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華西街

萬華華西街受到相當多社會歧視。記者季相儒/攝影 生活

被全班笑、求職必敗…老萬華人的痛:只因住在華西街

走過新冠疫情,萬華阿公店曾被稱疫情破口,但在華西街住了67年,今年已70歲的阿猜嬤甜湯店二代、地方文史工作者的柯得隆卻是感受更深,因他從3歲住在華西街以來,這個「華西街」的門牌標籤,等同就是一個社會長期汙名化萬華居民的「社會標籤」,撕也撕不掉...

台灣從日本殖民時代開始正式吃鱉,也成為高級菜色,圖為阿美飯店「雞仔豬肚鱉」。圖/遠百提供 生活

品嘗東亞/「吃鱉」在台紅極一時 一隻鱉牽動中日台文化與政治情結

近來出版的新書「品饌東亞」(允晨文化)探討台灣、中國、日本間飲食文化關連,討論重點除了三杯雞,還有鱉與河豚等。書中揭示,台灣開始有正式鱉料理,其實是受日本政府在台殖民時大量養殖影響,而日本又是受中國影響才「吃鱉」,一隻鱉可說牽動出中日台從文化、政治到經濟的複雜關連。

後疫情時代,北市府擬砸千萬,與在地協會發揮公私協力,打造「阿公店2.0」,找回茶桌仔純喝茶的真本色。記者周彥妤/攝影 生活

翻轉阿公店/萬華阿公店2.0能甩「情色」汙名 打造成長照據點嗎?

北市萬華阿公店去年爆群聚感染,挨轟是「疫情破口」,加上本來就難甩開的「色情聚落」形象,霎時成為眾矢之的,不少「阿公店」業者黯然退場。疫情趨緩,台北市政府擬砸千萬與在地協會公私協力,打造「阿公店2.0」,找回茶桌純喝茶的真本色,同時充當「類長照據點」,但本報記者實地走訪發現,仍有帶著東南亞口音的女子追著年輕男性跑,力邀登門喝茶,「伊拉客」現象恐成阿公店轉型的絆腳石。

萬華的信仰中心龍山寺,「封廟」隔離了信眾與神明的距離,似乎沒有影響到信眾合十祈福的雙手與虔誠的心。記者黃義書/攝影 專題

圖片故事/空拍一窺被疫情放慢步調的萬華

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不斷攀升,全國防疫等級拉高到三級警戒。許多店家被迫關門、餐廳禁止內用、只准外帶。室內五人、戶外十人,出門必須戴口罩的防疫規定。疫情指揮中心、總統都請民眾假日減少外出「宅在家防疫」,展開「全民防疫新生活」。

華西街幫幫主楊欽彥父親楊向榮昨辦告別式,無奈受疫情影響,不少黑幫大老也採「分流制度」,改為事前各別前往靈堂上香,避免告別式群聚。圖/讀者提供 生活

黑幫揭密/大哥也怕染疫!疫情衝擊黑幫告別式 動員1500人來不到40人

疫情大爆發期間,位於萬華的華西街幫主楊欽彥父親楊向榮,昨在台北市立第一殯儀館景行廳辦告別式,據了解,由於楊欽彥在道上頗有名氣,原在疫情爆發前廣發武林帖,希望動員1500人到場,但沒想到疫情擴散太快,不少黑幫大哥憂心群聚遭染疫,僅少數人到場上香,黑幫公奠不到40人,「場面創歷年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