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陽明交通大學

陽明交大114學年度招生,首將外國語文學系拆分「跨域人文組」、「語言科學組」,希望在人文學科中走出一條理工的風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理科腦的人文學科崛起 陽明交大打造語言學就業藍海

陽明交通大學明年首將外文系拆分「跨域人文組」、「語言科學組」,嫁接大型語言模型、甚至失語症治療;中山大學也有共學群做法。人文式微?「語言能做的事很廣」,結合「理科腦」也能打出招生和就業藍海。

目前台成清交等頂尖大學專任教授的最高學歷,國外博士約六、七成,本土博士約三、四成,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學術貧民/頂大教授6成洋博士 院士提土博3痛點3升級法

國立大學偏愛海歸博士,台灣訓練出來的博士出路雪上加霜。聯合報數位版調查,目前台成清交等頂尖大學專任教授的最高學歷,國外博士約六、七成,本土博士約三、四成。台大教授分析,本土博士申請不到教職有三大「痛點」。中央研究院院士葉均蔚坦言,要改變教評委員對洋博士的偏好不太可能,他傳授土博「快速升級」三大法門。

有頂大研擬優化升等制度,要求送審人學術成就應列在國內同領域同等級教師前40%或50%,或送審論文須有國外共同作者列為條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升等幕後/頂大擬要求升等論文須國際合作 連愛因斯坦都難達標?

學術著作審查是大學教師升等重要一環,建立標準化的外審制度有其必要。有頂尖大學正研擬優化升等制度,要求送審人的學術成就應列在國內同領域同等級教師前40%或50%,或是考慮將送審論文須有國外共同作者列為條件。不過有學者指出,此舉恐造成「掛名」亂象,難道愛因斯坦是因為有國際合作而偉大的嗎?

有大學教授私下透露,學術圈有很多看不到的「障礙」,潛規則是「決定要送哪些外審委員時,就已經決定送審結果。」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升等幕後/送外審絕不能送錯人?判斷教授學術成就看2關鍵

今年大專校院教師升等審查陸續完成,台大、陽明交大等都有人沒過,理由是外審委員認為,送審著作雖已刊登國際期刊,但學術表現未達升等標準;但有一說學術界有「潛規則」,決定要送哪些外審委員時,就已經決定送審結果,所以送外審絕對不能送錯人,升等公平性真的存在嗎?為什麼「湊點數」會是升等的障礙?

教師流動有助於學校體質換血,但現實往往像「食物鏈」,對頂大而言,最傷的莫過於培養成熟的中生代教授被挖角。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教授困局/大學教授離職如殘酷食物鏈...中生代被挖角為何對大學最傷?

教師流動有助於學校體質換血,但現實往往像「食物鏈」,前段學校挖角中段學校教師,中段挖角後段,後段學校註定成悲歌。對頂大而言,最傷的莫過於培養成熟的中生代教授被挖角,在資訊AI領域還有產業界競爭。私校面臨退場潮,學者擔心轉到「招生堪虞」的學校又是一大風險。

屬台大所有的台灣史巨擘曹永和故居等近來掀都更風波,是今年第三起大學擴建槓上文資的新聞事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從北科大到台大...大學重金錢更勝文資 教育精神也歪了

屬台大所有的台灣史巨擘曹永和故居等近來掀都更風波,是今年第三起大學擴建槓上文資的新聞事件。當市定古蹟建國啤酒廠在台北科技大學要求下、含多處古蹟的竹北六張犁聚落在陽明交通大學規畫下,都引起大學擴建VS.文資保存爭議,讓人不禁疑問大學們在少子化趨勢下仍想擴建,究竟為了什麼?

推薦函若由教授、醫師撰寫是否含金量比過高中教師?偏鄉和都會區學生的人脈、資源不同,推薦函恐變成另類軍備競賽或家長人脈比拚。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個申拚二階/推薦函如何幫學習歷程加分?找對人寫出優點更勝家長人脈

申請入學第二階段甄選開跑,台大醫學系等系所須檢具推薦函,找教授、醫師撰寫含金量更勝高中教師?教團指出,推薦人不是愈有名愈好,「找對人」推薦才能幫學習歷程加分。台大教授也透露,內容不必是出色的成就,但要具體敘明被推薦人的優點特質,高中生提前布局自己的推薦人是有必要的。

陽明交大中醫系今年首次招生,據悉首次個人申請入學面試,將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三階段的面試為「科學素養評估」。圖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陽明校區的校園。記者林伯東/攝影 教育

中醫系熱潮/錄取率僅1.6%!陽明交大中醫系下月個申面試 立3關卡嚴篩

陽明交大中醫系今年首次招生,個人申請錄取率僅1.6%。有別於長庚大學和中國醫藥大學培育中醫師,陽明交大聚焦科學研究、醫學工程、醫學管理等中醫人才,二階面試關卡是科學素養評估,校方首度說明評估方式,考生該如何衝進窄門?

陽明交通大學今年首度招生的中醫系,是國內目前唯一一個國立大學中醫系,其他國立大學對於增設中醫系也躍躍欲試。記者林伯東/攝影 教育

中醫系熱潮/陽明交大牽動中興、嘉大命運?學界:6年內不會新設中醫系

陽明交通大學四度申設中醫系才成功,打破長年以來中醫系四校五系的「365總量天條」。中興大學、嘉義大學也都在積極爭取設立學士後中醫系,教育部已對嘉大做出決議;有學界人士預言,至少6年不會出現新的中醫系或後中醫系,陽交大中醫系甚至會牽動中興、嘉大命運,真是如此嗎?

台積電2023年的研發投資大約1200億元,專注於IC製造,反觀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5年投入不過900多億元預算,每年平均190億元,還要涵蓋所有高教科研課題。圖為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血汗產學/陽交大技轉金居冠1年仍不到1億 高教怎培養下個台積電董座?

大學研發投資若與產業相比,可是「天差地別」,台積電2023年的研發投資大約1200億元,專注於IC製造,反觀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5年投入不過900多億元預算,每年平均190億元,還要涵蓋所有高教科研課題,即便國內領先的尖端系所,每年的研究經費也不過幾億元。 經查,全台大專校院中,每年產學技轉金額最高的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甚至超越資源最多的台灣大學,但每年仍沒有超過1億元,校方有什麼獨特的產學經營之道?陽明和交大合校之後,對於產學是否有加乘效果?

桃園航空城開發計畫安置住宅仍在趕工,住戶已抱怨房價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下一波大學城擴張瞄準桃園航空城 少子化成發展變數?

1990年在高教擴張共識下,搭上教改順風車,廣設高中、大學,當年師專升為師範學校、教育大學,專科升為大學,一窩蜂地趕潮流...

今年大學個人申請即將展開,在中醫系部分,除了既有的私立中國醫藥大學和長庚大學中醫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中醫系也首次招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陽明交大中醫系設「非頂標門檻」 個申面試要找這特質學生

今年大學學測即將寄發成績單,考生後續將展開個人申請,其中在中醫系部分,除了既有的私立中國醫藥大學和長庚大學中醫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中醫系也將首次招生。外界除了好奇首個國立中醫系加入後,是否衝擊個申「中醫科版圖」,考生更關心該怎麼選填志願?為了與老牌中醫系競逐並區隔特色,陽明交大中醫系特別鎖定培養「這四類」學生,對準畢業後職類,首屆也訂出特有的「非頂標」醫科門檻。 陽明交大還透露,考生若想甄選上陽明交大中醫系,二階面試可多展現「這項」特質。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立清華大學近日均宣布前進南台灣,研擬於北高雄設立分校。圖/清大提供 教育

清大、陽明交大創高雄校區卻不收學士 搶進另一招生藍海能行嗎?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立清華大學近日均宣布前進南台灣,研擬於北高雄設立分校。但據聯合報數位版記者了解,為了不與成功大學、中山大學等南部大學招生競合,兩校研議未來招生方向「不收學士生」,南部校區有望開拓碩士在職專班、甚至學士後專班等招生「藍海」。而學界也評估,近年學士班一般生生源愈來愈少,大學轉辦終身回流教育符合時代所需,但卻面臨另一難題,直言「我們等不起了」。...

根據各校註冊組網站公開資料統計,比較台灣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陽明大學等頂大,從2012年至2022年這10年前後的博士班人數,竟然減少了28%。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理科悲歌/頂大化學博士班人數不及十年前1/3 「博班國家養」台灣行嗎

全台灣大專院校即將面臨找不到優秀新進大學教師的困境,理工學院尤其是重災區。化學是基礎科學,但化學領域近一年4間頂大博士班的本國籍新生人數僅約30人,不到10年前的三分之一。學者用「駭人聽聞」形容慘況,矛頭更指向護國神山台積電,且化學領域教授獲得的研究經費也普遍縮減,恐危及國家長遠發展。美國、歐洲等多國為搶救科技力,供博士班學生全額獎學金,等於念博班國家養,台灣有可能跟進嗎?

中醫界近來喧鬧不止,明天又有上百名中醫師上街抗議,政府單位還不出手協調,想辦法停止這場中醫內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中醫界為「365總量放行」陷內戰 大學搶設系雜音難解

最近中醫界為了國立中醫系與總量365紛擾不斷。陽明交通大學中醫學系以「外加名額」通過申設中醫系,中興和嘉義大學也打算增設學士後中醫系。基層中醫師不滿高層不顧基層以及地方反對,突破365總量,明天(24日)將前往台大國際會議中心抗議,政府應立即規畫總量管制的評估,如果準備「放行」讓招生人數一加再加,從365再外加30達到395,但又沒有做好協調各方的動作,中醫界恐怕會永無寧日。

中興大學近年搶進醫學領域企圖心旺盛,繼去年成立學士後醫學系後,如今又想攻下中醫系。圖/摘自興大網頁 教育

中醫系爭議/興大再搶進學士後中醫系 365總額下殺到誰的招生名額?

中興大學近年搶進醫學領域企圖心旺盛,繼去年成立學士後醫學系後,如今又想攻下中醫系。中興大學向教育部申請113學年度增設「學士後中醫學系」,培育頂尖的「中醫師科學家」人才,並協助台灣本土中草藥的種植、培育、改良與開發,不過教育部決議「緩議」,興大又向教育部申復。據了解,興大規畫全部收自費生,在365總額不變的情況下,其他大學開始擔心,又要「殺」誰的招生名額了?中醫師則憂心會擠壓到中部中醫市場。 對於目前的四校五系來說,每年招生名額就是365人,如果其他大學要新設中醫系或後中醫系,365的總額就勢必要從其他學校瓜分名額。或是比照陽明交大模式,採外加名額的方式...

中醫師執業人數,依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統計,已突破8000人,如未有任何減招計畫,恐加重醫療市場的各項嚴重失衡。示意圖。記者黃仲裕/攝影 教育

中醫系爭議/陽明交大增額不影響開業薪水?年輕醫師憂「難道要去當網紅」

目前國內中醫系每年招生總額365名,陽明交通大學中醫學系以外加名額通過申設中醫系後,中醫師和中醫生憂心未來薪水會降低。陽明交大校方保證,至少會確保每年畢業學生的10至20%(3至6人)的中醫師不會進到市場「搶食」,而是投身大學、醫院、政府或產業界;但中醫界人士認為,目前年輕中醫師待遇大約落在11至15萬元之間,之後隨個人造化不同,薪水差異性會越差越大,有些人甚至可以到20、30萬元,產業界和政府的薪水能否比開業更有誘因,除非當網紅接業配,或是賣保健食品。 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表示,中醫師的培育已經走到瓶頸,中醫系九成五畢業生全去開診所,到第一線的診所服務民眾。而且,365個招生名額從來沒有補滿過,每年估計有近100名是同時有中西醫執照卻沒有投入中醫的人,這次外加30個名額,並不影響總額。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新設自費中醫系,自113學年開始招生30名,採外加名額,私大擔心招生名額被瓜分,或是師資被挖角。示意圖。圖/永和耕莘提供 教育

中醫系爭議/千名中醫師連署反對設系 陽明交大保證:絕不挖角教授

目前國內每年培育的中醫生總量鎖在365人,過去一直沒有國立大學成立中醫系,就是卡在名額究竟是要外加?還是從各校「瓜分」?這是最大「痛點」。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新設自費中醫系,自113學年開始招生30名,採外加名額,私大擔心招生名額被瓜分,或是師資被挖角,中醫師恐過剩問題,也引發中醫界反彈,發動連署反對破壞總額開辦中醫系,甚至還爆出「為退休大老鋪路」的傳言,暗潮洶湧。 台灣中醫執業環境改革協會還指出,目前不到一周就連署約1200人,更多人瞭解狀況後,實際支持人數還會更多。且許多中生代中醫師因擔憂遭報復,不敢參與連署。網路社群也出現匿名中醫師要發起靜坐抗議...

陽明交大與竹女洽談改隸為附中,但校友反彈聲浪甚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陽交附女如何解套?頂大千萬聘金求娶附中 過來人:教學招生雙贏

近期高中改隸大學附屬中學風起雲湧,陽明交大和竹女合併案,引發校友發起「拒當陽交附女」連署抵制,還有人點名台大應在新竹設立附中。知情人士指出,校友基於情感反彈,但校友意見只會寫入影響評估,有影響力的反而是學生。大學需補助附中每年經常門經費5%,現有頂大一年約挹注附中千萬資金,「聘金」堪稱優渥,學生在申請入學錄取上也確實有優勢;至於台大有沒有可能在新竹設立附中?台大內部給了這五個字回應。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近期找上新竹女中、新竹高中洽談改隸附屬中學,當中又以陽明交大與竹女合作進展最具體。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附中合併潮/名校哪有招不到生問題 陽明交大想併竹女背後推手是這件事

國內現有15所大學有附設或附屬高中職,北部有師大附中、政大附中,南部有成大附工、高師附中等,近來陽明交大想找竹女併,台北市立大學也找到對象併附中,一股附中合併潮正風湧雲起。大學併高中多半是因應少子化提前卡位,預約優質學生,但陽明交大與竹女向來就不存在招不到學生的窘況,教育界人士回溯時間軸,推論兩校聯手背後關鍵原因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