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愈頂尖的大學,新進教師甄選程序愈嚴謹。許多美國頂尖大學各系的不成文內規便是,除少數極為優秀或領域特殊,否則不聘自身系所的博士畢業生任教。這種旋轉門的內規,就是避免出現近親繁殖的現象。台灣學界如何引以為鑑?
台大調查,碩士生放棄或考慮放棄「攻讀博士」的原因之一,是讀碩士後失去對學術研究的興趣;也有學界分析,指導教授的教學方式或人際互動問題,讓碩士生感到壓力或失望,也是其一。有人希望減少指導教授的控制權,也有人建議改善高等教育環境和資源。究竟避免碩士班「濫招」,嚴篩只想「洗學歷」的人,會是提升整體學術環境的好方法嗎?
高中生撰寫的論文獲得權威期刊採用,申請進入東京大學就讀,會很過分嗎?當高中生是日本皇室的悠仁王子,論文共同作者是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的研究部主任清拓哉時,問題就來了。悠仁到了上大學的年紀,坊間盛傳他將申請東京大學,批評人士說,如果悠仁以論文循推薦入學管道進入東大,將是特權、特殊待遇的象徵。為何他讀哪間大學,近日會成為日本輿論的焦點?
台灣史研究今日可說是顯學,包括出版、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文化創意產業也積極從中取材,但30年前台灣史研究其實常踩到地雷。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黃富三是該所籌備處首任主任,近來由台史所出版口述歷史《學海悠遊》,揭開台史所早年在統獨思慮下波折不斷的過往。
4月間,中國大陸的大學校園又發生了投毒致死案。湖南湘潭大學法學院研二學生張海陽遭室友投毒身亡,一時之間,「大學十大血腥命案」、「大學生投毒案有哪些」、「清華鉈中毒」、「復旦毒殺同學」、「清華大學高材生殺同學」等舊聞重新登上中國大陸的網路熱搜。
生在都是名校畢業生的家族,她自小只在家、學校與補習班之間打轉,爸媽給獨生女的唯一使命是考取最高學府,才能與親戚平起平坐。就讀東京大學時她參加偶像舞蹈社,一切改變了。畢業後離家追夢,有4個月的時間在銀行上班,同時瞞著父母做地下偶像演出。學歷是她的包袱或是賣點?一心栽培她的父母怎麼看愛女的選擇? 近來,在日本電視台的猜謎節目、高學歷藝人主題的談話性節目上,漸漸能看到藝名「雲丹UNI(雲丹うに)」的身影。雲丹本來不會出現在電視螢光幕,她是團體「Mirror,Mirror」的一員,音樂展演空間的舞台才是她的家。
日本天皇的獨生女愛子,4月起到日本紅十字會上班。回顧過往,未婚公主的職場不是社福機構,便是學術研究單位。身為皇族,她們不缺日常花用,挑選工作顧慮多。即使婚後脫離皇族身分,歷來也只出現過一位商場女強人。
「台灣投入的高教資源淪落為算論文篇數,而不是看引用數、影響力。」有台大資深教授直言,政府會列一些獎勵的期刊清單,但這些清單有很多是台灣清單,往往夾帶很多二、三流期刊,跟國際認可的頂尖期刊清單有很大落差。研究型大學不應以學校論文產出為KPI,而應以畢業的博士生能夠在國際學術市場具有競爭力為指標。然而,相較國外大學,國內博士生素質不夠好,讓指導教授很吃力,最悲慘的下場是,還要幫博士生寫論文。...
大學要設系所,要向政府申請審查,教育部除了公布註冊率,還會以註冊率好壞來核定博士班名額。如此以量化指標衡量「追求學術進步」的博士班價值及領域的重要性,讓多數學者表示不認同。有校長就指出,若為維持數字,到處找人來考,濫竽充數,比缺額更不好。還有校長認為,教育主管單位斤斤計較每年的變動,恐作繭自縛,博士班的好壞應該要跟註冊率脫鉤。...
在日中關係冷淡,企業撤出中國市場之際,卻有愈來愈多日本學者前往中國大陸任研究職。日本政府為防止經濟與安保的關鍵技術外流,檢討加強管制。東洋經濟指出,中國「千人計畫」給日本年輕研究員的待遇普通,中國學術影響力提高,也與日本「智慧外流」無關。
1990年代日本政府將高教重心移往研究所,跟著日本迎來博士漂流時代。50多歲還在領兼任教師微薄鐘點費或當助教,等待轉正的一天。更悲劇的是,今年春天大學與研究機構規避勞基法,大刀一砍,劈毀近2000人仰賴的浮木。
在台灣,35歲通常會被認為還年輕,最起碼不會被認為「老」。但在中國大陸,35歲卻被視為是人生的「一道坎」,一旦跨過去就是中年了。而在職場,更有所謂的「35歲現象」,不僅公務員招考年齡限定在35歲以下,很多企業的招聘門檻也都訂在35歲,甚至有人形容,35歲儼然就是職場「生死線」...
從神童到啃老族的距離有多遠?或許十來年的時間就足夠。張炘煬曾是中國大陸年紀最小的大學生、碩士生,並在2011年他16歲那年成為年紀最輕的博士生。現年28歲的他,近期再度躍上新聞版面,但不是展現他曾經過人的智力,這次他對著鏡頭大言不慚地說,他現在就是靠著父母接濟度日,不必看人臉色,「混吃等死也能幸福一輩子」。 將人生一手好牌打爛,很多人酸他是「神童跌落神壇」,更多人認為現在的他「啃老很可悲」,但對張炘煬來說,選擇「躺平」其實是一種反抗,反抗他一出生就「被活成了」父母想要的模樣。...
人生必有風雨,端看個人所遇風雨大小,又如何承受面對。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人生逆轉學」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知名人士分享他們曾遇的人生逆境,看他們曾流過的淚,又如何在黑暗中找光亮,把風雨化甘霖。歡迎訂閱。 回到母校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曾是劇評人的杜秀娟輕聲說,這採訪地點對她很有意義。20年前她12歲兒子輕生時,研究所快念完的她整個被打碎。她自覺是殺人兇手,失能般陷入憂鬱黑暗,2年後才在老師、同學支持下念完碩士。 悲傷的考驗並未就此終止。又一陣驚濤駭浪後,杜秀娟在3年前開始每天寫一個活下去的理由,人生黑洞才漸漸見光。她將筆記集成《一百零一個活下來的理由》,希望慰藉其他自殺者遺族,並往諮商師之路邁進,「我本來以為橋都斷了,路都斷了,不知道怎麼去要去的地方;現在我終於找到了。」
好的指導教授能帶博士生上天堂,但學生對指導教授的抱怨近年也屢被討論,有研究生甚至認為被當成了廉價不當勞工?直說指導教授不算主管,學生不該被視為被雇用的員工。對教授而言,收博士生也是一個很大壓力的來源,因為要為他們的職涯負責?也因此有些教授不太想收博士生,不然就是要事先把責任說清楚,避免學生私下抱怨。...
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早前公布的數據,今年6月,大陸16至24歲勞動力的調查失業率達到21.3%的新高。解決年輕人就業問題已成為大陸官方當前一大挑戰,增加研究所招生名額是方法之一,另一個方法則是盡可能把學生留在學校裡,延長碩博士的修業年限就成為愈來愈多大學的新選擇。
中國大陸教育部前官員王文湛日前公開批評,大陸最高學府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已成為「留學美國的預備班」,有大陸媒體更丟出「清北畢業出國率高達80%」的說法,因此關於「頂大畢業生出國留學率是否過高」、「頂大為外國培養人才」等討論引起大陸網上熱議。事實上,數據卻顯示,近年不只頂大留學率下降,大陸全國留學增速已經放緩不少,是否「海歸」在大陸職場已不再吃香?
時代的演進不斷沖刷著人的所作所為,當德高望重的產業前輩被人揭露似有若無涉及不法勾當,總讓人不免思索:這究竟是時間無情,還是人太無情?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今年5月把兩件館藏文物歸還給中國大陸,那是北朝至唐代的國屏石榻,價值350萬美元。隱身在此古董之後的收藏家,是慈善家兼大都會博物館榮譽董事懷特(Shelby White)。現年84歲的懷特女士,一輩子致力於文物保存,令名在外,怎會涉及劫掠文物?
日本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正在減少,反映日本民眾對於當學者感興趣的程度正在減弱,受邀參加國際會議的學者比率,高度被引用論文篇數(HCRs)和撰寫這些論文的學者人數都在減少,日本過去十年接近減半,是唯一一個論文高度被引用論文學者人數減少的大國。同時,大陸學者同一時期高度被引用論文的學者人數變為四倍,澳洲是三倍,南韓是兩倍...
目前多數高職是以統測升學準備的訴求進行教學,與職場技術需求脫軌,造成學生的學習意願低落,老師必須花更多心力,喚起學生的學習熱忱。教專業科目的資深高職教師說,目前多數高職的教學內容與職場技術需求脫軌,最有名的案例是某高工電子科,完全不上實習課,實習材料費都買統測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