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北市六張犁原為北市圖大安分館用地,近來因部分北市議員建議優先評估改為殯葬專區,引發上千民眾連署抗議,要求歸還原該有的圖書館、里民活動中心、社福機構等。學者則指全台各縣市府及民代,對土地聯手黑箱作業事件層出不窮,並點出問題關鍵。...
京華城容積爭議延燒,容積獎勵成為全民「追劇」話題。但容積率規範多且雜,全台光是都市計畫分區就有數百個,六都、其他縣市都有自訂細部計畫,土地分區相當複雜,建蔽率與基準容積率大不同。建商若要獲得利潤,主要透過兩種跟容積率相關的手段...
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聲押案今北院二度開庭,喧擾多時的京華城容積率案究竟是誰大開綠燈,讓容積飆升至840%,將是全案關鍵。聯合報數位版取得2020年7月1日京華城案逆轉前一次的北市都委會會議記錄,對於京華城陳情希望將容積率由560%拉高到678%,有委員直指「委員會不是法院,權利要不要還你不是我們的權責」,「依行政程序等他們去訴訟後,我們再來討論」,但之後卻豬羊變色,市府最後公告京華城案容積率竟高達840%。 特別的是,這場都委會到場人士除了都市計畫委員及市府各代表外,還有民代與業者出席,根據簽到表,除了已經遭羈押的市議員應曉薇外,還有4名市議員或親自或推派代表參加會議,京華城公司則由創辦人沈慶京坐鎮,為何京華城對於京華城改建案的容積率如此執著,除了商業利益之外,恐怕與過去京華城自認被台北市政府擺了一道有關,雙方官司一打8年,京華城屢吞敗仗甚至連再審之訴都輸,卻透過行政手段,在改建容積率上大獲全勝。
檢廉偵辦京華城容積獎勵涉貪案,傳喚北市前市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與前副市長彭振聲到案,依違背職務收賄及圖利罪嫌聲押2人,台北地方法院2日凌晨裁定彭羈押禁見、柯無保請回;北檢最快3日對柯文哲請回案提起抗告。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台北市長任內的京華城案,從政治風暴延燒到司法,柯文哲遭檢調聲押禁見。從監察院的報告來看,其實台北市都委會、學者過去便不斷在3場會議中提出質疑,幾乎一面倒反對台北市府給予京華城如此之高的容積獎勵。 2020年10月、12月及2021年3月的會議皆有多名專家、單位針對容積及適法性獎勵提出自身疑慮。短短3場會議,便有18個單位及專家提出多項問題,還有都委會委員擔憂,京華城似乎想打破原有規定,要都委會突破都市計畫管制規定,恐會遭評「不合法」,自己對此「相當害怕」。亦有人點出重點,指京華城案不是都市更新地區,容積獎勵辦法有適法性問題。...
賴清德總統主持的首場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議,盼能建構韌性永續國土,明年4月將上路的「國土計畫法」將扮演重要功能,朝野主張借鏡德國、英國,提案修訂財政收支劃分法,給予農民一定補償,農業部也將於9月底公布堆疊式給付機制。農業部長陳駿季接受本報專訪透露給付模式,他表示,研議中的給付機制將比過去更細緻,也將納入多種生態環境給付,盼能讓農業成為非常有尊嚴的職業。...
攸關台灣未來國土百年大計的「國土計畫法」明年4月30日上路,聯合報8月6日專題報導國土法上路前正在全台展開的一場「土地價值洗牌戰」,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署長吳欣修接受聯合報數位版專訪,他強調,「我沒有創造驚喜,也不會比以前做更強的限制」。 他強調,不要因為土地畫成農業區就把它「悲情化」。...
台北市長蔣萬安雖喊出「大都更時代」,雙北30年老舊建築多,屬全台都更熱區,但多是零星的單棟老舊建築改建,去年申請報核的「街廓型都更」只有個位數。官員坦言,私人土地、房屋很難大規模都更,大社區只要有一部分人意見不同就難走下去。台北市復興南路的登峰大樓在蛋黃區,都更旅程走了近25年,主委鄭麗華說,真的是路阻且長,「都更有多難我最清楚」。
新竹縣市受惠竹科效應發威,近3年房價暴漲,不動產仲介指數更顯示新竹縣市平均房價漲幅在4年內暴增82.6%,受薪階級成家壓力大,租金漲幅也讓年輕人吃不消。地方埋怨新竹土地成本高,竹科三期終於在今年通過都市計畫初審,邁入區段徵收公益性必要性評估階段,但新的都市計畫、住宅用地釋出,新竹房價還回得去嗎?恐怕並非想像中容易。
有「新加坡城市規畫之父」之稱的建築師劉太格,從美國耶魯大學畢業後,曾在華裔建築師貝聿銘的事務所工作,後來決定回國效力。劉太格為新加坡人民規畫設計通風、採光好又寬敞舒適的公共住宅,新加坡稱為組屋,政府出售99年的地上權,一般市民都買得起,現在有近八成的新加坡人住在組屋裡,新加坡的擁屋率約為90%,令人稱羡。劉太格顛覆了國宅就是窮人住宅的概念,他的城市規畫理念是什麼?
4月3日花蓮發生規模7.2地震,至今餘震逾千起,中央氣象署坦言,雖然台灣大部分地震都發生在東部,但人口稠密的西部地震帶卻是隱藏最大地震的危險區域。地震專家指出,判斷地質是否安全有3項指標,而全台這3縣市入「安全名單」。...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與民間團體15日舉行記者會,痛批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竟以一人意志,推翻建國啤酒廠的文化園區規畫案,內政部應暫緩審查建啤擬割地給台北科技大學的都市計畫案。
雖說「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細觀城市角落裡,就有奇樹活出了與眾不同的綠色生命。高雄市蛋黃區裡的一棵芒果樹,身價竟超過1億4800萬元!另外,中油宏南宿舍區有株怪樹,三株合一體,根幹與枝葉卻上下不同種。而中央公園的「老榕復健椅」,則是一位老先生花了26年青春與榕樹成就的佳話...
1964年9月21日,台北萬華龍山寺的攤販開始整建,市政府先在龍山公園內建好攤棚,讓119個攤販遷進新攤位,再拆除有礙觀瞻的龍山寺前違建攤位。當時的台北市政府以190餘萬元的經費,來整建這些攤販,以美化這一台北聞名的寺廟,迎接該年10月來臨的觀光客。...
故宮考量台北捷運將新設Y28故宮捷運站,規畫在出入口設無障礙電梯,但因預定地部分位於山坡,之前一直遭質疑違反山坡地管制規定。台北市政府擬為故宮解套,建議用都市計畫法第27條「配合中央興建重大設施」鬆綁山限,但學者憂心若電梯也算重大建設,恐為更多單位開大門,造成坡地危機,尤其附近又是士林、天母、北投高級別墅集中區域。
全球熱島效應升溫,越來越多國家將通風權納入法令規範。學者指出,台灣現在的高溫現象,不能都推給氣候變遷,「這根本上是都市規畫問題」。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林子平長期關注熱島效應,認為台灣在做建築能效標示減少排熱等方面,已開始實踐,但在通風方面還待努力,「要讓建築物搭配風來降溫」。林子平以德國、日本、新加坡等國舉例,究竟有哪些相關經驗值得台灣學習?
近年新竹縣竹北市快速崛起,人口移入比率居全國之冠,但公共建設速度跟不上整體發展,造成城市隱憂。 警消人力不足,在竹北面臨高房價、高物價、服務量高的困境下,留不住年輕員警。科技新貴多,但都市計畫落後,學校正在蓋、上下班就塞車,停車場嚴重不足,讓竹北人的痛苦指數飆高。 近期接連發生天坑、氣爆事件,竹北還是宜居之地嗎?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三篇系列報導有深入探索。
新竹縣市土地紛爭牽扯40年,攸關人民居住權,縣、市土地「我地中有你,你地中有我」,不僅造成居民困擾,阻礙新竹市整體規畫,還引發縣、市府角力。新竹縣府要向無償撥用土地的單位收取租金,連公立學校都被通知將收費。承租土地的百年工廠面臨被收回土地窘境,縣有地的處分方式衝擊市民居住權,讓租戶憂心忡忡。 學者表示這是歷史共業,呼籲新竹縣市、長應速展開協商平台,捍衛居民居住權,達成縣市共好。
房價跌了沒?跟著百貨商場水漲船高。政府近年重拳打炒房,六都房市急凍,掀觀望風,但台中消費力驚人,有百貨商場接連開幕,房價、成交量逆勢上揚,尤其過去發展落後的台中「後火車站」東區有了LaLaport加持,今年第一季房價突破3字頭,漲幅達36%,穩居全國之冠。
在社區住得好好的,卻有外面的開發商闖來說社區太老舊,強迫居民出錢讓他們重新規畫,順便多建座公園,沒了房子,能拿回的只有原面積55%的地,還遠在郊野,就算賣地也買不起新屋。最荒謬的是,拆屋補償費其實都是居民自己出,這劇情看似離奇,卻一直在台灣各地上演。 幫助政府圈地利益極大化的,就是「自辦市地重劃」。這集帶大家來聽聽看,政府與開發商怎麼一步步「溫水煮青蛙」,併吞居民的地,還不用花半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