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7日下水的「福建艦」為中國大陸第三艘航空母艦,也是解放軍到目前為止最現代化的一艘,雖然採用先進的電磁彈射系統,但維持傳統柴油動力在供電及續航能力上恐面臨挑戰。
仍在持續的俄烏戰爭,現在戰事維持在烏東地區,其中北頓內次克的戰況漸趨明朗,已經達成俄羅斯的戰略目標了嗎?在美國為首的持續支援下,烏克蘭還能頂住戰鬥嗎?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邀請政大民族系趙竹成教授,談烏東...
1995年10月,正是中共解放軍宣布要在台海進行飛彈演習之際,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傅立民(Chas W. Freeman)在北京訪問,他警告解放軍,美國將會對此項演習有所回應。當時的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熊...
由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主辦的亞洲安全會議「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6月10日至12日在新加坡召開,聚集來自亞太、歐洲、北美等地區的國防部長、資深官員、企...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13日在盧森堡會面,聚焦美中關係、台海安全、北韓軍事威脅、俄烏戰爭等議題,為可能到來的第三次拜習會鋪路。
由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每年在新加坡舉辦的亞洲安全會議,因為會議都在香格里拉大飯店舉行,也被稱為「香格里拉對話」,今年已經是第20年。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邀請台灣唯一參加的代表,中華民國...
彭博引述華府兩名知情人士報導,美國政府官員正努力安排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今年夏天進行通話,但是中方是否有此意願,目前未見透露。 其實自從13日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
中國國民黨朱立倫主席訪美行程已經結束,此行非以總統候選人身分出訪,期間重申中國國民黨始終是親美的說法,也引起各界廣泛討論。 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邀請中國國民黨國際部主任黃介正,他同時也是朱主席此趟...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率團訪美展開為期12天行程,6日拜會美國國務院與亞太助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美國在台協會(AIT)前處長梅建華會面,並與前處長莫健視訊;7日與白宮國安會中國...
中共二十大在即,各界對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邁入第三任期的發生已了然於胸,從2018年見證修憲取消任期限制,最後於2020成為撤離中國的最後一個澳洲記者Michael Smith,見證著中國大陸一路...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這次美國之行,如果要有總評的話,就是:加強對美關係未必得分,但是未來兩岸關係卻是失分;最有爭議的話,其實就是兩句:「國民黨是親美的,不是親中的」、「九二共識是沒有共識的共識」。 ...
今年的6月17日是水門大廈竊案爆發50年,如果不是華盛頓郵報兩個年少氣盛的記者鍥而不捨的報導,這只是另一樁稀鬆尋常的闖空門罷了,結果引發一連串的政治效應,最後導致彈劾,美國總統被迫辭職。 而在一年...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演說闡述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反映出競爭仍是當前美中...
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底召開10萬人會議,強調「穩住經濟大盤」,是否代表中國大陸經濟下行已經檯面化,在保經濟與堅持清零之間是否也已經做出了選擇?本集郭崇倫會客室訪問聯合報香港特派員李春,談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外長王毅這周在南太平洋跳島訪問,高潮本應是出席第二次「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外長會議時,與南太10國共同簽署文件,仿效4月與索羅門群島簽訂的協議,用經濟援助換取安全合作,把北京的力量伸到南太平洋...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拜登訪日重申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回應提問時一句「美國會以軍事力量介入保衛...
美國總統拜登正在進行亞洲行,首站訪問韓國,接下來前往日本,在東京澳洲、印度和日本領袖召開「四方安全對話」(Quad)高峰會。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邀請雪梨大學政府與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袁勁東,談澳洲大選結果...
在與日本首相岸田的記者會上,已經接近尾聲,這是最後一個問題,美國總統拜登已經闔上他的簡報本,準備要結束了,結果記者問出了,「比起你不軍事介入烏克蘭戰爭,你是否準備要軍事介入台灣?」 這個問題,...
烏克蘭危機期間,美國與歐洲盟友對俄實施了嚴厲制裁,並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軍事援助,這引起亞太國家憂慮美國「重歐輕亞」,即美國將弱化在印太地區的承諾與參與。拜登這次亞洲行的最大目的,就是向外界明確宣示,...
拜登總統周一下午正式宣布印太經濟架構成立,根據貿易代表戴琪的詮釋,印太經濟架構最重要的是將「展示美國作為該地區國家合作夥伴」的堅定承諾,以遏制中國在該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美國現在為了對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