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來是全世界中文力最好的地方,但我們正在失去優勢。」知名作家張曼娟2005年成立「張曼娟小學堂」,長期接觸教育第一線,近年深感台灣社會整體中文能力逐漸衰退。詞彙亂用、錯字連篇,補習班以模板公式...
「2030雙語國家」隨政府大動作推行,已是許多國人耳熟能詳的重大政策,盼培養出能與國際接軌的人才。但當雙語政策開始如火如荼推動,許多教師、民間組織開始進一步思考:「有了雙語能力,就等於有國際觀、能和...
2030雙語國家政策正如火如荼在全台推行,國發會、教育部揭示雙語國家的三大目標為:「普及提供、弭平差距、重點培育」,但從經費分配到實施現況,卻看不到政府弭平差距的作為。經費規畫偏重拔尖、扶弱僅佔總額...
因應108課綱上路以及少子化、世界人才趨勢改變,大學選才也面臨變革。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在加入招生專業化計畫後,曾召集全校各系所一起開會,定調學校最重視的學生特質是「自主學習力」,希望找到具備此能力的學...
什麼服飾最能代表台灣?歷史劇裡主角穿的衣服符合時代背景嗎?聯合報數位版策劃「總編選書」,邀請聯經出版總編輯涂豐恩領讀好書。7月選書為「台灣服飾誌」撰寫的《福爾摩沙時尚圖鑑》,全書透過44張精美繪製彩...
加州大學系統(UC)一直是台灣學生赴美留學的熱門選擇,不過2020年加大發佈新聞稿,宣布2021年至2024年,將「暫停」採計SAT或ACT成績,期間加州大學將持續開發新測驗,若2025年之前未成功...
大學申請入學日前放榜,今年是108課綱首屆高三生升學,學習歷程檔案成為學生二階書審、面試的重點資料,高中師生、家長都在觀望大學如何審查。聯合報專訪清大招生策略中心主任王潔,在審完今年首屆學習歷程檔案...
聯合報數位版策劃「總編選書」,邀請聯經出版總編輯涂豐恩領讀值得推薦的好書。6月選書為作家哈金撰寫的《通天之路:李白》,哈金筆下的李白一生辛苦求官、追求政治成就,在超脫世俗與追求功成名就間擺盪,顛覆不...
聯合報數位版策畫「總編選書」,邀請聯經出版總編輯涂豐恩領讀值得推薦的好書。隨著國內疫情升溫,民眾搶打第三劑疫苗,兒童疫苗也於月初開打,讓疫苗再次成為關注焦點,5月選書《疫苗戰爭》,完整記錄新冠肺炎疫...
聯合報數位版策劃「總編選書」,邀請聯經出版總編輯涂豐恩領讀值得推薦的好書,帶讀者徜徉在書本世界。4月第二本選書為日本岩波書店策劃、由5位日本頂尖歷史學者共同撰寫的《岩波新書.中國的歷史》。日本觀點看...
本報上週報導「遠距課只上傳3張投影片老師就消失 4大亂象衝擊受教權」,引發熱烈迴響,教育部本週宣布停課延長到至暑假,不少家長更加擔心孩子的學習。台灣停課後遇到的遠距教學困境,世界各國去年爆發停課潮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