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大陸發動科技戰不斷升級,中國大陸的科技發展是否就此被打趴?大陸不畏美國,積極發展5G、AI新科技,這讓AI應用蓬勃發展、遍地開花。剛落幕的MWC Shanghai、人工智慧大會,指標大廠相繼展示自行研發的生成式AI模型,令市場驚艷,例如阿里巴巴推出的AI繪畫創作模型「通義萬相」,連美國電動車大廠也在現場展示特斯拉人型機器人...
因應電動車、智慧電網及新能源發展,功率元件設計由8吋矽晶圓轉向12吋,全球前三大重摻矽晶圓廠合晶科技,決定趁產業調整時出手,提出未來5到7年轉型大投資計畫。其中,將在中科二林基地設立年產20萬片以上的12吋矽晶圓廠,預定8月動土,投資總額超過250億元。五年前合晶是在大陸河南設廠,為何這次選在台灣?
5G開台以來,遠距診療逐步走進偏鄉,不僅縮短偏鄉居民看診路途,也為他們的荷包省下不少金錢,更解決偏鄉民眾不再因小病不就醫、而釀成大病的窘境,不過,遠距診療卻仍有「病患等待時間過長」、「給藥方式」等兩大難題有待法規鬆綁;此外,科技日新月異,現在最夯的VR(虛擬實境)、無人機科技,是否也能成為遠距診療的一環,也成為醫生及偏鄉民眾新的期待。
台灣兩宗電信合併案,終於在農曆春節前獲得主管機關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點頭過關,不過,通過合併只是開始,當5G新電信三雄時代來臨時,電信業者如果還只糾結於5G建設成本高、滲透率低,而不積極開發殺手級應用,恐怕仍難吸引消費者升級5G。在鄰近的中國大陸、遙遠的美國,5G應用卻已遠遠走在前面。
台積電先進製程受蘋果、超微、輝達、英特爾及聯發科等5大客戶同步砍單影響,產能利用率在去年第4季末呈現跳水式滑落,正當外界擔心台積電的營運狀況之際,好消息是,原遭客戶砍單、產能利用率急降的7奈米製程,今年第1季首見訂單回升,雖然回溫速度緩慢,卻隱約透露半導體庫存調整期步入尾聲。而台積電率先看到的春燕,可能會是近期獲得美國商務部可將晶片銷售至中國大陸的高通。
隨著各國相繼揭露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電動車成為全球因應節源減碳的解方,已有超過20個國家一致將電動車視為未來上路的移動工具。為了達到幾十分鐘就能充電逾五成或充飽的充電要求,未來每部充電樁及電動車的充放電模組都必須採用耐高壓及高溫的矽化碳第三類化合物半導體,這使得「第三類化合物半導體」成為顯學。
曾幾何時,以前總是指控別人駭客竊密的美國,也被控是網路竊密與攻擊的元凶,中國大陸外交部9月5日在回應西工大遭網絡攻擊事件時,要求美國立即停止不法行為。在一份「關於西北工業大學遭受境外網絡攻擊的調查報告」中,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被指控持續對西工大開展「攻擊竊密」,竊取該校關鍵「網絡設備配置、網管數據、運維數據」等核心技術數據。這則訊息顛覆了世人認知,而最引人好奇的是,美國NSA到底為何會針對西北工業大學發動如此猛烈的網絡攻擊?
原本用在航空母艦、驅逐艦上的相位陣列雷達,在大陸居然被拿來防範野豬,配合著無人機一起用,效果還不錯。但要用到軍用技術防野豬,也未免殺雞用牛刀,其實不然!
台灣電信三雄日前陸續宣布推出免費的VoLTE服務(Voice over LTE),由於VoLTE語音通話品質清晰立體、接通時間更短,而且語音通話時,還能同步高速上網;也因此,電信三雄一宣布免費開通時,立刻吸引一波民眾申請使用。
喊了兩年半的數位發展部,即將於8月下旬掛牌成立,行政院資安處、經濟部、交通部、國發會、NCC(國家通訊發展委員會)五大單位都會將部分業務轉移至數位部。肩負「數位國力強盛」使命的數位部,到底要擔起什麼樣的角色?目前因卡在三不管地帶的業務能因此一併找到人承擔嗎?
國內5G開台邁向第3年,但民眾升級比率似乎原地踏步,到底何時轉換資費是甜蜜點?遠傳想併亞太電信消息一出,為何讓電信業界流彈四射?
5G開台滿兩周年,5G訊號也愈來愈穩定,不少民眾開始思索,如果5G通訊更順暢、資費更具競爭力,現在是不是該換5G?4G、5G資費百百種,消費者究竟怎麼選最有利?消費者選擇資費時,千萬別陷進哪些迷思裡?
5G開台即將滿2年,小型電信商還沒機會迎來春暖花開的好日子,就因為過不去財務寒冬、左支右絀,而決定退出市場。台灣5G即將在7月1日邁入第三個年頭,接下來的這一年,電信業將面臨哪些挑戰?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近日投書美國商業雜誌《Fortune》,除了描繪高效能運算(HPC)晶片將爆炸性成長,也提到一項極為關鍵的發展趨勢,那就是擴增實境(AR)和虛擬實境(VR)在未來50年,將成為下一代和世界互動的方式。 劉德音提及AR及VR的世界,其實與先前炒得沸沸揚揚的「元宇宙」相近。雖然很多元宇宙概念股,一度被浮濫的資金炒翻天,進入虛擬世界的載具都需戴上頭盔,很多人仍存疑,怎麼有可能每個人都帶著厚重的頭盔去上班或走在路上 ,對其快速發展半信半疑。 不過,劉德音投書《Fortune》雜誌,卻道出這項應用將會因半導體技術創新而實現,進而讓人類生活產生巨變,未來是否會再掀「元宇宙」風潮,值得密切觀察。
遠傳、亞太電信2月底歡喜宣布合併,不過,亞太電信折價出售的決定,卻讓小股東群情激憤、大喊蒙受損失。看在一位老電信人的眼裡,他淡淡地說,「不建設,就是亞太最大的致命傷。」對於小股東的不滿,他說,「電信公司也會破產,不怕股票變壁紙嗎?」眼下,把握黃金時間與其他人合併,也許是亞太電信最美麗的終局。
美系外資開了第一槍,以聯發科的5G系統單晶片(SoC)五年牛市循環周期恐近尾聲,SoC本季面臨砍價壓力。外資下修聯發科目標價後,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針對大陸封控及高通膨等影響也提出示警,並直指將衝擊個人電腦(PC)、智慧型手機及電視等消費性需求將下降,這三大產品線是這幾年聯發科營收表現亮眼的產品,似乎也隱喻,將不利聯發科未來營運發展。...
2022智慧城市展本周熱鬧開幕,儘管有國外貴賓確診染疫的消息,但此展在北、高兩地同時開展,參展業者高達450個、1500個攤位,全台還有10個縣市一起參展,參觀人數可望突破12萬人次,躍升亞洲最大智慧城市展,不少國際買主特地飛來台灣,不能來台的國際買主,也透過線上積極洽商。究竟,他們在台灣的智慧城市展看到什麼新商機?哪些應用也將讓城市變得更智慧?
電信產業裡面有個常見的特殊名詞—ARPU,這個名詞不管是在法人說明會上或者是財報裡,經常出現,究竟ARPU是什麼?為什麼電信公司這麼重視ARPU?這個名詞跟一般大眾有何關係呢?
喊了好一陣子的5G開放電信架構(Open RAN)新技術,今年可是紮紮實實地在MWC(行動通訊世界大會)跟傳統電信技術來了一場正面對決!全球搶攻Open RAN新商機的伺服器、網通廠、系統整合商,今年強勢走進MWC,希望能夠吸引企業關注,奪下5G專網新訂單;不過,傳統電信設備商也不是吃素的,不僅積極研發創新技術,也開展新商業模式,這讓電信技術新發展在今年MWC論壇裡成為亮點。
一年一度的行動通訊世界大會(MWC)今(28)日登場,熱鬧回歸西班牙巴塞隆納國際會展中心。因新冠肺炎肆虐,已經2年未辦實體展覽的MWC,今年堅持舉辦實體展,愛立信、華為、諾基亞、三星、高通這些高科技大廠全都派將出征、親自參展。除了想瞭解最新科技趨勢、想與客戶會面,是什麼驅動全球通訊產業今年一定要來MWC朝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