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回想一下,你上次走進銀行是什麼時候。日常利用的實體金融服務,多半只剩用ATM領錢,而這些,其實超商也能完成。日本三大銀行接連關掉分行,但「沒有必要便不會前往」的銀行本質並沒有改變。那麼不如讓民眾順道利用銀行服務,三井住友靈機一動,邀請星巴克進駐。...
信用卡市場的競爭愈趨白熱化,除了「超頂級信用卡」成大型發卡銀行標配,有的發卡銀行打起集團的團體戰,搭配自家旗下企業的權益切換方案;第四季的戰場更鎖定百貨周年慶以及電商雙11和雙12促銷旺季,戰火一波波。 國泰世華CUBE卡以「一卡抵多卡」發展每一權益方案等同一張卡片的策略,很多權益方案甚至不輸聯名卡,來滿足卡友各階段消費,成為卡友主力消費用卡,更有利於卡友增加對銀行的黏著度,玉山、台新也在第二季、第三季陸續的加入權益切換的戰場...
今年1到8月日本觀光客破2400萬人次,學者估外國人的消費總額將達9.6兆日圓。但外國人刷卡消費愈高,收單的日本銀行「虧」愈多,要針對特約商店接受的海外信用卡,收更高的手續費。這對前去消費的我們,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玉山金控董事長黃男州分享一個小故事:「2008年7月,我接任金控總經理,9月就發生金融海嘯。當時我們的股價是16.35元,過了3個月,前面那個1就不見了,直接變成6.24元,市值也從580億掉到220億元。我爸媽說,要幫我算一下命,可能八字不夠重,坐不了這個位子。可是我有個體悟:如果我在那個時候就停下來,那個點就是我的終點;但如果我能爬起來,那就是我的起點!」
民眾持信用卡消費的相關優惠和權益,從今年1月以來就已全面縮水一波,但由於墊款等資金成本居高不下,多家銀行的信用卡優惠下半年起持續縮水。最明顯可見的趨勢,就是信用卡權益優惠更朝「金字塔頂端」集中,至於和電子支付合作的點數兌換,縮水幅度可說最大。
無現金交易成為常態,過去還要拿出信用卡來刷,現在手機感應就能埋單,信用卡3千元以下消費也不必簽名。日本財務專家指出,貧窮預備軍有幾種特徵,想要有錢,必須避開幾種地雷行為。
為了強化阻詐,爭取攔截詐款金流時間,金管會盯上某些「變現性高」的信用卡消費。銀行公會5月通過決議,向金管會提案,擬將遊戲點數、錢包儲值、電子禮券等三大類信用卡消費,延後24小時才生效。消息傳出後,除了電支業者,還引起三種類型業者反彈。金管會阻詐會對消費者造成何種影響?為何業者又群起反彈?
美國在疫情過後出現「你只活一次」(YOLO,you only live once縮寫)經濟或稱為報復性消費,但這股熱潮正在消退,美國民眾在疫情期間的存款已見底,開始面對現實,連高收入者都改去沃爾瑪等平價商場購物,星巴克業績下滑,付不出卡債的人增多,YOLO經濟消退對美國經濟有何影響?
疫後觀光升溫,從亞洲的日本、南韓,進一步往歐美擴散,民眾多數會選擇以信用卡支付消費,但可別只會無腦刷卡,行前要做足準備。綜合多家大型銀行主掌信用卡或存匯業務高層的看法,出發前有五件事可先做好。
5月報稅即將到來,納稅人如果想刷信用卡繳稅順便賺紅利積點,恐怕要失望了。去年信用卡繳綜所稅總金額逾1993億元、年成長37%,預計今年會更多,但銀行提出的信用卡繳稅優惠,出現M型化,銀行提供給小資族和財管大戶的優惠差距愈來愈大。以下就來盤點目前多家銀行分別推出的繳稅優惠方案,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比以往大幅縮水?
不少民眾在釣魚網站或一頁式廣告網頁遭盜刷信用卡的情況屢見不鮮,若不小心點進去又一時迷惑而刷下信用卡,往往造成不小損失。在這種情況下,許多民眾會問,刷出去的消費款能否列為爭議款,把錢討回來?聯合報數位版獨家掌握銀行公會日前發給全體本國銀行的「三階段情境模擬」作業規範,民眾必須要有正確認知,拿才有機會拿回血汗錢。
國內前五大發卡行之一的台新銀行,日前舉行新春記者會宣布今年重點計畫,總經理尚瑞強宣布今年將做大「點數生態經濟圈」,尤其是台新銀行一手養大的Richart Life數位帳戶,和旗下最具戰力的「雙狗卡」@GOGO及FlyGo信用卡,將成為推動這個大型計畫的主力動能引擎。台新更喊出「今年發出去的點數要達到20億」,這個海量目標是去年2億點數的10倍。不只台新銀,各大發卡行都鎖定經營「點數經濟生態圈」,盤算及手法是什麼?
人類大腦不擅長理財,即便我們懷著最美好的意願出發,卻總是犯相同的錯誤。也難怪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調查會顯示,2024新年三大理財目標是「多存錢、償還債務與減少支出」,跟往年一模一樣。行為科學家說,要改變我們的理財習慣與態度,需要對大腦「循循善誘」並設下一些警戒線,具體來說有四個要訣。...
小張看到數字、符號就像看到一串亂碼,小時候連時鐘都看不懂的他,曾被家人逼著補數學,連換三間補習班、又找來家教一對一教學,為了應付日常生活,他練就了一套「硬記」數字的能力,但遇上陌生數字運算,就功虧一簣。 求學一路磕磕碰碰撐到大學畢業,出社會後,依舊踉踉蹌蹌,在學期間被歸在特教生類別最大宗的學習障礙,一踏出校門,找工作最難的這段路,政府的保護傘卻收了。他一度去當外送員,只收信用卡付費的訂單,因為現金找零他做不來,大缺工時代,學障者求職竟像是一場無止盡的障礙賽。
2015年,中央研究院前副院長劉翠溶遭詐團詐騙2000多萬元;去年,世新大學退休教授蔣載榮因加入假的「投資專家阮慕驊群組」投下150萬元;今年3月間,成大、北醫及清大的教授照片遭盜取,曾收到變臉合成照片的威脅信件,大學教授的照片及電子郵件容易取得,個資外洩風險大。 打著學術研討會為旗幟的的詐騙網站也層出不窮,詐騙不分對象,人人都可能因判斷錯誤遭騙。
你的信用卡費、保險費、房貸是自己繳嗎?還是爸媽幫你付?國稅局在調查金流過程中,如果發現有大筆資金流向買保單、繳卡費或房貸,就會進一步追查是否為贈與行為,以及要不要課徵贈與稅。尤其年繳的投資型保單,「一筆保險費好幾百萬的都有」,國稅局調查後如果發現要保人不是繳保費的人,屬於贈與行為,若超過244萬元就要核課贈與稅。
多家銀行陸續通知客戶將展開「清卡行動」,不過,多卡族未必就不受銀行歡迎。多家大型發卡行指出,在發卡策略上,尤其是發聯名卡,原本就會有和不同通路聯盟來爭取更多新客層,或是固樁現有客群的需求,即使在清卡之後也不會改變這項策略。要注意的是,銀行在未來策略上將會有2大改變。
信用卡市場近一個月來掀起清卡潮,包括包括中信、永豐、台新、玉山、一銀、渣打、凱基、兆豐銀等多家發卡行陸續通知卡友,從明年1月起,倘若信用卡經核可之後超過1年未用,銀行將直接停卡。發卡銀行裡的「呆卡」到底多氾濫,讓銀行不清不行了?
數位支付已成國人日常生活中首選支付工具,最新調查顯示,有高達60.2%消費者支付習慣以電子支付為主,取代刷卡及現金付款,但由於過去一年台灣網路購物詐騙事件頻傳,統計顯示購物類型詐騙在網路詐騙排名第一,平均每月高達77萬件,其中信用卡資料外洩常成為詐團成功的元凶,這時所謂的先買後付(BNPL:Buy Now, Pay Later)成為消費者另類選項,因為只需輸入手機門號,而不用提供過多個人機密資料。
信用卡業者進入戰國時期,業者接力展開一波波的行銷優惠攻勢,但卻經常有民眾抱怨「看得到,吃不到」,那麼,這種情況該如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