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光禁令為美中關係再添動盪,拜登政府指此類經濟脅迫行為無法容忍,同...
俄烏戰爭衝擊了歐洲從二戰以來的安全認知,侵略領土的戰爭行為再次發生,也讓德國對於國家戰略的想法產生本質上的轉變。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邀請淡江大學歐研所張福昌副教授,從德國在俄烏戰爭初期的躊躇,再到近期歐...
什麼是「口惠而實不至」,美國最近做了最好「示範」。明明台灣一直以來名列美國前十大的貿易夥伴,去年更進到第八大,美國對台出口商品及服務,提供近19萬個本土工作機會,台灣在美累計投資達137億美元(約新...
去年11月美國國務院新成立了一個暱稱為「中國所」(China House)的政策部門,是由亞太副助理國務卿華自強所領導,它的正式名稱是中國政策協調處the Office of China Coord...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中國新任駐美大使謝鋒在美中關係跌至50年來新低之際抵達華府,被視為兩國緊...
自從間諜氣球事件以來,美中之間的關係陷入低谷,但在近日中國大陸派外交部副部長謝鋒出使美國後,雙方商務部長也進行會談,這將是拜登任內兩國首次在華盛頓舉行部長級會晤。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邀請淡江大學戰略所黃...
G7峰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空前強硬,表明反對改變台海現狀外,又批評來自北京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脅迫」,讓北京跳起來嚴厲譴責G7集團。但美國總統拜登在G7峰會結束後的記者會中表示,美國與中國大陸的關...
日本主辦的廣島G7峰會21日已經閉幕,這次峰會熱鬧吸睛,做主人的岸田文雄聲勢也水漲船高,這兩天最新民調顯示,首相內閣支持率升至45%,較上個月成長9個百分點,而各國領袖參訪核爆遺跡、廣島市和平紀念公...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中國-中亞峰會」及廣島G7峰會接連登場,前者被外界視為北京正積極...
從種族、土地、宗教等各方面議題都面臨直接衝突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多年來全球政治人物一代一代想要調停解決,卻始終無法平息飛彈與火箭的轟炸,許多生命葬送在歷史烽火之中。 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邀請駐以色...
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檔案館最特別的收藏,其實不是蔣介石與蔣經國父子日記,最近訪問台灣的館長魏肯(Eric T. Wakin)透露,其實是希特勒頭骨的X光片,但兩蔣日記的確是館內浩瀚收藏當中,最受...
中國大陸在美中貿易戰和科技限制包夾的處境下,推出包含「國進民退」、「共同富裕」等外界看來是由政治控制來影響經濟發展的政策因應,但當中的模糊性卻為中國復甦增添不確定因素,同時也使未來局勢更加撲朔迷離。...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在中國外交部長秦剛與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會面後,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
中國大陸面對美國從貿易戰、科技限制的處境下,推出包含「國進民退」「共同富裕」等外界看來是由政治控制來影響經濟發展的政策因應。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邀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也是中研院院士的謝長泰教授,來分...
美中現在互不往來,是美國急,中國不急,要恢復互訪的前提條件,大陸要求美國必須重申一個中國政策,而美國也照做,過去10天以來,無論是亞太助卿康達在國會作證時,或是國務卿布林肯接受華盛頓郵報訪談,甚至8...
4月初正當蔡英文在美國會晤眾議院議長麥卡錫之際,中國大陸首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號」於台灣東部海上進行演訓,不言而喻的政治目的不僅台灣必須正視,重大主戰裝備的出現,也成為亞太地區不穩定的因素。聯合報副...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方多次警告缺乏溝通橋梁恐增加誤判風險,48小時內三個外交官接連公...
四月當蔡英文總統在美與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晤後,解放軍首艘自造航母山東艦於台灣東部海域進行演練,包含艦載機夜間起降等高難度訓練。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邀請國際戰略專家亓樂義,來分析中國大陸航空母艦,在演訓過...
美國近日頻頻放話,表示要與中方見面對話,但是中方卻擺出一副冷淡的態度,不理不睬,是美中關係50年中僅見的現象。另一方面,北京雖不考慮重新安排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卻私下鼓勵其他美國部長來訪,更在全球...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近年包括台灣在內許多外籍人士接連遭北京以危害國安為由逮捕,顯示中國大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