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鏡頭

台灣望遠鏡/歐洲積極規畫「與病毒共存」正常生活 台灣準備好進入後疫時代嗎?

丹麥1月31日幾乎完全解除防疫措施,包括健康護照和強制戴口罩。圖為哥本哈根魚市場的顧客2月1日不再需要戴口罩。美聯社
丹麥1月31日幾乎完全解除防疫措施,包括健康護照和強制戴口罩。圖為哥本哈根魚市場的顧客2月1日不再需要戴口罩。美聯社

已有越來越多國家決定「與病毒共存」,儘管每個國家對「與病毒共存」的定義和做法不同,不過可歸納出幾個大方向,包括縮短染疫者的隔離天數、改變追蹤新冠病例的方式、從大規模抗疫改為鎖定特定目標,保護最脆弱的人。人們急於回到正常生活,但與病毒共存的「正常生活」會是什麼樣的生活?一些歐洲政府和專家已在積極規畫,可供台灣參考。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監督政府、守望社會
為社會帶來正向改變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監督政府、守望社會
為社會帶來正向改變

討論數: 2
丹麥 西班牙 疫情 新冠肺炎 台灣望遠鏡 國際

系列文章

日本政府曾希望,東京新富老人之家成為全國模範,即善用Peppter之類的機器人來照顧老人。圖為2018年檔案照。路透

台灣望遠鏡/叫機器人照顧老人行得通?台灣可從日本經驗看到什麼?

為因應人口老化,日本從20多年前開始研發各種從事照顧工作的機器人,從2010年以來,公私部門的投資大幅增加,人們不時聽到各種新發明,例如可把人公主抱的運送機器人Robear、可安撫人心的機器人海豹Paro、可播放音樂帶領人做運動的人形機器人Pepper等。連帶地,台灣在討論高齡者的長期照顧時,有些人對機器人抱以高度期待。但觀察日本經驗,為何一般日本家庭或照顧機構的機器人使用不見起飛?日本經驗傳達著什麼訊息?

未來在日本騎電動滑板車可以在自行車專用道行駛。路透

台灣望遠鏡/街頭滑板車免駕照免安全帽 日本將爆下一個自行車災難?

日本修正後的道路交通法7月上路,16歲以上的人不需有駕照,便能在馬路、自行車道騎乘電動滑板車,不強制戴安全帽。日本人憂心,這將是自行車之後,日本新的交通炸彈。現在用平均人口來算,高中生騎自行車死傷人數最多。

房屋投資客下不了船、自住客於高利率前卻步,南韓房市冷颼颼。路透

台灣望遠鏡/預售屋打7折沒人要 南韓房市泡沫如何一夕吹破?

台灣打炒房,專家說預售屋將現逃命潮,鄰近的南韓受升息等影響,房地產泡沫崩壞。有投資客用八、九成收入在苦撐房貸,因房價跌破買進價格,連逃命的機會都沒有。 南韓官方機構韓國不動產部2022年全國住宅價格,比前一年下挫4.7%,是2003年有統計以來最大降幅...

芬蘭在抵禦錯誤資訊方面連續第五度在41個歐洲國家中排名第一。中學老師馬提卡說,她要學生剪輯影片和照片,看看操弄假訊息有多容易。紐約時報

台灣望遠鏡/芬蘭對抗假消息能力5度霸榜歐洲第一 怎麼做到的?

去年10月公布的一項調查中,芬蘭抵抗錯誤資訊(misinformation)能力,連續五度在41個歐洲國家中名列第一,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官員們說,這要歸功芬蘭擁有世上最優良的教育體系之一。這個北歐國家還正在測試新方法,讓孩子從小學習辨識假新聞與政治宣傳(propaganda)。芬蘭的成功經驗,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鏡?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