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中國經濟與美國大選,首度密切地纏繞到一起,中國人大常委會的會期都刻意延期至11月4日至8日,期間正好碰上美國大選。外界對人大常委會將通過的各項決定中,最關注的是救市規模,是拿出4兆、6兆還是 10兆人民幣來救市?這些錢以何種形來付出,又限定用於何方? 然而因美國總統大選前所未有的撲朔迷離,其最終結果又可能對中國前景有決定性影響。原本傳說中的「一攬子增量政策」至少兩套方案,應對美國大選兩種結果,但中共決策層現在思路大變,有了第三手的準備,除了打國債牌,還要打人民幣匯率牌…
當前中國經濟究竟如何?網上有一句形容來形容:「放50年後的債,收30年前的稅」。 所謂「放50年後的債」是指大陸財政部6月14日首次發行5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總額人民幣350億元。這檔國債償還本金並支付最後一次利息的日期是2074年6月15日。至於「收30年前的稅」,是指近期接連傳出部分企業和個人收到稅務部門補稅通知或稅收風險提示,一些企業相關稅款甚至被追溯至30年前。
台股17日迎來蔡政府執政的最後交易日,加權股價指數以21258點收盤,8年來指數漲點超過1萬3000點,上漲1.6倍。在股市看似一片榮景的背後,還有1個數字更值得關注,根據財政部最新公布的國債鐘,平均每位國人負債27.4萬元,也來到歷史新高。可笑的是,財政部昨天(17日)急忙還了408億,讓人均負債降到27.2萬,剛好平了去年5月的紀錄,這種玩數字遊戲、掩耳盜鈴的作法,難道就能改變蔡政府任內亂撒幣導致債留「曾孫」的事實嗎?
賴清德準總統即將上任,陳建仁內閣總辭。陳揆在細數這1年4個月來的院長職位,他很得意的說,自己任內不但共同完成了疫後特別預算,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推動更是成果豐碩。
今年日本春季勞資談判(春鬥)3月15日公布第一次統計結果,平均加薪5.28%,比去年多1.48個百分點,為33年以來首度加薪幅度超過5%。日本銀行(日本央行)今、明(18、19日)召開金融政策決定會議,外界預期日銀可能將宣布放棄2016年2月以來、長達8年的負利率政策。
2023年即將進入尾聲,2024年元旦新制即將上路。回顧今年年中,政府推出了學費補貼、租金補貼、成年禮、動滋券等政策,瞄準年輕族群狂砸補助,而明年元旦起政府又發出多項大紅包如加碼育兒津貼、社會福利補助、換購熱水器、軍公教加薪等。育兒族、老人、軍公教通通有獎,不過你可知零零總總加起來,政府竟狂砸了超過2000億的人民納稅錢嗎?
過去兩日間,北京經濟界認為最奇異的故事,是網媒、外媒紛紛揚揚在說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去視察中國人民銀行(人行),時間、地點、陪同人都有,因為這是1949年以來中共主要領導人首度去人行,但官方通訊社到第三天也沒出稿證實,人民銀行官網也不露一字,於是民間對去因有各種各樣的猜測。 一是如外媒們暗示的,主要領導人去人行及特別去外匯管理局,是因近期外匯大流失,得親自去了解情況;二是網媒說,普習北京秘商,俄羅斯總統普亭傳授教訓,發動戰爭前沒拿回境外美元資產才受制,所以習立即去國家外匯管理局親自指揮抛美債、搶美元、穩外儲;三是配合最近網路流言,說下月底中國大陸將開始實施「戰備經濟」,領導人先去親自部署。這些說法各有其理,但又都有漏洞...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113年度總預算,歲出、歲入編列雙創新高,國防整體支出高達6080億元,預估年度舉債逾1700億元。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近日指控蔡政府特別預算常態化是作假帳,言下之意其實是暗示政府用特別預算的方式借了這麼多錢,整體債務卻沒有明顯增加,質疑中間有鬼。對此,不但行政院長陳建仁跳出來反批無知,財政部也上火線反駁,指不管是特別預算,還是總預算舉債,都有納入債限控管,財政部次長阮清華更直言,「財政部若作假帳的話,我們都要下台了。」究竟蔡政府的財政情況有沒有掩飾、作假帳之嫌?這必須從多方面來解釋,方能找到答案…
台股上周五收盤小跌12點、跌幅0.08%,收在1萬5502點。上周大盤指數收黑,下跌123點,周線跌幅0.79%,日均量2109.88億元。法人表示,15日為第一季財報揭露截止日,預期財報差者最後表態。而第一季產業多在消化庫存,季報不優,漲多個股股價會修正,季報出乎意外的好的個股,資金則會進駐,如市場從未關注過的汽車族群。考量產業消化庫存進度有別,因此個股股價會各自表述,不會出現齊漲齊跌現象,選股更為重要。...
春節連假將到,藍、綠兩黨希望盡快普發6千元現金,甚至在沒有任何統計數據的「民意」下,逕自強調民眾希望政府將超徵的稅金,「還稅於民」。只是,全民真的都希望拿到6千元嗎?當台灣的經濟狀況尚未從新冠疫情中完整復甦、許多公務預算濫用,各政黨搶選票的方式竟然只剩撒錢?簡直是台灣政黨無作為的最大照妖鏡。
「還稅於民」從2023年一開始就是最熱門的議題,去年超徵稅收4500億,多收的錢就還回去,難道我們政府很有錢?攤開各項財務黑洞來看,去年台電、中油虧的錢直接「秒殺」超徵稅款,勞健保更不用說了。且政府為了發這次的6000元全民大紅包,是否本末倒置了? 蔡英文總統說「錢要用在刀口上」,看來「財政的刀口」比不上「政治的刀口」,由蘇揆宣布發錢,其實也是個安排好的政治動作…
今年總稅收估計可超過預算數(俗稱超徵)4500億元,近期跨黨派紛紛跳出來呼籲,盼政府「還稅於民」,假如以最簡單的方式發放現金,估計平均發現金給國民,每人可得約2萬元。過去總說要優先還債的蔡政府,這次未一口回絕,怎麼突然大方了?恐怕是政治用意大過經濟考量。
英鎊今年走勢艱難,但如果新上任的首相特拉斯(Liz Truss)能夠採取一系列激勵人心的措施來緩解生活成本危機,英鎊有機會在今年最後幾個月得到救贖。 在特拉斯於英國執政的保守黨黨魁選舉確定出線後,英鎊兌美元匯率跌至202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但隨著新政府掌權,英國經濟前景將發生轉變,可能會轉向更具建設性的方向。
行政院今天將通過明年度總預算案,送立法院審查。據了解,新一年度預算案的舉債總額不但有可能突破公債法限制,我國累積債務未償餘額更上看6.6兆元,創下台灣有史以來債務總額新紀錄。
俄軍進入烏東後,全球市場反應劇烈,未來局勢還有相當的變數和不確定性需要觀察。從避險角度來看,因應當前局勢的諸多不確定性,傳統避險資產如VIX指數、美國國債、日本國債、日圓、黃金,以及股市中的防禦性類股,還有可能受惠於供給溢價的原油,都能發揮一定的避險效果,但卻有兩個變數會使避險效果打折...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最近表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就是日美同盟有事」,引發中國大陸強烈抗議。大陸軍事專家稱,日本若真要與中國對抗,每年至少多花2000億美元。 大陸觀察者網引述一名獨立軍事評論員分析文章稱,日本若真想跟中國對抗、干涉台海局勢,日本的準備工作至少包括內政的憲法修改,及軍事上對內防禦與對外干涉能力的增加。
財政部日前公布十月全國稅收統計,並預估今年稅收可望比預算數超徵三千億元以上,超徵金額創統計以來新高。稅收超徵金額創新高對政府財政理應是好事一樁,政府官員卻不一定笑得出來,因為一方面得遭受外界預算估算失準的質疑,另一方面還得面對為何不能還稅於民的聲浪。 要了解稅收超徵的意涵,得先從政府的預算編列制度談起。以一一一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為例,一○九年十二月財主單位就會啟動預算籌編程序,規劃一一一年度中央政府要做哪些事、花多少錢、錢從哪裡來等事項,由於稅收是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財政部在編列稅收預算時,會參考編列預算時的稅收狀況、未來經濟景氣、各個稅目特性、稅制調整等因素,等到行政院通過預算案之後,就會在一一○年八月將預算案送立法院審議,如果立院審議順利,總統就會在明年二月公布法定預算。
德國智庫和美國非營利組織合作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近15年來全球的抗議活動愈來愈多,也愈來愈暴力。學者分析,抗議暴增的主要原因是要求民主,抗議者認為政府和企業未傾聽民眾心聲,顯示「民主失靈」成為各國民眾的共同感受。
美國本周再度面臨政府關門危機,因為國會兩黨就調升舉債上限一事僵持不下。美國從1960年起已調高債限或凍結債限規定80次,但兩黨仍不時在債限議題上惡鬥,十年前共和黨就曾杯葛調高債限,導致美國首度遭調降信用評等,但成功迫使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簽署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減支法案。這次共和黨似乎打算如法炮製,抗議拜登政府花費數兆美元的基礎建設法案和疫情紓困與社福法案,以及相關的增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