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台關係

美中台博弈/ 亂世想出頭 北京發現自己仍只是次級強權

中國大陸最近走出自己的「舒適圈」,直接碰觸美國禁區,但也因此發現,自己在國際間的力量有限。 路透
中國大陸最近走出自己的「舒適圈」,直接碰觸美國禁區,但也因此發現,自己在國際間的力量有限。 路透

世事紛亂,中東大戰一觸即發,烏克蘭處於挨打守勢,美國政局混亂,自顧不暇,這本是中國大陸最好的機會,能夠在新的權力真空裡,伸展自己的影響力,但是現在看起來,北京力有未逮,能夠做到的有限。

中國大陸最近就走出自己的「舒適圈」,直接碰觸美國的禁區:烏克蘭停火與以巴問題,可是在積極外交作為的同時,也清楚認知到自己力量的有限。

對中國大陸來說,此刻要與美國爭鋒,資格還不夠,但在區域稱霸,卻是有些把握…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新春限定】2/9前訂閱年方案
抽虹夕諾雅雙人住宿券
(定價46,570 元/晚)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新春限定】2/9前訂閱年方案
抽虹夕諾雅雙人住宿券
(定價46,570 元/晚)

系列文章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底在利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會見日本首相石破茂。中新社

美中台博弈/迎接川普2.0 是否「親中遠美」日本陷抉擇

即將卸任的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說,如果下一屆川普政府偏離拜登政府在印太地區的政策,他擔心「將導致一些國家說,也許我們需要對中國搞避險策略」,會把一些印太國家推入中國的懷抱。事實上他指的就是,美國在印太最密切的盟邦日本。 從近期日本首相石破茂內閣的一連串行動、以及日本輿論的反映來看,排徊在中國與美國之間,日本還在抉擇中。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日前在佛州海湖莊園舉行記者會,表示不排除使用武力控制巴拿馬運河和格陵蘭。美聯社

美中台博弈/應對川普比抗敵還麻煩 賴政府如何出招?

即將卸任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自認拜登政府最大的成就,就是拉回歐洲盟國,阻止了中歐經濟的進一步合作。可是川普又回來了,再度揚起關稅的大棒,逼得歐盟必須重新考慮與北京重建經貿關係,在戰略安全方面,川普不僅要求北約盟國的國防經費要提高到GDP的5%,還要停止支援烏克蘭,事實承認俄羅斯侵略所占據的領土,令盟國個個自危。 面對這樣的川普,比對付敵人還麻煩,大家都束手無策,台灣要怎麼辦?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左)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出席就職典禮。圖為兩人2017年在德國漢堡參加G20峰會。路透

美中台博弈/川普習近平欲建立私人管道 誰是關鍵人物

川普選上之後,大家非常注意他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兩人的互動,雖然習近平按照慣例發了賀電,但是兩人一直沒有通電話,或至少沒有見諸媒體。這和大多數國家的領導人爭相表示與川普通了電話,迥然不同。 目前中美之間既存的20幾個接觸管道,在川普上任前,都已經完全停擺,等候新政府的指示,但是北京在意的不是這些管道,而是習近平與川普之間的私人管道。

圖為2019年,川普與習近平在G20會議期間會面。美聯社

美中台博弈/統一台灣時間表 美中已存漸行漸遠的歧異?

中國大陸清華大學教授閻學通近期在美國《外交事務》期刊發表文章,一席「北京不會在這期間制定統一台灣的時間表」的言論,2天後馬上被國台辦打臉。即使閻學通的確講出了中南海的部分意向,為何仍被視為「失言」?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將從三個層次分析閻學通的發言,同時點出美中對「台灣問題」的認識為何漸行漸遠…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