以自身觀點構想一個無法落實的教育規畫。...

新課綱高中自然科增設「探究與實作」,要求學生做實驗並提出報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自然探實」納學測 學生抱怨CP值低 做實驗不如多讀書

新課綱增設的高中自然科探究與實作,已納入學測考試範圍,但今年學測自然題被不少教師詬病仍強調學科知識,不僅跨科度不足,也沒考出探究與實作中的素養能力。也有不少高二生抱怨,與其每周花兩節課做實驗,不如多讓他們讀兩節課的書,投資報酬率實在太低。大學也發起請願,希望將探究與實作從部定必修改列為「加深加廣選修」,恢復自然科學分數。

台灣升學考試命題,很少認真看待試卷是否符合學測「門檻」的本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觀點

試題難度搖擺不定又無同理心 大考中心還要繼續老大哥心態?

大學學測數學前年太簡單,高分群人數太多,大考中心主任張茂桂為此下台,去年和今年又被指難度極高,大考出題難度搖擺不定,讓老師難教學、學生難準備。然而,面對外界批評聲浪,大考中心仍是老大哥的官僚態度,大考中心主任周兆民僅回應:目前未閱卷,無法定義全卷題目是否偏難,這樣的回答一點同理心都沒有。

新課綱首屆大學學測落幕,首科考數學A第三題考的概念是大學中主成分分析的概念,引發超出課綱範圍的討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爆難數A效應/上】台大教授搖頭:為頂尖生出難題 讓多數學生更怕數學

新課綱首屆大學學測落幕,首科考數學A,大學數學系教授認為數學A第三題考的概念,是大學中主成分分析的概念,超出課綱範圍。建議大考中心審慎評估專業新穎領域試題,不然就是戕害高中生的數理教育;台大數學系教授說,大考的問題是難度定位錯誤,為少數頂尖系選學生出難題,造成大部分學生害怕數學,討厭數學;高中數學老師說,這種題目根本是讓100公尺的跑步選手測驗三級跳,這是不對的。...

首屆新課綱大學新型學測今天登場,自然組考生先考數A和自然科。各地考場都加強防疫規範。記者徐如宜/攝影 焦點

【午間快報】新課綱首屆學測登場/疫情燒 東吳大學城中校區今起停課

首屆新課綱大學新型學測今天登場,自然組考生先考數A和自然科。各地考場都加強防疫規範,考生逐一量體溫、驗證件入場。有考生說,新課綱又遇上疫情,就當是對考生的考驗,反正伸頭也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就拚一拚,只求順利考完申請到大學,不要再到指考煎熬一次。

學者分析,新課綱調整後,國語文授課時間被限制,教科書編輯只能被迫選擇,不能求深。示意圖。圖/教育部提供 教育

【國語文教育退嬰化?/下】新世代淺碟文學?國語文教育淪各派角力場 犧牲的還是學生

作家張大春在臉書批評某出版社小學二年級的國語課文,是言不及義的瘋話;也是國語文教育全面退嬰化的證據。中文教授及教師則認為,新課綱國語文科,刪除文言文,剩下大量的白話文,少了文學該有的美感,而且,集中識字的課文,也應注重行文的可讀性。還有家長憂心忡忡說,這就是所謂新世代的淺碟文學,對岸小二生在背唐詩,而我們是小二生到底是在學什麼?

門、鬥大仙課文。圖/截自張大春臉書 教育

【國語文教育退嬰化?/上】張大春批小二選文「低級無明」 掀新課綱國語文教育論戰

作家張大春在臉書批評某出版社小學二年級的國語課文「門、鬥大仙」,是言不及義的瘋話,也是國語文教育全面退嬰化的證據,他更指如此低級無明的文章居然編入教科書,恐怕就是為了羞辱家長和老師;第一線國小教師說,不管是張大春或出版社,根本不懂教育,尤其是基礎語文建設;教育學者則認為,品質好的課文不好寫,因為要顧及的元素太多了。教科書滾動式修正是必要的。

中國統一聯盟前主席紀欣(站立者)創辦的觀察雜誌發行100期,邀集多位統派重量級人物齊聚一堂。圖/觀察雜誌提供 焦點

觀察雜誌出新書促成罕見統派大聚會 對談聚焦歷史教育與武統

蔡英文總統執政後,台獨浪潮一波高過一波,台灣統派聲音幾近淹沒,一本由中國統一聯盟前主席紀欣創辦的觀察雜誌仍發出微弱的一絲聲音,12月1日,紀欣為雜誌發行100期、及發行新書「見證當代歷史的聲音56位人物專訪」舉行發表會,邀集多位統派重量級人物齊聚一堂,形成了難得一見的統派大聚會。

拒學可能發生在任何孩子身上,專家說,強迫他們回到教室不是上策。此為日本小學教室示意圖,與新聞無關。法新社 國際

【學校恐懼症2】體制外不是唯一解方 日本催生「特別學校」拉住拒學兒

拒學可能發生在任何孩子身上,專家說,強迫他們回到教室不是上策。2017年在日本上路的「教育機會確保法」,催生17所不登校(拒絕上學)特例學校,讓孩子能在體制內,接受課綱外的教育。 文部科學省近日公布,2020年有19萬6127名國中小生不願意去上學。日本民間早有Free School這類體制外的教育機構拉他們一把,拒學少年有容身處,找回規律生活。...

台灣中小學生的上學時間太早,被詬病多年,近來再度掀起網友熱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早上9點半到校? 短時內網路破萬連署

台灣的中小學生上課時間太早,多年來備獲外界熱議,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希望將國中、高中學生上課時間改為9時30分到下午5時,短時間內就破萬人連署,教育部今天(19日)將舉辦首場線上公聽會。

北市民族國小試辦延後到校,透過招募志工導護讓早到校的學生有人陪伴。圖為學生上學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延後到校行不行?/上】半小時的魔力 居然讓這所國小變成搶手額滿學校

再過半個月各級學校就要開學了,台灣學生從國小到高中幾乎都是7點左右就要到校,待在學校最長達10小時,時長全世界數一數二,延後上學的話題近來也再度受到討論。台北市105學年度起試辦「延後到校」,參與試辦5年的民族國小,從上午7點50分延後到8點20分到校,沒想到竟讓該校學生數在少子化下逆勢成長了1.5倍,這2年都額滿還增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