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國會改革法案

中華民國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指出,「普拿疼」廠商將於7月調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普拿疼7月漲5-6%衝擊社區藥局 藥廠近日「遇缺不出貨」

.萬物皆漲,最近成藥與指示用藥也將有一波調漲,民眾荷包恐又要縮水。中華民國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指出,「普拿疼」已開出第一槍,廠商將於7月調漲,且漲幅高達7%至8%,近日已「遇缺不出貨」,本月開始控貨。

國民黨立院黨團副書記長徐巧芯(左起)、許宇甄、立委張智倫在立法院黨團舉行記者會,指出內政委員會數位身分證調閱小組要求內政部提供相關資料,結果內政部提供的資料內容不是塗黑,就是馬賽克。記者張睿廷/攝影 評論

從數位身分證到覆議案 政府隱瞞真相、散布假訊息該當何罪?

內政部因數位身分證浪費十餘億公帑,但提供給國會的資料卻以個人資料保護法為由遮遮掩掩;而對國人諸多個資在網站上全都露,或執...

國會改革法案三讀闖關,賴清德總統是否應赴國會報告並即問即答成爭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覆議案交鋒/國會改革釋憲成主戰場 總統「即問即答」恐成最大雷區

立法院本周五(6月21日)將處理行政院針對國會改革修法提出的覆議案,朝野上周末開始展開地方宣講戰,為覆議案累積民意聲量,但真正戰場,仍在下一階段的釋憲戰。在大法官都是民進黨提名、任命情況下,合理推論大法官定會收案。諸多條文中,又以國情報告「即問即答」是否違憲,對在野黨來說最具「危險度」,這個條文,究竟會成釋憲破口,或此次釋憲案的雙方下台階?

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日前舉行「下鄉宣講:反濫權 護民主」記者會,邀民進黨2024各縣市主委與勞工黨部主委站台造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覆議案交鋒/國會改革基層宣傳戰背後 藍綠為下一場大選動員做準備

國會改革朝野大戰二部曲將全面開打。行政院針對修法提覆議,立法院13日進行朝野協商,立法院會表決覆議案在即。民進黨啟動「反濫權、護民主」宣講活動,首場14日花蓮登場;國民黨全面接戰,7月16日前將在全台辦一百場大小型說明會,第一場15日在賴清德總統本命區的台南市與民進黨正面對決;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則要黨員朋友發揮自身力量,把更多正確資訊、懶人包傳達出去。 朝野宣傳戰、街頭戰遍地開花,除了爭國會改革議題話語權,也在累積民意,為下一場大選進行動員準備。

甄選會今天公告申請入學統一分發結果並開放考生網路查詢。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申請入學放榜缺額1.1萬創7年次高 台大等頂大缺額破百

.113學年升大學申請入學今天公告分發結果,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統計,今年獲分發人數4萬1133人,分發率52.61%比去年51.18%略增,招生名額使用率77.34%亦比去年增加,但全台大學缺額總計仍有1萬1671個缺額,創下7年來次高,僅次去年。

台北市立第一殯儀館走過一甲子,今卸下「景行廳」銜牌象徵正式走入歷史,市長蔣萬安一旁見證。記者蘇健忠/攝影 政治

台北市第一殯儀館今走入歷史 蔣萬安見證景行廳卸銜牌

.60年一甲子歷史的台北市立第一殯儀館今天舉辦拆除祈福暨圓滿感恩灑淨法會,台北市長蔣萬安、副議長葉林傳、在地民代、里長出席見證拆除的歷史性一刻,殯葬處也象徵性將走過一甲子的「景行廳」銜牌卸下,代表第一殯儀館正式走入歷史。

行政院長卓榮泰(右)提出覆議案後,賴清德總統(左)宣示,「就算表決輸了,論述也不能輸。」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失格的府院黨 施政放一邊 選舉擺優先

行政院和立法院陷入僵局,民進黨卻要四處下鄉,動員群眾來聽講,迄今仍在拚選舉,是一個失格的執政黨。

賴清德總統(前)7日出席中央警察大學畢業典禮。 記者葉信菉/攝影 評論

賴清德要當全民總統 千萬別學「排球少年」

畢業季來臨,賴清德總統特別為畢業生拍攝祝福影片,並引用人氣動漫「排球少年」中的經典台詞,烏野高校的教練名言,「不准低頭!排球是永遠向上看的運動!」勉勵畢業生。不過,要當全民總統,賴清德就不能學排球少年永遠向上看,必須學會低頭。

行政院昨天針對立法院會日前三讀修正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部分條文等案提出覆議。行政院長卓榮泰(左二)晚上宴請第二批執政黨立委,就覆議案、核能等問題交換意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行政院提覆議全面開戰 綠要戰到底、藍白跟時間賽跑

行政院昨天(6日)針對立法院會日前三讀修正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部分條文等案提出覆議,國民黨內指出,行政院貫徹賴清德總統「戰到底」意志,行政、立法部門已無任何協商討論空間,朝野接下來只有戰,沒有和解的可能,覆議案預計一定會被否決,戰場將拉到釋憲及群眾戰。

藍白合作救花蓮已成共識,但綠營因對抗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喊出不到花蓮旅遊、力阻花東三法等「報復性手段」。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振興台灣後花園給糖又鞭打 民進黨豈還敢笑「花蓮王」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環騎花蓮振興觀光,也暢談花東三法,藍白合作救花蓮已成共識,但綠營因對抗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喊出不到花蓮旅遊、力阻花東三法等「報復性手段」;執政黨一手給糖、一手持鞭的兩面手法,不僅將花蓮縣民推得更遠,更印證「最愛台灣、最挺台灣」,都只是不負責的競選口號。

歷經國會改革修法衝突後,立法院長韓國瑜向黨籍立委呼籲先回歸民生法案,暫緩推動衝突性法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藍整頓國會改革戰場 花東三法等共識、考試院人事暫擱置

國會改革法案三讀後,朝野聚焦在後續的覆議及釋憲戰,為了集中戰場,國民黨內也有共識這會期暫緩推動衝突性法案。提案花東三法的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也已態度放軟表示「黨內有一定的共識,才會推動」。國民黨人士認為,花東三法中爭議較小的其中一項可優先推動,至於廢考監、財政收支劃分法、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修正草案等被點名法案,藍營態度如何?聯合報數位版為讀者整理

民眾黨日前與國民黨聯手通過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民進黨立委大膽預測,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提出的環島高鐵等錢坑法案,藍白將會分道揚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國會改革大戰後藍綠白厭戰氣氛濃厚 花東三法有望暫緩?

藍白聯手在立法院推動國會改革法案三讀修正通過後,下一個戰場鎖定「財政收支劃分法」,綠營則瞄準國民黨總召傅崐萁領銜提出的「花東交通建設三法」將發動攻勢,不過日前國會改革法案經歷四天四夜、挑燈夜戰的議事攻防,朝野立委早已身心俱疲,國會藍綠白厭戰氣氛濃厚,也讓高度爭議法案有了暫緩空間。

至於「花東三法」此次轉向、緩議後,是否會就此塵封,有兩個變數。其一是立法院長韓國瑜(右二);其次是民眾黨團的支持是否堅如磐石。記者余承翰/攝影 評論

花東三法洗刷汙名緩議 韓國瑜踩煞車是為向前行

立法院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今天上午表示,目前已送進立法院會二讀的「環島高速鐵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花東快速公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以及「國道6號東延花蓮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即「花東三法」)等案,將等到黨內有完全共識才會推動。對比他不久前才說會在7月16日前將「花東三法」完成三讀,似有轉彎跡象。會有如此轉變,韓國瑜踩煞車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最重要的,恐是藍營也體認在此議題鏖戰下去,討不到好處。

立法院長韓國瑜(中)日前與國民黨立委餐敘。圖/擷自韓國瑜臉書 評論

藍白合過第一關 要能續行必須聽進韓國瑜的建言

立院國會改革法案上周三讀通過,民進黨訴求街頭抗爭的青鳥行動並未達到10年前太陽花運動阻擋立法的功效,原因在於多數國人認同或知悉這些國會改革法案是民進黨過去就曾提出,國民黨與民眾黨合作推動相關法案立法,並非全無根據,也非民進黨指稱的毀憲亂政。

行政院長卓榮泰身段放得軟,但第一次總質詢國民黨立委還是集體退場,以示抗議,新閣揆的立院首秀,朝野和解共生,終究功虧一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卓榮泰備詢初登場 身段柔軟仍難助賴朝野和諧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赴立院進行施政總質詢首秀,會前受訪喊出,行政院與立法院關係,好像沒那麼緊張,雙方互動值得期待;但當卓榮泰登台進行施政方針報告時,國民黨立委仍集體轉身離場,以示抗議。卓榮泰以身段柔軟著稱,正好與賴清德總統凡事硬到底的個性形成互補,不過如今看來,在營造朝野和諧氣氛上,效果相當有限。

民眾黨5月8日在監察院前舉行「第三波民主改革 519草根行動啟動」記者會,廢除監察院也是其中的訴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藍綠白整盤/國會改革延燒至修憲廢監察院 恐成藍白合作第一道障礙

立法院三讀國會改革法案後,綠營質疑擴權,監察院也跳腳直指違反權力分立。民眾黨率先拋出下一步將修憲廢除監察院,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隨即附和;但國民黨中央則說,長期主張五權憲法。藍白對考監兩院存廢不同調,是否會成為藍白合作的下一顆未爆彈?

雖然國會改革的修法無論文爭武鬥,主角都是國民黨,但民進黨及其支持者主要攻擊的對象,卻是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黃國昌(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綠營反國會改革為何矛頭都對準黃國昌?關鍵只有一個字

藍白合作推動國會改革修法,今天(28日)進入最後階段。綜觀過去2周,無論立法院場內場外,都可觀察到一個特殊現象,就是雖然國會改革的修法無論文爭武鬥,主角都是國民黨,但民進黨及其支持者主要攻擊的對象,卻是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黃國昌。最直白的解釋,是黃國昌是2014年太陽花運動要角,此次群眾運動既然號稱「太陽花第二」,出氣的對象當然也就集中在被他們認為是「背叛太陽花」的黃國昌。但這種說法,顯然無法解釋為何對黃國昌的攻擊力道如此強大,在這操作的背後,有更深沉的原因。

立法院今續審國會改革法案,民團再度號召民眾到場,為防止衝突,立法院昨天深夜在周圍架起圍欄。 記者葉信菉/攝影 評論

國會改革法案淪抹紅認知戰 民進黨潑糞掩蓋腐臭味

立法院審議國會改革法案,多次爆發肢體衝突,場外還上演群眾包圍國會戲碼,今天院會將再度對決。然而過程中,許多似是而非的說法竄出,甚至連「立院人大化」、「台灣香港化」的抹紅言論都出現,除了顯示台灣民主的不成熟之處,也可看出藍綠過招已經從「論述戰」,沉淪為「認知戰」。

5月28日完成國會改革修法三讀應該可以預期,但民進黨仍有可能出招。圖為面對民進黨一連串的議事抗爭,立法院院長韓國瑜神情嚴肅的看著天花板的氣球。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總統不公布、覆議加占領立院 民進黨4武器能擋國會改革修法?

國會改革修法預計明天(5月28日)要完成三讀,預料朝野明天將再度在議場上演對決戲碼,議場外的群眾運動也蓄勢待發。對於如何擋住藍白合作通過修法,開始傳出可以用「總統不公布法令」、「提覆議案群眾占領議場使覆議案無法如期審查」等方式反制。不過從憲法、相關法令規定來看,這些方法都沒有可行性。當然,如果賴總統和群眾真要用這些奧步,也並非不可能,只不過一旦如此,必將陷入長時間的政治烽火連天。

立法院近期審查國會改革相關修法,引發朝野嚴重對立,賴清德總統在臉書發文「聲援」抗議群眾。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國會朝野衝突加劇 賴清德聲援抗議群眾訴諸為何?

立法院近期審查國會改革相關修法,引發朝野嚴重對立,藍綠白立委上演全武行,立法院外則有公民團體號召青年抗議,與此同時,520才剛上任的賴清德總統也在臉書發文「聲援」抗議群眾。據了解,賴總統十分關注國會情勢發展,賴也樂見民進黨團的作為以及這次「公民運動」的發展,民進黨內也認為透過「內外呼應」,才能凸顯國會改革修法的「程序不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