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青鳥行動

民進黨認為,在這次國會改革爭議中,最大的階段性收穫就是,成功點燃了一股「社會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國會改革階段性收穫?點燃「新社會力」 綠盼擴散至2026

國會改革法案引發朝野嚴重對立,行政院提出的覆議案遭到立法院否決後,總統府、行政院、民進黨立院黨團、監察院都將聲請釋憲。法律戰結果如何尚不可知,不過據了解,民進黨認為,在這次國會改革爭議中,最大的階段性收穫就是,成功點燃了一股新的「社會力」。但問題是,民進黨未來該如何把握這股「巨大能量」,讓其擴散到未來可能的罷免運動乃至2026選舉?

國會改革覆議案21日在立法院進行表決,最後以反對62票比贊成51票,否決覆議案。場外「青鳥行動」反擴權公民團體聚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罷免密碼/罷免藍委成功率有多高?關鍵在青鳥能否飛到明年2月後

立法院審議國會改革法案期間,親綠團體發動「青鳥行動」,包圍立院表達不滿。國會改革法案通過後,有團體點名24名國民黨立委,揚言延續青鳥行動的能量,發起罷免,當中不乏新科藍委,令選舉勝出票數差距不大的藍委轉為低調或專注民生法案。然而,至明年2月立委就職滿1年之前,尚有約8個月,發起罷免需要的高強度政治能量能延續超過半年至明年2月?實際上是有一定難度的。...

賴清德總統6月20日上任一個月之際,有民調顯示,賴總統的滿意度較520剛就任時大跌9.8個百分點,換算一個月內流失了近200萬民意支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賴清德就職滿月流失近200萬民意支持 敲響綠營內部警鐘

賴清德總統6月20日上任一個月之際,有民調顯示,賴總統的滿意度較520剛就任時大跌9.8個百分點,換算一個月內流失了近200萬民意支持。針對民調下滑,賴總統只以民調「高不驕、低不餒」輕輕帶過;不過民進黨內認為,「不能輕忽」,學者則指出,賴總統才就職一個月,內外部因素讓賴政府面臨執政困境,但有一個最根本的原因,解鈴還須繫鈴人,賴清德要深思。

民進黨7月就要舉行全國黨代表大會,親賴派將在十席中常委輕鬆過半,穩坐黨內最大勢力不成問題,但縱使政權、黨權一把抓,雙少數政府的陰霾仍揮之不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雙少數政府」亟需強心針 拚凝聚民氣找突破口

行政院針對國會改革法案提出覆議,立法院院會今天投票,結果遭藍白聯手否決。包括民進黨團、行政院、監察院、都將在賴清德總統公告後聲請釋憲,並配合持續不間斷的全台宣講,主要目的正是希望延續該議題所凝聚的民氣,進而視情況發動罷免藍委,也為7月登場的全國黨代表大會增添底氣,以突破「雙少數政府」執政困境。

立法院會6月21日投票表決國會職權修法覆議案,國民黨團、民眾黨團昨天都表示會否決覆議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藍鷹戰青鳥進入延長賽 朱柯宣講迎戰後續釋憲、罷免對決

立法院會今天(21日)表決行政院針對國會改革法案提出的覆議案,藍綠在立法院外都動員支持群眾正面對戰,國民黨結合立院國民黨團及挺藍團體發動6千人到1萬人,「藍鷹戰青鳥」展現街頭動員能量。覆議案今天結束,但國民黨百場下鄉宣講重頭戲才要登場,群眾街頭戰只是序曲,接下來的釋憲、罷免及國會重大法案的對決,國民黨都將正面對決,朝野對抗進入延長賽。

民進黨地方宣講首發場次選在花連,有直搗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本命區用意,但從首發場花蓮來看,人潮組成結構明顯少了年輕人。圖/取自林右昌臉書 政治

覆議案交鋒/中年族群取代年輕人回來了 綠青鳥擴全台能飛多遠?

因應行政院針對「國會改革法案」提出覆議,下周將在立院審議,緊接著表決,民進黨昨天起發動「護民主,反擴權」全台宣講活動。但從首發場的花蓮現場人潮年齡層來看,「青鳥行動」時立院外的年輕族群已非主力,取而代之的是中年族群。 昨天台北市街頭宣講,民進黨市黨部同樣排出大陣仗,匯集人潮更是差強人意;綠營人士也說,從網路上聲量、討論度來看,青鳥行動的熱度正在退燒,全台大選講是否能複製當年四大公投「四個不同意」熱度,有待觀察。19日連三天,由親綠公民團體發起的重返立院集結活動,會是重要檢驗指標。

行政院針對立法院三讀修正通過的國會改革修法,包括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部分條文,端出七大理由認為相關修法「窒礙難行」,因此提出覆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覆議案交鋒/綠營大咖缺席街頭宣講 內部憂「青鳥難飛」

行政院對國會改革修法提出覆議,朝野除了體制內的覆議大戰開打,也將另闢戰場,藍綠都要啟動全台街頭宣講。民進黨6月14日起舉辦「反濫權、護民主」宣講,向民眾清楚論述覆議理念,盼藉由廣大民意「施壓」藍白陣營。不過據了解,綠營內部憂心,由於活動缺「政治明星」助講,不利政治動員與傳播,「青鳥」能飛多遠恐要打上大問號。

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日前在政論節目提到,透過基地台比對手機訊號,可分析參加青鳥行動的群眾。這番談話內容被在野黨批為監控人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王義川變「王膝知」立委路斷?綠營:用膝蓋想就知不可能

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5月底在親綠政論節目上的「手機訊號比對」分析說法,引發「國家機器監控」疑雲,會否斷了「義川大兵前進國會」的立委路?民進黨黨內人士說,王在民進黨基層、支持者中的「人設」沒有崩壞,在賴清德執政期間進入立院只是時間問題,「用膝蓋想就知道」。

國會改革大戰進入第二部曲「輿論戰」,藍綠本周發動輿論大戰,民進黨將推動「青鳥全台飛」。圖/翻攝自郭國文臉書 政治

覆議戰開打/府院黨動起來拚「場外得分」 國民黨還在且戰且走?

國會改革大戰在行政院提覆議後,進入第二部曲「輿論戰」,民進黨府院黨大軍砲口一致、遍地動員延續「青鳥行動」,反倒是贏了首場戰役的國民黨進入「且戰且走」模式,面對接下來的立委罷免與決戰釋憲,戰略及戰術卻似乎還在醞釀。

行政院長卓榮泰(右)提出覆議案後,賴清德總統(左)宣示,「就算表決輸了,論述也不能輸。」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失格的府院黨 施政放一邊 選舉擺優先

行政院和立法院陷入僵局,民進黨卻要四處下鄉,動員群眾來聽講,迄今仍在拚選舉,是一個失格的執政黨。

10年前的太陽花學運則讓民進黨順利奪權。如今青鳥行動為何沒有野百合、太陽花的聲勢?分析背後有兩個因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青鳥行動不見太陽花聲勢 愛台灣已淪最本土的民粹口號

從古至今,社會運動幾乎都是為政治服務,34年前台灣的野百合學運讓前總統李登輝扳倒萬年國代;10年前的太陽花學運則讓民進黨順利奪權。如今青鳥行動為何沒有野百合、太陽花的聲勢?一來是當前仍由民進黨執政,發動社運極其荒謬;二來是民進黨老是雙標,除深綠狂熱分子和投機者,其他人已看破手腳,無心陪玩。

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與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互動熱絡,新國會議事攻防,藍白經常聯手封殺民進黨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藍綠白盤整/錢坑法案讓藍白分道揚鑣?白斥綠不談合作只挑撥離間

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推動國會改革法案,藍白看似合作無間,不過接下來院會攻防重點可能是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提出的環島高鐵等錢坑法案。有民進黨立委認為,民眾黨過去訴求財政紀律,藍白合預估在國會改革法案合作後將分道揚鑣。不過,對這種說法,民眾黨則認為是綠營的見縫插針。

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王義川翻供沒拿到資料?「用膝蓋想」也知解不了套

在政論節目上一席「用手機訊號比對小草和青鳥行動」的言論,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將執政黨拖入「國家機器監控人民」的風暴中,雖改口說自己沒拿到資料,但顯然解不了套。

公民團體日前發起立院集結行動,首先是在立法院旁的青島東路(見圖)集結,隨著集結人數的增加,民眾被疏導到濟南路,好容納更多的民眾。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青鳥啟示vs.2026 國民黨靠新藍海或蔣萬安翻轉老招牌?

國民黨「世代交替」喊了好久,包含台北市長蔣萬安在內的年輕世代縣市長、立委、市議員,已經是三黨中最多,但大選失利喚不回年輕選票。藍營分析2024總統大選,北市票投國民黨的選民,有六成五是60歲以上,支持者年齡偏高,「百年老店」國民黨如何爭取年輕人支持?令不少藍營人士憂心不已,希望黨內「新藍海」能PK「青鳥」。

青鳥行動自詡為「太陽花第二」,不過從參與人數、立場訴求和持續時間上來看,都和當年的太陽花有很大的落差。圖為太陽花學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太陽花與青鳥號召力的落差 凸顯覺青世代量變與質變

立法院本周通過藍白推動的國會改革法案,除了議場內衝突不斷,議場外自稱「青鳥行動」的群眾活動也如火如荼展開。這場運動,也被參與者自詡為「太陽花第二」。不過,無論從參與人數、立場訴求和持續時間上來看,都和當年的太陽花有很大的落差。相距10年,民進黨早已不復當年「改革者」形象,是造成這股落差的直接原因。不過,這場活動,仍證明民進黨仍有相當強大的社會支持基礎,不容小覷。

立法院28日晚間「國會改革」法案三讀通過,但反對人潮未減,人潮蔓延至中山南路監察院前,主辦單位宣稱,人數為7萬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立院現場觀察/青鳥行動人數膨風?綠營樂喊:年輕族群回來了

立法院會昨天(5月28日)三讀修正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民團聚集在立院周邊表達訴求,晚上9時30分宣布人數破7萬人;但如以科學計算,立院周邊道路面積約為6400平方公尺,以1平方公尺能擠4個人估算,就算全部擠滿,最多也僅約3萬人,此一數字也較接近警方所估。「青鳥人數」或許各方說法有落差,也未能阻擋國會改革法案三讀,綠營仍持樂觀態度。

賴清德總統在臉書發文感謝立法院外群眾,在野黨批評是向國會宣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青鳥行動若失控 民進黨政府將付出更多代價

朝野千萬不要輕忽這一波群眾運動,尤其是當賴清德總統強化這些抗爭的正當性,很可能醞釀出另一波的公民行動,社會付出更巨大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