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研院

1961年中研院院長胡適博士病癒出院前接受聯合報記者訪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1961年中研院長胡適心臟病發 住院57天病癒

1961年時任中央研究院長胡適博士,因心臟病於2月25日住進台大醫院病房,終於在4月22日康復出院,共住院57天。 據台...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檔案工作室」,藏有30多萬件清朝內閣大庫等檔案,珍貴內容被史家譽為20世紀中國5大發現之一,檔案室召集人為史語所研究員陳熙遠(右)。記者林俊良/攝影 生活

宴席座位表下另有圖 紅外線掃出「這皇帝」短命苦悶一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有間「明清檔案工作室」,藏有30多萬件清朝內閣大庫等檔案,珍貴內容被史家譽為20世紀中國五大發現之一。但要解讀這些史料不容易,明清檔案工作室召集人陳熙遠近年以紅外線掃描,發現一張清宮殿宴席座位表下,竟另藏他圖,如偵探般追尋出一位皇帝的倉促一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陳熙遠近年從史料《要緊補遺檔》發現,雍正兒子乾隆努力幫父親洗白篡位說。圖/陳熙遠提供 生活

雍正究竟有無篡位?9頁古史料掀乾隆如何幫爸爸洗白

清雍正究竟如何得到父親康熙大位?一直眾說紛紜,民初著名學者胡適曾評為「清朝第一大案」,也曾認可雍正篡位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陳熙遠近年從史料發現,不僅雍正積極為自己辯護,連他兒子乾隆也努力幫父親洗白,證據就在這份首次面世的《要緊補遺檔》中。這份史料保存在中研院明清檔案工作室,當年跟著中研院一起來台,雖然僅9頁,記載牽涉日子也僅40天,不少地方看似細微末節,其實每一條都至關要緊。

1984年12月19日,中研院舉辦第十六次院士會議,院士項武忠﹙右立者﹚,被公認是該年七十餘位出席院士會議的院士中,最「敢言」者。他強烈質問物理研究所參與的態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1984年中研院院士會議 李煥與院士熱烈討論

1984年12月19日,時任教育部長李煥應邀在中研院第十六次院士會議中,說明教育政策與當前高等教育重點工作,由於院士們發言熱切,李煥又能知無不言直陳教育現況,在充分溝通中為院士會議帶來高潮。 李煥以教育行政最高主管身份向院士們指出,當前教育政策在求憲法所賦予的教育理想獲得實踐,並能配合國家整體建設及未來發展需求,最重要的問題在求質的提高。而以提高大專院校學術研究風氣為其中最重要的一環。

1958年12月17日,國立北京大學60周年校慶,與校慶同天生日的校長胡適(左二)會中致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1958年胡適68歲大壽 與北大60周年校慶合併舉行聚餐會

1958年12月17日,中央研究院長胡適在北京大學旅台師生的熱烈慶賀中,渡過他68歲的生日,上午8時以後,數百位胡適之的朋友和北大的校友,分自台北各地前往南港中研院向胡適簽名祝壽。中研院布置的壽堂是一個小型的文物展覽會,除了三代以下的銅陶器及文物外,並有唐代壁畫和胡適的著作。其中並有胡適從美國帶回來的北大前身京師大學堂的講義。展覽會場洋溢著「為學者壽」的書香。很多人都送了壽禮,但唯一被掛在堂壁上的是一張舊庄國校學童們的一幅簽名紅緞。

中研院近期公布最新調查,發現台灣民眾對於美國的信任程度下滑。圖為美國與中華民國國旗。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美中回溫衝擊台美?中研院:民眾對美信任度下滑 學者稱2因素影響

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孫曉雅日前發表演講,重申絕對不會因為美中關係好轉就放棄台灣,不過中研院近期公布最新調查,發現台灣民眾對於美國的信任程度下滑。對此,有學者從2方面分析民眾不信任美國的原因,卻認為這不會是民眾表達對美國的反感。...

中研院南部院區大樓(圖)陸續完工,預計明年初前往的人文社會科學計畫將成最早進駐的北院團隊。圖/取自中研院網站 生活

南院未來/中研院南院人社只占兩樓層? 院方:只比空間是假平等

中研院南部院區大樓陸續完工,預計明年初前往的人文社會科學計畫將成最早進駐的北院團隊。然而若就南院空間規畫看,與數理、生命科學並列中研院三大學組的人社,目前僅占7棟建物的2層,似乎呼應人社在全球的弱勢處境。中研院副院長黃進興則說,各學科所需硬體不同,若只比空間,是假平等。 不過黃進興也說,院方確實有苦衷,因為科技相關才是當今國際顯學,若主推人社,立法院給預算恐怕有意見。成功大學副校長陳玉女說,中研院資源能南下,南部大學已非常樂見,因為這對學術能量提升、人才培育、圖書數位資源分享都是福音,希望南部觀點未來也能因此多被看見。

中央研究院南部院區落腳台南沙崙高鐵特定區,2018年起動工,研究大樓、綜合大樓等4棟大樓都已完工,相關團隊陸續進駐。圖/取自中研院網站 生活

南院未來/中研院南院以量子等議題領導 打破壁壘分明的空間規畫

中央研究院南部院區落腳台南沙崙高鐵特定區,2018年起動工,研究大樓、綜合大樓等4棟大樓都已完工,相關團隊陸續進駐。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接受專訪,暢談他心目中的南院願景,「我們不能只根據南部特色發展研究,還要為南部建立新特色」。量子科技、淨零碳排科技,都是南院新設「關鍵議題中心」的重中之重。

有些研究所提供給碩博士生的助理薪酬少得可憐,如果急需用錢,或是經濟不寬裕,幫忙代寫論文是「划算」的外快。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博士生獎助金每月低於3萬 中研院示警:恐釀4大負面影響

綜觀歐美與鄰近亞洲各國的科研機構,提供高額且穩定的博士生獎助金已是主流政策,反觀台灣博士生獎助金少得可憐。根據中央研究員統計,國內博士生所獲獎助金平均每月低於3萬元,少數特例可獲較高金額,倘專職博士生於修業期間無法獲得合理待遇,會造成「四大影響」。今年九月起,中研院實施博士生獎助金提升方案,目標是使中研院博士生的平均獎助金提升至4萬至5萬,迄今至少20多所國內大學學生受惠。

在國際史學界,台灣最著名的城市並非首都台北,而是古都台南。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03年由法、日、台學者合力成立。圖/林玉茹提供 生活

台南建城400年 國際史學界為何獨鍾古都研究?學者:推手是它

在國際史學界,台灣最著名的城市並非首都台北,而是古都台南;而國際學者獨鍾台南城研究,有其道理,讓台南躍登國際研究焦點的台灣推手,是各國學者在台南成立的「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不過隨著政策更迭,南瀛中心近年資源大減,明年是台南建城400年,學者呼籲政府應更重視地域研究國際化成果,「把台南做大」。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林玉茹病後懂得用享受心態看待人生,從小事物也能感受人生喜悅。記者胡經周/攝影 生活

人生逆轉學/中研院學者林玉茹過去只懂研究 癌症復發讓她升級2.0版懂了幸福

2017年證實乳癌復發前,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林玉茹的行程永遠排到滿出來:研究、教學、跨國計畫、研討會、演講、審查…… 她自認已度過首次罹癌後的危險時光,學術生涯蒸蒸日上,各方邀約請託不斷,日子快速前進得沒空停步思考人生。直到醫師告知她癌病已擴散到淋巴。 6年後的今日,林玉茹坐在中研院研究室環顧書堆,臉上滿溢幸福笑容。她仍然熱愛台灣史研究,也關切學術世代傳承,不同的是已懂得放下執著,心思純粹到每天只要能睡飽起來投入工作,就覺幸福萬分。「過去我只能教人怎麼寫論文、怎麼讀書,現在我還可以分享怎麼讓生命過得更開心。」...

大專教師在學校中主要面對「研究」與「教學」上的責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學術孤島/大學教師月花20萬養博士生做實驗 壓力大到憂鬱睡不著

中研院研究員輕生事件,引發學術界譁然。有台大教授分析,學術界的研究、教學責任,應是造成教研人員壓力大的原因之一;一名曾罹患憂鬱症的大學教師說,他已經升等,也拿到免評,但對他而言,研究生的經費與未來,是他最大的壓力來源。最多時曾每月要花20幾萬養實驗室5、6個博士生,每天壓力大到睡不著,實驗也只能撿最便宜的做。

人社班之所以式微,很大原因在於父母對未來發展與職涯沒期待。多名學者前往高中開導論課,盼能重振人社班學習熱情。示意圖。記者曾原信/攝影 教育

讀文組也能在AI界大賺 重磅學者開課:這一點比錢途更重要

勞動部2022年初任人員薪資統計,學士畢業的初任人員以就讀醫藥衛生學門薪資3.7萬元最高,其次是教育學門3.6萬次之,人文藝術學門則和服務學門墊底,初任人員薪資僅2.9萬元。有研究所學歷者,資訊通訊科技學門薪資6萬元最高、工程製造及營建5.6萬元次之,人文藝術和服務學門墊底,僅有3.8萬元。 半導體、AI席捲全台,台灣高中、大學重理工輕人文。中研院士朱敬一、王汎森關切,近期號召多名重量級學者,身體力行前往高中開導論課,盼能重振人社班教學與學習熱情。首堂課昨在台中女中登場,由朱敬一《導論:通識教育與經典閱讀》打頭陣,學生也在聽講後踴躍提問,卻有多道題目與人社「錢」途有關。讀文組真的會吃土嗎?學者指出「這一點」更重要。

前總統蔣介石(左)與妻宋美齡(中)、兒子蔣經國(右)攝於1955年前後。目前存放在史丹福大學的兩蔣日記經美國法院判決,將運回台灣典藏。圖/Getty Images/Hulton Archive 生活

學者看蔣日記/蔣介石靠「修理」人發洩情緒 馬歇爾變「馬下兒」、尼克森成「尼丑」

前總統蔣介石日記所有權經美國法院判給國史館,國人終能一睹蔣日記。當年蔣日記一寫56年,對他究竟意義何在?曾赴美看蔣日記的中研院學者張淑雅認為,日記對蔣的功能之一是發抒負面情緒,包括將自己不滿的外國人寫成負面譯名。而當年讓蔣產生最多負面情緒的,赫然是向來被視為國民政府「救星」的美國。 不過,蔣在發抒負面情緒同時,也將日記作為修身紀錄,時時反省,坦言「急迫浮露」、性躁心急是一生最大病根...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8日到東海大學商圈,一連串巧遇讓賴清德的網路討論聲量陡升,還多了一個「賴導」外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賴清德演13年的演技還有票房嗎?是該收斂的時候了

13年前,賴清德還不是副總統、還不是「台獨金孫」、還不是「賴神」,但已經是「賴導」。那時他參選縣市合併後的第一屆台南市長。為了「蹭」作家張曉風「驚天一跪保綠地」的新聞,隻身北上202兵工廠。當眾媒體還搞不清楚為什麼台南市長參選人會出現在這個場子,只見賴清德忙不迭招呼:「來拍一下嘛!」

1957年4月2日,時任總統蔣中正親自主持中央研究院院士會議,並於會後和與會人士合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1957年中研院士會議首次在台召開 蔣中正親自主持

1957年4月2日,中央研究院第二次院士會議在南港的中研院會議室舉行,也是首次在台灣舉行,由時任總統蔣中正親自主持,報到院士19人,實到院士朱家驊、吳大猷、李方桂、蕭公權、李濟、王世杰、李先聞、董作賓、凌鴻勳9人,列席的有各研究所主任,籌備主任,研究員等30人,來賓有張其昀、陳大齊、劉真等3人。

「童養媳」三個字,對於部分現代人來說可能已很少聽到,一般是指經濟困頓的家庭將家中未成年女孩送到另一個家庭撫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熟齡離婚/手足變夫妻 父親在門外逼同房 你不知道的童養媳婚姻故事

熟齡離婚比率日漸升高,反映現代人對婚姻看法的改變,勇敢直視內心,不再為了維持關係而隱忍自己。聯合報退休力系列報導去年推出「台灣版一個人的圖鑑」,便是提醒大家,我們需要社會連結,但自己與自己相處也是必須學會的功課,包括婚姻關係。 然而,熟齡離婚或許並沒有我們想像中新潮。我們跟著中研院學者將目光投注到不久之前,過去還有童養媳、入贅婚的年代,發現即使是因為大環境不得已,主要考量經濟因素而結合的婚姻,也是有可能走向離婚的。這背後究竟有什麼現代人不太了解的故事呢?

管中閔向來說話直率,被稱作「管爺」,但「卡管案」卻讓他愈來愈寡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記者糾纏管中閔300多天 數百篇報導將「黑暗角落」攤在陽光下

選台大校長,就像一個深潭,水面平靜,水下暗潮洶湧,隨時會將人吞噬...,這是台大前校長管中閔曾經私下跟我說的話。「卡管案」300多天,聯合報系數百篇報導,將許多「黑暗角落」攤在陽光下,強調「我們不是挺管中閔,是挺大學自治」,也因為此案,身為教育記者的我全程關注報導,感覺寫了一年多的政治新聞;而李遠哲的「黑道大哥」說,就是對我說的。

台大醫學院近日傳出一名助理教授升等副教授不過的案例,該師因沒有拿到國科會計畫而無法升等。此為示意圖,照片中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台大醫學院助理教授沒國科會計畫升等被打槍 學者:影響學術自由

台大醫學院近日傳出一名助理教授升等副教授不過的案例,該師的論文足夠可以升等,但因沒有拿到國科會計畫而無法升等,有台大醫學院教授直言此規定「非常奇怪」,既然研究做得出來,經費來源並不重要。如果有公部門計畫,可以正面加分,而非負面限制。也有頂大教授認為,此規定恐影響學術自由的原則;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日前也將升等辦法「變嚴」,原升等副教授只需有科技部、國衛院、中研院的研究計畫「申請紀錄」,現在改為須拿到並執行計畫一年以上。學院表示,這是「逐步提升」的過程,因為副教授必須有獨立執行研究計畫的能力。...

教育部前部長吳茂昆擔任中研院特聘研究員,爭議比陳建仁還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被彈劾的吳茂昆入列 中研院超齡特聘研究員淪學界高官退輔會?

行政院長陳建仁因中研院借調引發爭議,國民黨立委李德維向中研院索取資料,發現這類不受年齡限制的特聘研究員,自制度上路以來,只聘用六人,李遠哲、翁啟惠都是中研院長退休,陳建仁是副總統卸任;因為拔管案下台,遭監院彈劾的教育部長吳茂昆,赫然在列。李德維批評,這個制度已然成為有學術背景的退休官員退輔會,失去制度建立的初衷;吳茂昆聘任,更是中研院的學術淪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