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今年上半年,基隆某派出所警方帶著6名失聯移工到移民署基隆專勤隊投案,驚覺其中3人已在桃園自首,卻因繳不起5萬元罰金、自首又無法收容,遭桃園專勤隊「退貨」後轉向基隆,最後因為二度被退,再度失聯。台灣失聯移工不斷攀升,「一邊遭到退貨、一邊危及治安」情形,正在全台上演。 根據移民署統計,國內失聯移工人數連年增加,從2021年5萬5805人成長到2022年8萬311人、2023年8萬6352人,今年光是1至8月就已經成長到8萬8千多。 本報日前報導失聯移工人數屢創新高,十年來涉犯刑案也增加2.5倍,衍生毒品、詐欺、色情、山老鼠等犯罪,甚至有幫派化的跡象,形成「移工犯罪圈」衍生治安隱憂,不僅失聯移工暴增,收容案量也爆炸,凸顯我國外籍移工管理從頭到尾都出現問題,隨著我國缺工嚴峻,未來還將引進更多外籍移工。
春節迫近,虎去兔來,北京政圈官場熱議的,是一個「別」字。圍繞這別字又主要議著兩個將別之人,一是現任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一是副總理劉鶴。談李克強,由口罩談起;說劉鶴,都在品那篇作為臨別贈言的特別致辭。
大陸的國家統計局網站17日發布2022年全年的GDP,這以「2022年國民經濟頂住壓力再上新台階」為標題的國民經濟運行情形數據中透露,經過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人民幣121兆020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前一年增長了3.0%。而中國大陸共31省市陸續制定了2023年GDP增速目標,最低為4%,最高甚至達到9.5%,今年大陸GDP可能如眾多外國投行預期逾5%嗎?
內政部今天表示,為便利國人出國旅遊,機場自動查驗通關再升級,只要年滿12歲、身高140公分以上的國人,以及持外僑居留證的外來人口,直接到閘道內錄存臉部影像或壓取指紋資料就可通關,簡化註冊程序,一次申請終身適用。
中國大陸現在的疫情,來的又快又猛,12月初取消動態清零之後,大都市的感染爆炸,據估計,北京目前超過九成,上海超過八成,死亡率雖未見公布,但從火葬場排隊塞車,屍袋高高壘起的描述來看,恐怕不會好。 而且這僅是第一波,春運把病毒帶回大陸內地,在春節期間群聚感染會是第二波,春節結束回來是第三波,經過這三波,大陸全境淪陷,世界上恐怕只有北韓,病毒尚未攻入。
中國大陸嚴守了3年的防疫政策終於有了轉變,隨之而來的疫情高峰也考驗著醫療量能與藥品資源,整體感染人數可能迅速突破四億。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邀請聯合報大陸中心記者賴錦宏,談中國大陸防疫鬆綁的現實狀況,以及是什麼原因,讓中南海不再堅持清零。
2018年中美貿易戰之後,全球供應鏈從長鏈走向短鏈,更多企業選擇走入「中國+1」行列,也就是說,在中國大陸之外,打造一個全新生產基地;不過,既然都要設新廠了,是否順勢跟上工業4.0潮流,又成為另一個新議題。根據微軟觀察,全球許多大型科技製造業者已陸續在新廠區內導入智慧工廠,藉由雲端平台新助力,同步調校全球產線,不僅大幅拉高生產效益,也更節省人力。
長達3年尚未看到盡頭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的不單單只是人們的生活習慣,更改變了產業供應鏈結構、企業生存空間。由於這三年來中國大陸堅持清零,儘管近來逐步出現鬆綁,但歷經先前太過激進的清零手法震撼,讓愈來愈多企業調整中國大陸布局。業者透露,中共二十大結束後,外商企業賣廠件數已暴增1.2倍。
進入12月,中國大陸嚴守了3年的防疫政策終於開始出現鬆動。這有來自高層的指示,也有來自醫學界的呼籲,更有來自基層「白紙運動」的壓力。
今年11月24日新疆烏魯木齊一個小區發生火災,但因封控隔離,內部住戶無法逃生,外來救助者無法入內,官方宣稱有10人死亡、3人重傷。但網友高度質疑這個數字,並對長期防疫封控措施開始反撲。 11月26日,南京傳媒學院悼念新疆烏魯木齊公寓大火死難者,次日上海烏魯木齊中路也出現抗議人潮,正釀成一場「白紙運動」。
中國大陸今年以來為了控制新冠肺炎染疫人數,大陸政府總是無預警對外公告城市、小區靜態管理,雖說疫情因此獲得控制,卻讓外商苦不堪言,不僅日常生活受到限制,就連工廠、商店全都無法順暢運作,不僅歐美企業駐陸主管紛紛返國,日商、韓商更是快步淡出中國市場。
在全球大舉解封恢復正常生活之際,中國大陸清零政策至今已近3年仍不見盡頭,強制封城、核酸檢測的激烈防疫手段令民怨壓力鍋不斷加壓,而最後一根稻草是24日晚間發生在新疆烏魯木齊的一場惡火,因嚴格封控增加救援難度,最終釀成10死9傷慘劇。
中國大陸各地出現封控示威,這件事具有什麼意涵?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在28日刊出的專欄中說,新冠疫後直到2021年年中,他仍收到許多文章,聲稱中國成功控制疫情,但眼下在其他國家多多少少恢復正常生活之際,中國卻是一有確診新例,就對日常活動設下嚴苛限制,造成民眾生活艱困,也妨礙了經濟。克魯曼說,雖然他不是中國專家,不知道接下來會如何,但他認為,值得探問的是,世人從中國的經驗中可以學到什麼?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北京出現六四事件後最大規模抗爭,大陸反疫情封控、要言論自由的民怨從何而來。
英國國家通訊社(PA)報導,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勞倫斯(Edward Lawrenc)27日在上海採訪民眾不滿封控抗議事件時,遭到警方毆打和腳踢。 報導引述社群媒體上的影片,顯示BBC攝影記者勞倫斯被銬上手銬,並被拖倒在地。BBC發言人說,勞倫斯被拘留數小時後獲釋,他在被捕時被警方毆打和腳踢。
富士康產線作業員紛紛求去,到底對iPhone 14 Pro產能帶來多大影響? 「作業員一走,就是走一整條生產。」一名熟悉富士康鄭州廠區的人士指出,鄭州廠區生產線作業員通常都是一走就走了一整群人,而從這次影片中的人數來看,離開的產線作業員數量相當大,不可能不影響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