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爆發之後,全世界都看到低軌衛星在戰時通訊的重要性,對於台灣來說,最有感的一刻,莫過於今年403大地震之後,花蓮太魯閣受困民眾因著低軌衛星,而能與外界聯絡。低軌衛星成了高空通訊的新利器,台灣的發展有沒有跟上國際?而全球目前知名、由馬斯克創辦的的低軌衛星業者Starlink,為何台灣選擇暫時不合作?
全球民主和極權國家的對立和矛盾愈趨嚴重,也使地緣政治問題愈演愈烈。在此情勢下,除了向來是避險工具的美元、黃金是投資人首先想到的,還可以投資什麼? 從俄烏戰爭、到中東的以哈衝突、伊朗攻擊以色列,乃至於南北韓情勢又開始緊張、美中之間的對立,這些都顯見地緣政治的緊張情勢無所不在。 傳統當地緣政治情勢升溫時,最為人熟知的投資方式,就是尋求避險性高的去處,最有代表性的即持有避險貨幣,每次一有地緣政治衝突時,這二個國家的貨幣就會上漲,首先是美元,因為美元是最主流的避險貨幣,其次...
台灣5G開台至今已滿4年,4年間,電信圈發生許多大事,不僅電信公司從5家變成3家,3G也在今年6月30日走入歷史。但不同於4G開台後的盛況,台灣5G滲透率始終只在30%左右,加上台灣大哥大、遠傳剛整併完台灣之星、亞太電信,短期內難再購買新的基地台設備,明年開始,電信設備業商愛立信、諾基亞恐將度小月,進入營運辛苦期。
過去十年,Google台灣團隊成長了20倍,很多人不知道,台灣是Google在美國以外最大的辦公室,也是重要的研發基地。在這塊土地上,Google研發了全球首屈一指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從Pixel手機、Fitbit穿戴裝置、Nest智慧音箱、到各式智慧家庭產品,統統都是在此誕生。最近Google在台灣第二棟大樓落成,還新建了50間實驗室。 Google未來不只將這裡當作消費性電子新品搖籃,更要將國際人才帶進台灣,讓台灣擁抱世界多元觀點。...
中國大陸有個新詞叫「秒速」,形容的是事出突然,來得太快。最新的「秒速」來的是科技衝擊波,所謂人工智能GPT還沒消化,突如其來了Sora,而Sora概念尚在爭議,又衝過來一個6G。6G衝擊波襲來的時間微妙,北京正展開年度政治大事人大會議前的穩維,是以判斷多極化,有認為不過是早已預熱的概念,中國大陸有大把時間「趕超」,也有認為這不僅是道高牆壁,還是隻具殺傷力的灰犀牛。...
美國蘋果公司造車又延宕了,將蘋果汽車的自動駕駛等級從L4下調至L2+,發布時程也從原定2026年,再延後到2028年。很多人都記得,連比起蘋果更晚布局的小米,都已在去年12月發布了Su7,再過2個月就會上市出售,但蘋果卻遲遲造不出車,於是中國大陸有人為蘋果釐清問題癥結,並歸結給於蘋果執行長庫克沒找到他的余承東。 余承東何許人也?他的外號「大嘴」,其實是對他的某種嘲諷,他從華為手機到華為與不同品牌合作造車,都喜歡吹噓產品「遙遙領先」,而蘋果的解藥,真是需要一個美國版的余承東出現?
日本民間調查機構公布,去年4到9月日本「唯二」本土品牌夏普與索尼手機的銷量比上期大減近四成與五成。而事實上,日本整體的手機市場衰退,已掉到有數據的2000年以來新低,外在與內部因素皆有。...
2023年底,台灣兩宗電信合併案正式啟動,業界人士普遍認為,基站、網路整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全部完成整併,恐需一年時間。不過,基地台整併完成之後,不代表電信業者就可以高枕無憂。從合併後陸續傳出客訴案,多與通訊連線品質有關。電信業後續難題逐步浮現。
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醫療、長照量能是否充足,都考驗台灣社會福利與政府行政應變能力;也因此「精準健康」成為這個時代的新要角,不只醫界,就連3C、5G、AI(人工智慧)等新科技,都成為精準健康發展重要的一環。
衛福部日前通過「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修正草案」,愈來愈多業者瞄準5G視訊診療商機,除了資訊軟體商之外,三大電信商中的遠傳、中華電信也都積極布局。
9月以來,華為新產品接連問世,引發外界對美國科技封鎖無效的質疑。儘管面臨美國的高階晶片限制令,華為不僅推出功能等同於5G的新款智慧型手機,10月21日晚間,華為更宣布,其「5G-A」,即俗稱的5.5G研發迎來重大進展。5.5G是什麼?華為最新技術突破,又將會帶來哪些改變?
華為從Mate 60 Pro網路低調上市,到秋季發布會高調發售包括Mate 60 RS頂級奢華版等系列商品,給全球一次劇烈震撼,它對美國的驚嚇程度更已是史詩級別,從雷蒙多到蘇利文,像是被夯了一記後腦門似地, 徹底懵圈地吐露一些囈語似的回應。中國大陸一位知名軍事博主更以「珍珠港」去形容華為這次的奇襲。
美國對中國大陸發動科技戰不斷升級,中國大陸的科技發展是否就此被打趴?大陸不畏美國,積極發展5G、AI新科技,這讓AI應用蓬勃發展、遍地開花。剛落幕的MWC Shanghai、人工智慧大會,指標大廠相繼展示自行研發的生成式AI模型,令市場驚艷,例如阿里巴巴推出的AI繪畫創作模型「通義萬相」,連美國電動車大廠也在現場展示特斯拉人型機器人...
因應電動車、智慧電網及新能源發展,功率元件設計由8吋矽晶圓轉向12吋,全球前三大重摻矽晶圓廠合晶科技,決定趁產業調整時出手,提出未來5到7年轉型大投資計畫。其中,將在中科二林基地設立年產20萬片以上的12吋矽晶圓廠,預定8月動土,投資總額超過250億元。五年前合晶是在大陸河南設廠,為何這次選在台灣?
5G開台以來,遠距診療逐步走進偏鄉,不僅縮短偏鄉居民看診路途,也為他們的荷包省下不少金錢,更解決偏鄉民眾不再因小病不就醫、而釀成大病的窘境,不過,遠距診療卻仍有「病患等待時間過長」、「給藥方式」等兩大難題有待法規鬆綁;此外,科技日新月異,現在最夯的VR(虛擬實境)、無人機科技,是否也能成為遠距診療的一環,也成為醫生及偏鄉民眾新的期待。
台灣兩宗電信合併案,終於在農曆春節前獲得主管機關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點頭過關,不過,通過合併只是開始,當5G新電信三雄時代來臨時,電信業者如果還只糾結於5G建設成本高、滲透率低,而不積極開發殺手級應用,恐怕仍難吸引消費者升級5G。在鄰近的中國大陸、遙遠的美國,5G應用卻已遠遠走在前面。
台積電先進製程受蘋果、超微、輝達、英特爾及聯發科等5大客戶同步砍單影響,產能利用率在去年第4季末呈現跳水式滑落,正當外界擔心台積電的營運狀況之際,好消息是,原遭客戶砍單、產能利用率急降的7奈米製程,今年第1季首見訂單回升,雖然回溫速度緩慢,卻隱約透露半導體庫存調整期步入尾聲。而台積電率先看到的春燕,可能會是近期獲得美國商務部可將晶片銷售至中國大陸的高通。
隨著各國相繼揭露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電動車成為全球因應節源減碳的解方,已有超過20個國家一致將電動車視為未來上路的移動工具。為了達到幾十分鐘就能充電逾五成或充飽的充電要求,未來每部充電樁及電動車的充放電模組都必須採用耐高壓及高溫的矽化碳第三類化合物半導體,這使得「第三類化合物半導體」成為顯學。
曾幾何時,以前總是指控別人駭客竊密的美國,也被控是網路竊密與攻擊的元凶,中國大陸外交部9月5日在回應西工大遭網絡攻擊事件時,要求美國立即停止不法行為。在一份「關於西北工業大學遭受境外網絡攻擊的調查報告」中,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被指控持續對西工大開展「攻擊竊密」,竊取該校關鍵「網絡設備配置、網管數據、運維數據」等核心技術數據。這則訊息顛覆了世人認知,而最引人好奇的是,美國NSA到底為何會針對西北工業大學發動如此猛烈的網絡攻擊?
原本用在航空母艦、驅逐艦上的相位陣列雷達,在大陸居然被拿來防範野豬,配合著無人機一起用,效果還不錯。但要用到軍用技術防野豬,也未免殺雞用牛刀,其實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