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投資人「愛息」是出了名的,尤其金融股擁有穩定的殖利率,讓金融股過去一向被存股族緊抱,但今年受到美聯準會大幅升息下股債齊跌,多家金控明年股利政策面臨難關,投資人預期明年大部分金控發放現金股利會普遍縮水的情況下,更多投資人開始轉往有存股題材的高股息ETF(指數型股票基金),近期再推升一波高股息ETF的行情。
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7.7%,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可望放緩,壓抑國際美元走弱,與美元反向連動的黃金,有望擺脫長期疲弱走勢、再次看見反彈曙光,各大機構轉而看多黃金等貴金屬行情,金價後市朝每英兩1900美元關卡邁進,近期投資人把目光投向黃金ETF、白銀ETF等商品。
今年以來全球通膨、升息、戰爭、地緣政治等利空夾擊,台股一度重挫逾二成,但小散戶反其道而行搶進ETF(指數股票型基金)、愈跌愈買,帶動ETF總受益人數突破500萬人大關,投信法人更預估,今年可望邁向600萬人大關,持續挑戰歷史新高。但在「跟著上車」時,最好留意投資ETF的3項重點,避免誤踩地雷。
今年高股息ETF的配息題材發燒,知名的幾檔高股息ETF在近日都爆出大量,盤中零股交易量也大贏其他主題型ETF。然而,高殖利率並不是高報酬的保證,業者分析操作方式,如何才有可能真的股息、價差「兩頭賺」?
今年以來,金融市場非常不平靜,受到俄烏開戰、通膨加劇、美國大舉升息,全球股市劇烈震盪,台股從今年的「萬8」跌到面臨「萬5」關卡保衛戰,投資人積極尋找抗跌標的,加上具有穩定配息,因此,近期台股震盪時出現股市跌、資金卻逆勢跑進「高股息ETF」的情況。
今年以來台股劇烈震盪,從1月初最高點「萬8」到5月中相對低點「萬6」,跌幅超過10%,小資零股族卻展現「愈跌愈買」的精神積極進場承接,今年前4個月零股族最愛的3檔個股也出爐。
美國聯準會(Fed)持續鷹派升息,日本央行則堅守寬鬆貨幣政策,美日利差持續擴大下,日圓兌美元匯價近日大幅跳水、已應聲貶破130價位,創2002年以來最低水平,日圓兌新台幣也一度貶至0.229,創近25年新低。國內許多投資人打算趁著日圓便宜,赴日買房地產投資,這是明智之舉嗎?
還在傷腦筋過年要包多少紅包給長輩、晚輩,才不失禮嗎?理財專家傅清源說,以前包給父母的紅包,父母轉手又包給孫子,右手進左手出,一下子就花光光。3年前,他把準備給父母的7位數紅包拿去買抗通膨產品,父母第一年生氣抗議,第二年看到利息比存款好很多,笑得合不攏嘴,提醒過年的紅包不只是錢,應該考慮有機會增值的產品,放大紅包的意義。
華爾街「女股神」伍德風光不再?去年掌管的方舟旗艦基金大漲近150%讓她打響名號,但今年至8月底績效卻落後大盤,考驗著她的投資策略。伍德熱愛高風險高報酬的科技類股,看重這些產業的未來發展性,特斯拉就是她重押的指標之一。批評者則認為她過度持有這些股票形同玩火;電影「大賣空」主角近期就建立方舟基金的空頭部位。
近年來ETF(Exchange Traded Fund,指數股票型基金)投資成為顯學,想投資卻不會選公司的投資人,藉由ETF買進一籃子股票,適度分散挑選個股的風險。觀察近2年,投資人不只是買最知名的0050、0056等追蹤大盤指數ETF,主題型ETF更是躍升為投資主流。但投資人要留意,不是所有ETF都是被動投資,有些主題型ETF與產業循環有關,通常波動度會比追蹤大盤指數的ETF要高。
去年一年勞退自提新增人數高達10萬人,自提人數已飆破70萬人,今年1、2月就增1.6萬人,熱潮不減,且各年齡層參加自提的人都明顯增加。不過,採訪老、中、青年三個世代勞工,只是真的大家都搶著自提嗎?老中青三個不同世代的想法差很大,每個人有不同的投資規畫與考慮,勞退自不自提,都有一番道理。
隨著疫苗施打、各國經濟解封、景氣步入復甦循環,市場出現通膨預期,導致金融市場出現波動。黃金傳統上具有保值和避險的功能,有助投資人防範通膨和市場動盪,在通膨預期高升下,而且三不五時就傳來區域緊張訊息,為什麼今年黃金反而大跌?...
「出了社會才知道保險很重要,回家問媽媽,才知道父母有幫我買保險。」今年22歲的小琪說。據壽險公司公布的最新調查,20世代且年薪大於40萬的民眾,逾三成是父母幫忙處理保險或繳保費。
這兩年股市大漲,許多小資族勇敢投入股市,集保結算所以大數據首度分析股民行為發現,台股ETF投資熱由年輕小資族群帶起,ETF(指數股票型基金)投資風潮還一路吹向中壯年,而年輕小資投資股票「像極了愛情」,「初戀」就是ETF,數年後還有兩到三成的人「從一而終」,而小資族最愛採用定期定額的方式買股,但苦於資金不雄厚,多數總資產在10萬元以下。
元大原油正2 ETF預計11月13日下市,許多投資人才驚覺原來ETF(指數股票型基金)也會有下市的風險,其實ETF投資還有折溢價的風險。但部分投資人在高溢價的狀況下還會衝進去買,或是傳出可能下市時還進場去買,都會墊高投資風險。
「我不會選股,但可以買0050。」連投資小白都喊得出的股票代號,就是近年號稱「懶人投資」的ETF,省去挑選個股的困擾,又能用比基金便宜的成本投資,是近年散戶最愛的投資標的,國內ETF規模在近三年成長逾五倍。ETF懶人投資可穩賺不賠?專家提醒不是每檔ETF適合長期持有,也並非都有配息。
近期投信投顧公會通過擬開放境內基金賺錢時,可向客戶多收取一筆績效費,儘管仍須金管會證期局同意,但消息傳出後,也喚醒民眾想了解手上的基金到底已經被收了哪些費用,還有哪些外加、內含的成本。
近期國際金價不斷創新高,站上有史以來最高點。據統計,截至7月28日,美元金價上漲了27%,跑贏全球多數資產。大陸黃金市場也悄然出現變化,「大媽」淡出視野,「90後」、「00後」等年輕世代紛紛加入到黃金投資戰場中,逐漸成為主力。據全球最大交易黃金ETF的Robinhood平台數據顯示,一年來增加約2萬名用戶,其中為大量年輕投資者;大陸80、90後黃金消費群體占逾市場60%。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仍十分嚴峻,但股市走勢卻與疫情相反,美股從3月低點大幅反彈,幾乎收復今年跌幅,科技股持續引領股市大盤飛漲,隨著美總統大選將至,金融機構對美股後市仍維持偏多看法。 投資美股逾10年的美股分析師蘇百舜表示,相較於台股,美股有些公司一漲就可以漲很久,可能是好幾年或漲好多倍,因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同樣是中小企業,美國公司光供自己國家就「吃不完」,還可以往英國、加拿大去,股價很容易就翻倍。
今年上半年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襲擊,避險情緒持續升溫,帶動黃金成為今年上半年表現亮麗。針對黃金下半年走勢,在疫情與美國大選等不確定性帶來避險需求、全球貨幣政策極度寬鬆,且預期美元中長期走弱等3大因素下,各銀行一致看好黃金,下半年金價有機會挑戰每英兩1921美元的歷史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