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串流

去年底誠品信義店在平安夜閉幕,不少人惆悵感傷,許多民眾特地前去記錄結束的時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喟嘆誠品信義店熄燈 不如勇於迎接文化典範轉移的年代

去年底誠品信義店閉幕,不少人惆悵感傷,並認為,誠品24小時書店雖仍將持續,但規模及意義都已不如以往。其實,隨著時代與相關軟硬體不斷前進,人也不斷改變,各種文化領域身為與之相應、互動的載體,自然也會且必須改變;與其喟嘆過去不再,不如擁抱新未來,持續創造文化典範。...

Netflix於2016年正式進軍南韓,目前已是名副其實的高人氣OTT平台之一。路透 生活

宋曉智│從舉步維艱到站穩腳跟 Netflix如何在南韓殺出血路?

說到「比較與競爭心理」,這是人的本性,只要不過度,不讓自己和身邊的人疲乏無力,其實並不算太差的方法。這就是「以夷制夷」,意指「以外族管理外族」,是早期中國本土國家治理周邊國家時,使用的策略之一。在競爭者的鬥爭之中獲取利益,換句話說,即「不勞而獲」、「借刀殺人」。 有一個案例,那是Netflix進入韓國時發生的事。Netflix是從2016年開始,在韓國境內提供服務,當時的反應不如現在,大多數不如期待,與在他國市場快速拓展的氣勢不同,他們在韓國有點無法扎根,主因為韓國是本國影視作品人氣旺盛的市場,可是Netflix提供的作品主要以外國為主。然而,最主要的原因是,當時市場上的主力電視台和通信公司,建了一道鐵壁來阻擋Netflix…

媒體大亨梅鐸(左)9月21日宣布準備退休,交棒給長子拉克蘭(右)。圖為2015年梅鐸帶長男拉克蘭出席愛達荷州全美年度媒體高層會議。路透 國際

92歲媒體巨擘梅鐸閃電交棒 新少主曾自我流放9年又如何鹹魚翻生

縱橫政媒圈70載的跨國媒體大亨梅鐸9月21日宣布準備退休,旗下「新聞集團」和美國保守派新聞重鎮福斯公司的主席頭銜都「傳位」給長子拉克蘭。梅鐸有4名成年子女,雖為長男,拉克蘭一度離開集團,自我流放期長達9年,他如何敗部復活並脫穎而出成為接班人,簡直就是HBO熱門影集《繼承之戰》(Succession)的真人版。妙的是,影集靈感部分即來自梅鐸家族的接班議題...

為爭取更好的待遇,好萊塢的編劇與演員自1960年以來首度同時罷工。法新社 聽幕後

遠方EP121|好萊塢編劇演員齊罷工 為什麼串流平台沒在怕

美國影業近年面臨疫情、技術轉型、串流興起、有線電視及票房收入的衰退,而近幾個月,好萊塢編劇罷工如火如荼,演員也加入行列,成為1960年以來雙方首度同時罷工。本集遠方邀請台大經濟系副教授馮勃翰,從好萊塢罷工的角度切入,談好萊塢編劇、演員罷工的現象、也談生成式AI對於業界的衝擊。

迪士尼調整市場策略,一次撤出多國有線電視市場,台灣首當其衝。 美聯社 聽幕後

白話財經 EP113|迪士尼大撤退 台灣有線電視真的是夕陽產業?

迪士尼集團近期宣布一口氣將國家地理、衛視中文台、衛視電影台等11個有線電視頻道全數撤出,消息震撼市場。迪士尼為何選擇退出已經營30年的台灣市場?台灣有線電視正在邁向衰亡嗎?

迪士尼一次退出多國有線電視市場,策略方向從2018年起就有跡可循。法新社 財經

迪士尼撤台/下一次走的是誰? 從迪士尼退場看台灣有線電視3層困局

6月中旬,迪士尼一紙宣布退出台灣市場的公告,震驚台灣的收視觀眾。不只是不再播出迪士尼卡通這麼簡單,連帶國家地理頻道、衛視中文台、衛視電影台等11個頻道都一併撤出,這些頻道陪伴台灣觀眾30餘年,使得觀眾哀聲連連。不過,早在2018年,迪士尼就已經盤算好,一切有跡可循。

加州州長紐森(中)表示加州經濟狀況像大起大落的「心電圖」。紐約時報 國際

矽谷、好萊塢經濟重傷 加州從年賺千億到赤字200億美元

加州2022年生產總額達3.6兆美元(約台幣109兆元),不僅高居全美各州之冠,還比英國、印度的國內生產毛額(GDP)都高;若有「加州國」,將是全球第5大經濟體。

南韓製作公司多年來把節目模式賣到海外進行翻拍,網飛則是藉著「體能之巔」出了奇招,轉而投入南韓版綜藝節目。法新社 國際

網飛韓綜「體能之巔」超人氣 南韓真人秀將是下一個爆紅新韓流?

網飛(Netflix)的「體能之巔:百人大挑戰」在全球廣受歡迎,讓過往連南韓娛樂圈人士覺得很難輸出海外的真人秀節目可能成為繼韓流(K-pop)與韓劇(K-dramas)之後的新文化潮流。BBC報導,南韓有著名綜藝節目的製片導演(PD)認為,有些節目內容太過在地化,不只不好翻譯、外國人也不太容易領會。但也有PD表示,「體能之巔」改變了思維方式,看到抓住全球觀眾的機會。...

後疫情時代,各大品牌紛紛投入訂閱經濟。 圖/7-ELEVEN提供 財經

訂閱經濟時代來了 企業頻送優惠 要的是消費者大數據

後疫情時代加速各類訂閱服務發展,「訂閱經濟」愈趨發達,根據統計,2022年全球訂閱經濟市場價值已經高達2750億美元,幾乎已經達到「萬物皆可訂」的程度,各大類型品牌也紛紛投入訂閱經濟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