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

半導體風雲/制霸5年的台灣半導體產業能否贏得未來 下一波就拚這4大領域

台灣近5年制霸半導體產業,因此更需回頭審思能否「贏得未來」。路透
台灣近5年制霸半導體產業,因此更需回頭審思能否「贏得未來」。路透

全球高科技產業盛事SEMICON Taiwan國際半導體展,去年規模創下27年新高,吸引超過700家國內外廠商參與。今年(2023),SEMICON Taiwan將在9月初在台北登場,未有熄火跡象。

SEMI全球行銷長暨臺灣區總裁曹世綸說,今年展覽規模再創新高,吸引850家海內外廠商參與,展出達3000個展覽攤位,還將邀請台積董事長劉德音出席「大師論壇」進行交流,持續領航全球半導體產業關鍵技術討論。

而台灣近5年制霸半導體產業之餘,也是時候該回頭審思能否「贏得未來」。在走過買氣縮手的2022、經濟成長停滯的2023年,去年全年PC出貨量慘澹失守3億台大關,全球智慧手機市場截至今年第二季底創下連八季銷售衰退紀錄,讓PC與NB傳統驅動IC與手機相關IC廠商苦不堪言,苦尋消費性電子產業以外的產品道路勢所必然。...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系列文章

日月光與台積電在去年成立矽光子產業聯盟,積極推動矽光子技術的發展,聯盟成員涵蓋設計、製造及封測、材料分析和元件,要建構完整產業生態鏈。圖為日月光投控營運長吳田玉。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半導體風雲/拚矽光子賽局 台積、日月光2陣營會合體?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日前揭櫫矽光子已列為AI新十大建設的重大發展技術。經調查,台積電和日月光二大陣營正各自領軍,全力衝刺矽光子及光學元件封裝(CPO)商機,如果將台積電比喻為「少林派」,日月光號召的矽光子聯盟為「武當派」。兩派均廣發英雄帖,邀請各路英雄共逐武林霸業,未來又是否可能合體? 國發會預告矽光子這項技術將在2027年達到尖端,台灣更可在技術、專利和客戶導入三大優勢下,率先出貨並取得商機,不僅開啟光逐步取代銅線傳輸的序幕,也至少可讓台灣封裝產業領先10年至20年。 由此也可看出二大門派都認為矽光子未來是台灣封裝產業未來不可忽視的機會,不僅可助台灣取得霸業,掌握話語權,對提升台灣半導體產業韌性,更扮演舉足輕重的助力。

魏哲家以熊本一廠完工後造成當地交通壅塞,作為推延動工的理由,背後其實有更大的戰略考量。圖中是台積電熊本廠附近連綿的農田。美聯社

半導體風雲/台積轉向「美國優先」戰略 日德建廠放緩

當日本經濟產業大臣還在對台積電熊本二廠延後動工一事半信半疑,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於日前股東會後受訪表示確定延後。台積電海外布局重新調整,以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優先,似乎與台積電增提千億美元的投資計畫有關,日、德建廠則同步放緩。這些布局的背後考量是什麼? 台積電建廠小組在台積電3日股東會後隔天接獲指示:「台積電當前海外布局以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優先進行,日本熊本二廠和德國德勒斯登廠均延後。」台積電供應鏈透露,已接獲台積電建廠小組相關布局調整,加速在亞利桑那廠配套計畫作業。

為了在人工智慧競賽中保持領先地位,美國商務部4月間宣布,已針對出口至中國的Nvidia H20、超微MI308和同等晶片,發布新的出口許可要求。路透

半導體風雲/BIS助攻輝達晶片戰 中國AI軟體已走向世界?

5月13日,美國商務部產業與安全局(BIS),在總統川普率領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等科技大咖前往波斯灣訪問的頭一天,發布了一則公告,取消前拜登政府在卸任前5天公布的《人工智慧擴散框架》,並強調此舉是「加強晶片相關的出口管制」。這則公告讓外界注意到黃仁勳很擔心中國華為的追趕,也透露出輝達的努力影響了川普政府的人工智慧戰略。

美國與中國的AI戰,情勢將會繼續升高。表徵之一就是輝達與華為的產品—NVL72 與 CloudMatrix384之間,美中AI晶片戰進入短兵相接。路透

半導體風雲/華為步步進逼 輝達與川普談出聰明交易?

Google前CEO(執行長) 施密特(Eric Schmidt)近兩周前,接受社群平台TED大約25分鐘的專訪,預測AI未來發展走向。他以「好人與壞人」兩個國家舉例說明大國AI競爭的激烈程度。根據他的推論,美國與中國的AI戰,情勢將會繼續升高。而證諸市場的發展,表徵之一就是輝達(Nvidia)與華為的產品—NVL72與CloudMatrix384之間,中、美AI晶片戰進入短兵相接。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