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消費者物價指數

民眾的預期心理一旦形成,又會成為推升通膨助力。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通膨結構轉變」一席話 曝楊金龍憂心的推升物價因素

這幾年不但全球被通膨所苦,台灣也是物價高漲。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3月中旬在立院備詢時,一席「假如長期通膨平均漲到1.5%,甚至1.5%至2%,很顯然就是通膨出現結構性轉變,利率恐怕就不會像以前那麼低檔」發言,引發各界高度關注。大家好奇總裁口中的「通膨結構轉變」,代表什麼改變了?

政治

電價漲物價蠢動 圖解央行升息半碼 打得了通膨怪獸嗎

美國聯準會和我中央銀行昨天先後公布最新利率決策,聯準會一如市場預期利率按兵不動,央行決議卻超乎市場預期,宣布升息半碼,利率來到2%是15年新高。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因應電價調漲可能造成通膨預期,故預防性升息。

主計總處資料顯示,2023年全體受僱員工薪資成長全被通膨吃掉,但住宿業受僱員工每月經常性薪資年增率高達6.49%,總薪資成長幅度更飆上9.98%。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住宿業總薪資增幅飆9.98%新高 有感加薪能解缺工問題?

住宿業真的加薪了。主計總處資料顯示,2023年全體受僱員工薪資成長全被通膨吃掉,但住宿業受僱員工每月經常性薪資年增率高達6.49%,總薪資成長幅度更飆上9.98%,2項增幅在各行業中都高居第二名,總薪資增幅比全體1.42%高出7倍。 住宿業以往被認為低薪,薪資不動如山,以致缺工嚴重,業者不斷疾呼要求引進移工,官方以業者薪資水準偏低,頻頻打臉,如今數據顯示住宿業去年有感加薪,榮登加薪幅度第二名,但這樣住宿業就可解決缺工問題嗎?

主計總處一月公布2023年全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為2.50%,創15年來次高紀錄。為抗衡通膨,勞保年金依規定就會啟動調升機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勞保年金將調升「史上最多年份」退休金要多少才夠用?

主計總處一月公布2023年全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為2.50%,創15年來次高紀錄。為抗衡通膨,勞工保險條例規定,當CPI累計成長率達5%,勞保年金就會啟動調升機制,而依主計總處近日公布2023全年CPI達2.5%,勞保局預估,今年可望有8個年度累計調幅超過5%,這也是勞保年金開辦以來,一口氣調整最多個年份的一次。 只是,對抗通膨的勞保年金調升機制,真的足以讓退休族應付食衣住行了嗎?

為避免勞工退休金因為通膨而影響生活,勞工保險條例規定,勞保年金設有隨物價調整機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全台「唯二」勞保年金月逾5萬 除了年資還有2關鍵加持

根據勞保局公布最新勞保老年年金請領統計,除了之前一直保持領最多的「勞保年金王」之外,今年又多一位月領5萬元以上幸運兒,是全台「唯二」月領勞保年金逾5萬元退休勞工,月領4萬元以上人數也增加到近4千人,羨煞不少人。

人權律師陳俊翰罹患罕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生前為爭取健保擴大給付SMA藥物奔走。圖為他與母親合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陳俊翰遺願成真 SMA藥物健保全給付 年省700萬藥費

罕病律師陳俊翰因感冒引起併發症於2月11日凌晨不幸逝世,享年40歲;他是「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患者,生前積極爭取病友權益,希望爭取用藥。健保署今天舉行專家會議,初步通過SMA脊椎注射劑及口服藥給付。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全年費用預計38億元,最快5月生效。

電價審議委員會預計於3月召開,4月調漲電價已是箭在弦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民進黨選後「不演了」萬物齊漲 吃定人民已無從選擇?

毫不意外,選後,我們迎來萬物皆漲的年代。 主計總處今天發布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又見3%以上,已攀升到3.08%%。加上最近掛號費、醫藥費接連上漲,4月馬上要迎來更可怕的電價上漲,恐將牽動物價出現全面上漲效應。套句藍營立委吳宗憲日前的話,民進黨在選前都不漲,選後就拚命漲,讓人看清民進黨是如何毫無猶豫地在價值選擇的天秤上「不演了」,站在與人民權益對立的另一邊。

政院在選前拋出檢討軍公教退休金是否要調漲4%的說法,遭質疑是為了選舉考量。主計總處日前表示,已匡列44億預算供退休軍公教月退金調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軍公教退休金調整選後無下文 藍委打算修法制度化

行政院選前宣布不少選舉大利多如社會福利津貼加碼、托育補助、大學學雜費減免等,方案陸續於農曆春節前後上路且入帳。不過有一項選前加碼案卻遭中央獨漏,政院曾承諾編列44億元調整軍公教退休金案,卻仍在「兩院會商」中,遭國民黨立委黃健豪、賴士葆等人強烈質疑「選前騙票」,刻意獨漏退休軍公教人員,呼籲政院盡快開會討論。

主計總處將於周二公布今年1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由於去年農曆是1月底,基期較高,因此今年1月CPI年增率雖可望持續縮小。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物價漲勢雖有緩解 但1月CPI年增率恐仍逾2%

行政院主計總處將於周二公布今年1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儘管去年12月CPI年增率降至2.71%,但紅海衝突加劇,導致運費暴漲、供應鏈中斷,恐推升物價,市場擔心出現二次通膨。 主計總處在今年初公布2023年12月和全年的CPI年增率,去年12月CPI則出現收斂、降至2.71%,但外食費年增幅為4.28%,創下15年來的次高漲幅,而全年的CPI為2.5%。至於CPI年增率收斂主要是國際原物料價格回落,且國際原油價格維持在每桶80美元左右的價格,使得通膨獲得緩解。

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2023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5%,創下近15年次高;整體物價更已連2年超過2%通膨警戒線,2021年CPI年增率亦高達1.97%,形同民眾飽受高物價之苦已長達3年。記者侯永全/攝影 財經

物價還會漲?10大關鍵數字 看通膨巨獸如何侵蝕你荷包

農曆春節將至,不少民眾開始採買年貨,但走一趟菜市場可能會發現,肉類、海鮮和年菜都紛紛漲價。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2023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5%,創下近15年次高;整體物價更已連2年超過2%通膨警戒線,2021年CPI年增率亦高達1.97%,形同民眾飽受高物價之苦已長達3年。通膨吃掉薪水的情況有多嚴重?又是哪些民生物資漲最多?聯合報透過10張關鍵圖表,帶讀者看近年通貨膨脹如何影響你我生活。

中央銀行日前舉行2023年第4季理監事會議,會後由央行總裁楊金龍指出,未來國內通膨超過2%恐成新常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綠色通膨/通膨逾2%常態化? 央行官員:從貨幣政策下手恐衍生其它問題

2023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結束後,「綠色通膨」再度成為熱議話題。尤其全球籠罩在通膨陰影下近3年,儘管各方預測通膨情勢趨緩,但綠色通膨風暴恐將來襲,讓各國不敢掉以輕心。我國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日前一席「國內通膨超過2%恐成新常態」的談話,預言通膨陰影並未遠離。未來通膨指數逾2%真的會如影隨形嗎?

主計總處日前發布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2.9%,雖到3%以下,但只較10月3.05%微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通膨巨獸除不了?2024上半年經濟漸復甦 但綠色通膨等著爆

通膨壓力籠罩全球2年多,台灣也已連續2年多高通膨,儘管2024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可望降到2%以下,但是各國都不敢輕忽通膨是否捲土重來的可能性,台灣民眾能安心嗎? 學者專家對於通膨是否回降都不敢打包票,因為外食費仍處高檔,如果工資再上漲,成本推升,回降可能性不高。尤其隨著經濟好轉,加上氣候變遷引發的綠色通膨(Geenflation,意謂節能減碳造成企業成本上升,推升終端價格)、疫後缺工、地緣政治風險未歇等,都讓未來一年通膨陰影揮之不去。

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再度飆破3%,多項民生物資漲幅都處在高檔。主計總處指出11月CPI有機會壓回3%以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11月CPI年增率可望回到3%以下 外食費恐仍維持高檔

上周四公布的美國核心PCE物價指數10月數字年增率趨緩,再加上美國上上周持續申請失業救濟人數超預期進一步回升,創兩年多來新高,市場反應相對平靜。PCE通膨指標和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均代表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結束升息、明年上半年開始降息的信號。

財政部月底將公告民國113年度綜所稅的免稅額、扣除額跟進物價漲幅調高,課稅級距也會調整,減輕114年5月申報綜所稅時的負擔。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綜所稅扣免額將提高 不是政府給福利 是你生活變苦了

由於物價累計漲幅超過3%,財政部月底將公告民國113年度綜所稅的免稅額、扣除額跟進物價漲幅調高,課稅級距也會調整,減輕114年5月申報綜所稅時的負擔,不過,因為通膨而跟進調高綜所稅扣免額是減稅福利嗎?

中央銀行明年盈餘繳庫預算金額為2000億元,創下14年來新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央行多年成繳庫大戶看似好事 但老百姓承擔了什麼代價

中央銀行明年盈餘繳庫預算金額為2000億元,創下14年來新高。台灣央行比別的國家會賺錢,卻遭外界質疑,央行這麼會賺是導致高房價的幫凶,讓新台幣貶值有利出口,不利於國內產業提升。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在立法院罕見動怒並駁斥外界說法,他表示央行從來不以賺錢為目的,穩定國內金融環境的同時,善盡善良管理人責任而賺了錢,獲利繳回國庫,「我繳庫,我犯罪嗎?」 向來溫和的楊金龍,為何如此激動?央行多年是繳庫大戶看似好事,但台灣社會是否也因此付出代價?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今年將第二度訪台,被外界視為來台固樁意味濃厚。路透 財經

美光、英特爾CEO相繼來台 9月實質總薪資恐持續衰退

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總裁兼執行長梅羅特拉(Sanjay Mehrotra)日前到大陸拜會商務部長王文濤後,周一親自來台主持台中四廠開幕典禮,市場預期梅羅特拉將對半導體與記憶體市況釋出最新看法。 台灣是美光生產DRAM重鎮, 美光高達逾6成DRAM產品由台灣廠生產。台灣廠已開始量產1-beta製程技術,新世代的1-gamma製程首採極紫外光(EUV)技術,預計在2025年上半年量產。 另外,晶片大廠英特爾11月7日在台北舉辦Intel Innovation Taipei 2023科技論壇,將由該公司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親自來台於論壇中發表主題演講。 基辛格於今年5月曾訪台,為自家Intel Vision 2023活動站台,當時是他回鍋兩年多以來,第四度造訪台灣,也是他今年第二度訪台,被外界視為來台固樁意味濃厚。

蔡政府高舉「台灣人均GDP超越南韓」大旗,卻始終未見積極縮小貧富差距窘境並提出政策作為。記者杜建重/攝影 評論

科技加大資源不均 台灣愈來愈窮 政府企業都應當責

審計部、主計總處、財政部等官員25日赴立法院,提出「所得分配因應對策」,多位立委質疑政府如何改善貧富差距。尤其是蔡政府高舉「台灣人均GDP超越南韓」大旗,卻始終未見積極縮小貧富差距窘境並提出政策作為。 台灣薪資收入不斷倒退,2022年受僱員工薪資調查結果顯示:去年每月經常性薪資年增2.8%,但考量消費者物價指數衝擊,去年每月實質經常性薪資41357元,年減0.15%,不只連續第二年負成長,也創十年來最大減幅。今年薪資仍未見起色,多國戰亂、經濟低迷、產業前景山雨欲來,致消費性電子與ICT產業未迎春暖花開,反而企業主受困大國地緣政治之爭而墊高營運成本、海外布局左支右絀,民眾則慘遇國內通膨加劇、支出攀升打擊。

8月CPI年增率2.52%,終結連續兩個月低於2%,達7個月以來新高。9月天候依然不佳,油價飆高,估CPI會再上升,恐仍超過2%通膨警戒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主計總處將發布9月CPI 估再上升通膨壓力增

行政院主計總處5日將公布9月物價調查結果,8月CPI年增率2.52%,終結連續兩個月低於2%,達7個月以來新高。主要休閒娛樂需求推升娛樂服務價格,加上颱風來襲和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影響,9月天候依然不佳,油價飆高,估CPI會再上升,恐仍超過2%通膨警戒線。

台灣低收入戶人數連10年下降,經濟數據看似愈來愈好,表面上看起來貧窮人口逐年減少,但民眾的「體感」卻不是如此。此為示意圖。記者杜建重/攝影 政治

貧窮台灣/10個關鍵數字 看台灣人為何陷入「體感貧窮」?

經濟數據看似愈來愈好,但為何日子感覺更苦了?台灣人近年落入「體感貧窮」。官方數據顯示,台灣低收入戶人數比率不到1.3%,但從物價、居住、薪資等各面向,民眾都感覺生活愈發艱困,弱勢者在貧窮線關注不到的角落苦苦生存。聯合報數位版推出「貧窮台灣」系列專題,9月3日起在數位版網站連載,透過真實個案、第一線社工與專家訪談,深入解析台灣正面臨的兒少貧窮、工作窮忙、高齡貧窮三大困境。 台灣低收入戶人數連10年下降、2022年僅占全台總人口1.25%,疫情期間也未見波瀾,遠低於世界先進國家。表面上看起來貧窮人口逐年減少,但民眾的「體感」卻不是如此。聯合報透過十張關鍵圖表,探究台灣民眾在生活、工作、教育等各層面,為何陷入「體感貧窮」?

多數金融業者認為,只要物價及核心物價繼續上揚,就業市場衰退有限,聯準會升息的可能性就大增,此時美日利差就會放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日美利差恐擴大 專家解析笑擁日圓好時機

日圓匯價近來持續震盪,8月31日兌美元匯價一路衝高至147.375價位,雖然9月1日升回145至146之間匯價游走,但法人從多項重要指標研判,在美日利差擴大下,日圓匯率今年底前再破150的機率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