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總統立委激烈選情也燒向學術圈。近日某些被政黨提名的學者,在學術或教學群組,為自己和政黨拉票,也有被提名為不分區立委的教授在臉書上語氣跟「名嘴」沒兩樣,引發爭議。學者從政後,是否「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也是經常被討論的話題,有學者認為換位思考,不一定不好,若不想讓專業淪為政治的奴隸,有兩件事一定要堅持。
進到大學教書要有成為「孤島」的心理準備?學術社群封閉,大學教師埋首研究,面對直到退休前的學術競爭壓力,都可能造成情緒問題。一名曾受憂鬱症所苦的大學教授表示,老師基本上就是一群沒出過社會的人,真的需要輔導。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表示,總統大選正熱,教研團體如果有解決的草案和共識,正是行動的時機,大學教師們要團結,跟社會與執政者交涉,不然只能任人宰割。...
為打破科學界長期被影響期刊的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IF)綁架,知名非營利開放取用(Open Access)期刊 「數位生命科學」(eLife)今年1月起從「先審查後刊登」改為「先刊登再審查」,投稿只要經過編輯接受,不論同儕審查結果是好是壞一律刊登,同時公開審查意見,招致學界論戰,有人認為可能「劣幣驅逐良幣」,且刊登數量變多必定會稀釋IF;中研院院士陳培哲則建議多加一道機制,讓作者自己也要負責。
台大醫學院近日傳出一名助理教授升等副教授不過的案例,該師的論文足夠可以升等,但因沒有拿到國科會計畫而無法升等,有台大醫學院教授直言此規定「非常奇怪」,既然研究做得出來,經費來源並不重要。如果有公部門計畫,可以正面加分,而非負面限制。也有頂大教授認為,此規定恐影響學術自由的原則;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日前也將升等辦法「變嚴」,原升等副教授只需有科技部、國衛院、中研院的研究計畫「申請紀錄」,現在改為須拿到並執行計畫一年以上。學院表示,這是「逐步提升」的過程,因為副教授必須有獨立執行研究計畫的能力。...
很多傳統期刊有所謂的「大佬」(big brothers)掌握刊登權、通路,形成掌控話語權的威權,導致缺乏派閥或人脈的年輕醫師,易被傳統期刊退稿,進而轉向投稿目前全球較為盛行的開放近用期刊,也就是Mega Journal。Mega Journal是經同儕評審(peer-reviewed)的學術開放取用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又稱OA期刊)。最近包括台大等幾家頂尖大學跟醫院開始針對這類OA期刊加以限制,更宣稱要進行實質審查,是否可能造成論文發表量減少,拖垮世界大學排名,值得關注。
國產疫苗去年引發爭議,期間勇敢當「逆風烏鴉」的,除了中研院院士陳培哲之外,還有一位是台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教授陳建煒。本報掌握,陳建煒準備從台大提早退休,明年初會回美國一間分析醫療數據的公司工作。陳建煒應是少數在台大「二進二出」的老師。是什麼原因讓十年前「海歸」為台灣生技產業貢獻的他再次離開?陳建煒說,台灣的醫療政策問題一大堆,「我多努力都改變不了,就只能說再見」。
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因論文抄襲遭台大撤銷碩士學位後,中華大學昨也認定林智堅2008年碩士論文抄襲且情節重大,決定撤銷碩士學位。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接受聯合報數位版採訪時表示,本案指導教授賀力行已退休,送教評會「宣示意義較大」。
民進黨桃園市長選戰出現變化,原參選人林智堅主動宣布退選,但林智堅在記者會上稱自己的碩士論文是「瑕疵」、「不足」、「缺陷」,依然不承認抄襲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表示,台大跟「蔡英文們」兩次衝撞,第一次是卡管,第二次是換堅,台大都辛苦勝出,能夠維護大學自治與學術尊嚴,不負台灣社會所託。
一篇被引用2300多次的Nature論文,竟然涉嫌造假。知名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發表了一篇歷時六個月的調查報告,指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神經學家Sylvain Lesné發表的20多篇論文中可能存在學術不端行為,其中就包括2006年在Nature發表的這篇開創性論文。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培哲表示,從這次阿茲海默論文和Elizabeth Holmes(一滴血驗所有疾病)事件,都顯示不少科學研究者,一樣臣服於權威,順從既有的知識,隨波逐流, 甚至重複沿襲,不批判不問證據。
學術圈對「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 IF)」高的期刊仍相當癡迷,因為關係到畢業、升等、工作等,反而容易造成過度美化,甚至偽造。其實早在十幾年前就有科學家們提出來,應該要讓「失敗」的研究也可以發表,避免其他科學家再多花時間精力嘗試別人走過的死路,然而期刊的接受度並不高。以阿茲海默 Aβ*56 此案為例,已經有幾個實驗室曾經嘗試進行該研究,且有把失敗的結果發表出來,但一直無法撼動原始研究的影響力;東京大學學者認為,如果「失敗」的研究也可以發表,自然就不容易有人為了擠進發表窄門而造假。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表示,這幾年出現大量open access(開放取用)期刊,其中採用的文章都引用很多論文,總體引用次數大大增加,導致各種期刊影響係數(IF)快速增加,但這類論文本身並未創造新的知識,就像社群媒體的流量操作,只是「自嗨」;也有學者認為,「成績通膨」問題更大,台灣每個大學生都拿A,結果就是沒人相信成績,學校也失去公信力。史丹佛大學則是一定比率的學生才能得A,A+更是限制3%。
近年越來越多的學術機構注意到掠奪性期刊的嚴重性,進而在學術表現的考評與升等上做出規範,台大醫學院近期開第一槍。但在現今學術圈強調「表面數字」,對年輕研究人員而言,任何論文被接受刊登,多少都能為學術表現加分,若要解決此問題,需要官方出面明定哪些期刊是掠奪性期刊,恐引起反彈,甚至期刊會提出抗議,學界多半不認為,會有人或單位願意出來當壞人。
中研院P3實驗室前研究人員感染事件,總統府說,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已公開表達歉意,並啟動調查釐清責任歸屬。這番話,可以預期這件事是「輕輕提起、輕輕放下」,懲處的層級不會太高。
台大校長管中閔昨(23日)天拋出震撼彈,以年齡為由表示不再續任台大校長。接任台大校長近三年,管中閔極度低調,幾乎不曾在非校務場合出現,更不曾對於校務以外的公共事務發表意見,作風不僅迥異於過往的台大校長,更跟他過去大砲的管爺形象有180度的轉變。若後人要描繪歷來的台大校長面貌,管中閔可能會是史上最沉默的台大校長。
食藥署在黑幕重重下「突襲式」強行通過高端疫苗緊急授權(EUA),不公布會議審議過程的黑箱做法,在生技圈及學界引發強力反彈,且效應持續擴大。 「高端疫苗EUA通過,是政府的決定,但最終還是要看台灣人民是否同意而且接受。」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政府應讓人民有免於恐懼、免於匱乏的自由,學術界人士有社會責任把專業的知識告訴人民,人民才足以判斷政府的施政,...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13日起「微解封」,適度鬆綁電影院、健身房,但補習班、幼兒園卻未能開放,補習業者「大炸鍋」。邁入中年的補教老師小史(化名),扛不住經濟壓力,決定轉行改當月薪24k的保全。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培哲說,微解封的執行條文窒礙難行,他認為應直接降為二級。
食藥署將審查高端、聯亞等國產疫苗緊急授權(EUA),一名食藥署疫苗療效評估方法專家會議委員向本報透露,目前食藥署已在邀請下次參加會議的專家,但委員名單被公開後,很多委員都避開不去了,他批評此事被過度政治化,他甚至被人威脅「如果讓國產疫苗EUA過,就是不顧人民生命的萬古罪人」。
德國生技大廠CureVac近日公布旗下mRNA新冠疫苗三期試驗,4萬人的試驗,解盲結果是保護力只有47%,成為臨床試驗中保護力最低的墊底。CureVac的失敗悲劇,能否給台灣一些借鏡?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說「這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中和抗體的效價不能橋接到疫苗的保護力;台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陳建煒也表示,「光看抗體反應是不夠的」,台灣政府如果要蠻幹是很危險的。
高端疫苗宣布解盲成功,聯亞預計月底也將解盲,鏡週刊今天報導,菲律賓衛生單位已致函我方,有意直接採認我國EUA,讓國產疫苗可在當地免做三期臨床直接施打,並指與東南亞多國合作臨床試驗,此一消息也被解讀為「進軍東南亞市場」。不過,專家學者聽到此消息都深感不解。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認為,菲律賓有不少的國際合格疫苗來源,很難理解何以要台灣的EUA疫苗。應該先跟菲律賓政府求證才對。不必隨之起舞。
蔡英文總統11日表示,國產疫苗是否能夠獲得「緊急使用授權( EUA)」,政府一定會依照國際科學標準,為國人健康安全嚴格把關。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蔡總統說國產疫苗的EUA要依據國際科學標準審查,這是正面的回應,且可跟國際接軌。若是這樣,「現在只有一個國際標準」,就是第三期臨床試驗後做期中分析,證明有效性和安全性,才會給EUA。「請問蔡總統的意思是要依照同樣標準審查國產疫苗嗎?這點必須確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