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私立大學面臨專任教師數嚴重流失,有學校3年下降六成七,111學年度較110學年度少了三、四成的都有。但為何國立勤益科大和國立台南護專111學年的專任教師數不減反增,相較上一年都增加了近一成?全台...
不少私立大專相繼退場,而在私校任教的很多老師,其實不會比國立大學教師不認真,或沒競爭力,他們反而因面臨更惡劣的教學環境努力做研究、教學,以求生存。但這些專科老師,面臨「沒博士學歷」和「年紀超過55歲...
私校教師若感受到學校已搖搖欲墜,大多會選擇「跳船逃生」。一名從私立科大「逃」到國立專科的教授直言,學校雖然還沒倒,但年終獎金都沒了,很多同事都選擇離開,公校較無招生壓力,能被挖角過去更是夢寐以求;但...
教師遇上要過夜的校外教學行程,帶隊的工時其實都是「教育愛」,沒有法令保障,更是許多基層老師心中「不可承受之重」。學生一起床導師就得陪伴,錢被偷去派出所做筆錄,生病了到醫院掛急診,許多導師都常遇到;夜...
教育部統計,台灣大學、清華大學、成功大學、政治大學及陽明交通大共五間頂尖大學,從106到110年五年間,僅有八位專任教師以教學實務通過升等,其中台大和政大更是「掛零」。頂大教授說,許多大學評鑑的KP...
高雄某國小日前舉辦小五畢業露營,不料卻因零星同學吵鬧,得標旅行社的帶隊管理人員竟要所有學生「罰跪一分鐘」,引發抨擊。高雄市教育局因此火速宣布撤換該校校長,親綠媒體人周玉蔻還大讚市長陳其邁示範政治人物...
博士班讀了十幾年還畢不了業?清華大學統計,每一屆博士班從入學後,直到八年級、九年級都還有各約20人,甚至有頂大博士生「技術性重考」再入學讀到16年。台大每年也有近900名博士生休學。政大法律系教授王...
台灣大學2021年資遣5名專任教師,人數創新高,有些正在跟教育部提訴願。台大每年平均約有3名教師因升等不成而提出訴願。台大資深教授表示,以前在台大任教,升等沒過很不光榮,都默不吭聲,但是現在這個時代...
教育部推動多元升等,2022年8月修正「專科以上學校教師資格審定辦法」納入教學升等,教師若在教學方法上有所創新,也能寫成專門著作或報告送審。但國內頂大少有專任教師以教學實務升等。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教務...
台灣博士生除了通過論文口試之外,有一些系所會要求,要有一或兩篇論文發表在正式期刊。台大教授認為,這可以解讀為台灣的制度客觀,但也可以解釋為對指導教授的不信任,或是顯現台灣學界對自己的「沒自信」;更有...
國中教育會考5月登場,而寫作測驗的閱卷費用每一份20元,是踐踏專業還是合理行情? 有學者直言「奇低無比」,既是對文學專業的踐踏,也是對寫作評量的蔑視,而且電腦閱卷很傷眼睛。批閱者集體沉默,並不代表...
112年國中教育會考將於5月20、21日登場。會考寫作閱卷任務如同「工廠標準化作業」,閱卷結果力求一致性,電腦會隨機丟出「測試卷」測試閱卷委員,如果一「閃神」給的分數與標準不符,就會被鎖卡。既然有一...
台大醫學院近日傳出一名助理教授升等副教授不過的案例,該師的論文足夠可以升等,但因沒有拿到國科會計畫而無法升等,有台大醫學院教授直言此規定「非常奇怪」,既然研究做得出來,經費來源並不重要。如果有公部門...
連大學入學都要強調「CP值」、不想「浪費」分數?台大教授葉丙成在臉書分享,北部某公立高中生對台大某科系很有興趣,卻因「錄取分數太低」而不選。許多高中老師則觀察到,家長對熱門科系的迷思與執著,常常遠甚...
學術界恩恩怨怨,常發生在期刊審查中,「單盲」審查可能引發「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且不一定是「正向」,科技部前次長、台大醫學院教授錢宗良曾有一篇研究的共同作者是該領域的國際級大師...
國科會等目前國內的政府研究計畫申請或期刊投稿,同儕審查(Peer review)多採「單盲」(single-blind)制,升格前的科技部(現國科會)曾有計畫嘗試用雙盲(double-blind)審...
每年大學入學放榜,都會公布校系最低錄取成績,但此定錨效應,可能造成學校科系排名刻板化,造成部分學生「錄取分數高」優於「興趣」的選系思維;有頂大教授建議,不應再公布大學校系的相關錄取分數,分數只會帶來...
選台大校長,就像一個深潭,水面平靜,水下暗潮洶湧,隨時會將人吞噬...,這是台大前校長管中閔曾經私下跟我說的話。「卡管案」300多天,聯合報系數百篇報導,將許多「黑暗角落」攤在陽光下,強調「我們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