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台北故宮

故宮最近正展出蘇軾親筆手書的前赤壁賦,帖中寫的是「渺浮海之一粟」,而非「渺滄海之一粟」。圖/故宮提供 生活

是浮海一粟非「滄海」 為何蘇東坡金句會被寫錯字

故宮最近展出蘇東坡親筆手書的「前赤壁賦」,揭開原來蘇東坡寫的是「浮海一粟」,而非「滄海一粟」,這句成語一錯就是一千年,引...

「逃出大英博物館」描述大英博物館典藏的一只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幻化人形逃出大英,在倫敦街頭巧遇一名大陸記者,在他的幫助下踏上返國之路。圖/取自YouTube 生活

短片「逃出大英」掀文物歸還論戰 給台灣故宮什麼啟示?

YouTube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瀏覽量破千萬,對岸的網路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有3億點閱率,此一火紅短片引起大陸和英國媒體大打筆戰。撇開民族情仇不說,「逃出大英」其實反映大英博物館身為歷史悠久的國際級博物館,卻無法用現代方式管理典藏文物,進而引爆「文物返還」議題。大英的困境令人聯想到去年爆發文物損毀事件的故宮,以及即將重新開館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史博館),會不會也讓文物想「逃回故鄉」?

故宮考量台北捷運將新設Y28故宮捷運站,規畫在出入口設無障礙電梯,但因預定地部分位於山坡,遭質疑違反山坡地管制規定。故宮每有建設計畫,都動見觀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故宮蓋電梯算中央重大建設?北市府擬鬆綁山限惹議

故宮考量台北捷運將新設Y28故宮捷運站,規畫在出入口設無障礙電梯,但因預定地部分位於山坡,之前一直遭質疑違反山坡地管制規定。台北市政府擬為故宮解套,建議用都市計畫法第27條「配合中央興建重大設施」鬆綁山限,但學者憂心若電梯也算重大建設,恐為更多單位開大門,造成坡地危機,尤其附近又是士林、天母、北投高級別墅集中區域。

故宮部分展示櫃常遭詬病高寬度不夠,故宮也亟思改善。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故宮新願景/展間擬拉高變寬 國寶不再像掛抹布 清明上河圖可全亮相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院落成近60年,至今有許多大作品未展出全貌,原因是展覽空間寬度及挑高不夠。故宮近來正重新規畫修復計畫,希望未來不論是寬幅手卷如「清明上河圖」,或長軸如「清聖祖御筆蘭亭詩序」,都能首次完整展現觀眾面前。究竟老故宮將如何打掉重練,向觀眾呈現新風貌?

台北故宮北院藏有文資國寶無數,正館建物本身也是歷史建築,依文資法不能破壞遮掩。圖為故宮正館全貌。圖/練燕村提供 生活

巨大入口亭模擬圖讓文資委員傻眼 故宮修復再利用破局

故宮近年啟動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擬在身為歷史建築的北院正館前方新建入口亭等,引發文資爭議。北市文資審議大會日前決議不通過故宮該計畫,據指出,關鍵之一是一張從故宮園區中軸線看向入口亭正面的模擬圖。

焦點

圖解新聞/台北故宮10月大展 鎖定金瓶梅作者復仇記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台北故宮10月重磅展,有哪些國寶登場。

1962年6月18日,興建在台北近郊外雙溪的國立故宮博物院新館上午舉行奠基典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斥資6200萬打造 1962年台北故宮博物院動土

1962年6月18日,興建在台北近郊外雙溪的國立故宮博物院新館舉行奠基典禮,由遷建小組召集人王世杰主持。時任副總統陳誠應邀揭幕並致詞。200多位中外來賓在場觀禮,新館主體在1965年8月落成,同年11月12日啟用。

「谿山行旅」是范寬公認經典,也是中國寫實山水畫巔峰之作,美國「生活」雜誌2000年將范寬選為對全人類有巨大影響的史上百位名人之一。圖/故宮提供 生活

【國寶誰簽名/下】故宮解密「谿山行旅」神祕裂縫 還原范寬簽名真相

作家、畫家劉墉指故宮鎮院國寶展中范寬「谿山行旅」的簽名恐為他人偽簽,該展策展人、故宮書畫文獻處研究員劉芳如表示,該畫在范寬簽名處恰好有道絹裂痕跡,如果簽名晚於絹裂, 簽名的墨跡一定會滲進裂縫,但實際上並沒有,因此可推知簽名必定很早。故宮仍支持該畫簽名是由李霖燦、牛性群兩人發現真跡。

國府當局能夠支持故宮不辭勞苦將這些寶物,千里迢迢遷移台灣,不單單是文物保存,為著就是抓住政治上的合法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觀點

故宮非僅藝術品展覽 降等背後是「政治意涵的抹除」

故宮博物院降為文化部所屬單位,這是陽謀,是去脈絡化,把故宮原本隱含的政治意義抹消,館藏的中國歷代文物與藝術品,也隨之被抹去了其原本的政治文化意義,成了一種僅僅具有展示功能的空間與客體,將台灣與中國的歷史與政治全然切斷。

行政院推動組改,考慮將故宮隸屬文化部,引發降級質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焦點

【故宮改制4】故宮降級爭議大 藍委批去中國化 綠委也憂矮化

行政院推動組改,考慮將故宮隸屬文化部,引發降級質疑。國民黨立委林奕華請行政院放過故宮,她質疑,保管64萬件珍貴古物的故宮,不只讓台灣在外交艱困的國際舞台,能以物搏感情,實踐文化外交,更成為國際識別台灣的重要標記,行政院有意讓文化部接手故宮,讓堂堂國家博物館成為文化部附屬館所,行政院犧牲故宮,難道只是為了消滅中華文化影子?徹底去中國化?

中華文物箱當年在海外展覽文物狀況。圖/史博館提供 焦點

開箱之祖!神秘中華文物箱 飄搖年代的沉默文化大使

一只只大鐵箱,埋藏台灣文化外交史。國立歷史博物館近年閉館整建,發現數個大鐵箱,裡頭各有上百件文物。原來這是外交部1960年代起委託教育部、由史博館發想製作的「中華文物箱」,曾遊走全球六大洲20餘國,特別是在台灣退出聯合國的國際飄搖年代,擔任最沉默有力的文化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