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台灣今年首度推出國產材「負碳家具」,由農委會林務局與學界、業者合作,挑選「撞到月亮的樹」台灣衫、傳說可以「趨吉避凶」的桃花心木,歷時一年多,設計成桌椅等傳統家具,每樣家具都有固碳量跟QR code,可以追溯家具的生產過程,目標希望明年可以量產上市。
林務局宣示2027年木材自給率提升至5%,但國產材產量少、種類多,實際推動有困難,林務局去年祭出兩百萬元總獎金,徵選設計師以國產材製作生活文創用品「試水溫」,歷時一年選出十件可量產的國產材作品。但小型文創能否支撐起國內木材產業仍是問題,專家指出,若要推動大量體的木材需求,地板、建築模板等建材發展將是未來關鍵,更重要是讓消費者認識、認同,進而願意購買。
種樹是好事,種了卻不會砍,恐怕是好心做壞事。日韓木材自給率要衝5成,台灣還在可憐的1%,「會砍樹」才是真正的保育森林,讓人突破三觀呢。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推出「告別不義之材」專題引發監察委員重視,監委范巽綠、林盛豐聲請自動調查。范巽綠受訪指出,台灣禁伐30年使產業凋零,林務局推國產材卻受限制,從行政院到工程會、教育部、環保署等單位,都應建立良好機制,法規與時俱進,才能促成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將以一年時間調查,希望能促使台灣國產材政策往前走。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告別不義之材」報導台灣木材99%靠進口,卻大量來自東南亞天然林。不過,早年台灣也曾有不少非法伐採原始林,還製成藝品外銷,成為另一種「不義之材」。為此,林務局、國貿局合作,針對紅檜、扁柏、牛樟、肖楠等4種貴重木加嚴管制,須取得合法文件及台灣木材標章才准出口,最快明年上半年上路。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告別不義之材」專題報導林地伐材環評門檻趨嚴,3年多前從4公頃更改為2公頃,成為推動國產材一大困境。報導引發回響,環保署表示,將與林務局討論是否調整環評門檻或認定標準的可行性,希望找到生態保育、產業發展的平衡。...
國產材雖喊出5%自給率目標,但產業凋敝多年、人才斷鏈,尤其台灣教育學用落差大,林業相關系所學生畢業後工作才發現,「原來現場跟課堂教得不一樣」,課本上的樹木撫育、修枝過,而實際伐木遇到的卻是被藤蔓纏住或歪七扭八的樹,若沒有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帶領,一下就「卡關」。...
位在南投草屯的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近來舉辦了一場「木以載生—國產木做工藝」特展,展出國產材從生存、生活到生命的3種層次。國產材過去量少,大多只能製成少量藝品、作品。但在這次展覽中,一角仍保存著原始刻痕的木桌椅備受矚目。這是台北科技大學與台灣家具品牌有情門共同推出的家具組,木料來自台灣私有人工林桃花心木,要為台灣國產材商品化,鑿出一條河道。...
全世界都忙於搶救氣候變遷,而森林的消失正是導致全球暖化的關鍵因素,也是地球最大氧氣製造機面臨的大危機。為了「護山保林」,這些年禁伐天然林、限量採伐人工林是我們林業政策的基本走向,以致台灣空有超過百分之六十的森林覆蓋率,木材自給率卻僅百分之一,不管木材或紙漿,將近百分之九十九來自進口。這些被我們撿便宜的木材,就是國際雨林快速消失的原因之一,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剝削了國外天然林,也成為破壞雨林、加速氣候變遷的幫凶...
屏東縣新埤鄉沿山公路兩旁種滿菜園及檳榔樹,岔出的小路被林木包夾,裡頭是廣達13甲的人工林,包括南洋杉、印度紫檀、桂花、桃花心木、大小葉欖仁,雖已種植18年,但大多欠缺疏伐撫育,更因旱地「先天不良」木質瘦弱。平地造林只補助20年,如今大限將至,65歲林農廖日新嘆息說,砍了也賣不掉,當初真是「憨仔」才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