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不少父母會買房登記在年幼子女名下,讓子女至少在住的部分無後顧之憂,但萬一子女不孝,能要得回來嗎?北市邱姓老翁就遇到了這個問題。邱老翁在27年前、長子剛成年之際,就在北市大同區買一處5樓公寓,並登記在長子名下,未料幾年前長子對他與其妹家暴,他行使贈與撤銷權想把房子要回來,一審卻判邱姓老翁敗訴,主因是法官不採信這是贈與契約,幸好二審時官司大逆轉,讓邱姓老翁保住了房子。...
長期中風的江姓老翁將名下4筆土地贈與妻子,2020年江翁死亡後,3個女兒認為母親趁父親身體、精神狀態不佳之際搞鬼,才讓桃園市大溪地政事務所將房地以夫妻贈與名義移轉登記至母親名下,於是聯手控母行使偽造私文書。 桃園地院認為江自2012年起就無法與人溝通,判江妻6月徒刑、得易科罰金;但到了台灣高等法院卻一度逆轉判江妻無罪,而台灣高等檢察署不服案件改判,又上訴到最高法院...
「子女能不養父母?」多年來不曾聞問的父母,突然傳來要求支付扶養費的訴訟聲明,抑或社會局來函,要求你支付素未謀面父母的醫療照護費用的案件時而耳聞,親子被迫自揭「家醜」對簿公堂,向法院聲請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上演家庭倫理劇,扶養雖然是民法上規定的義務,但可不是子女就得逆來順受,如果符合以下兩點狀況,是可以減輕甚至免除扶養義務。
藝人唐治平母親今年6月陳屍租住處頂樓,遭鄰居發現報案,檢警找來親友指認死者為唐母,遺體冰存在板橋殯儀館。但唐治平稱,屍體不是他的母親,拒領遺體;警方已依規定發布「認領公告」,今年7月8日若無人領回,殯儀館以「有名無主屍」代為處理後事。
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原本這只是形容女兒嫁人後以夫家為重心,但金門一對陳姓姊妹嫁到國外後,從此幾乎與父母零互動,母親罹癌到過世的8年間,姊姊只帶小孩回金門探視一次,母親去世也未回台奔喪,哥哥看不下去對兩個妹妹提告,接連剝奪兩人的繼承權後,沒想到其中一個妹妹的子女竟跨海提告要來分遺產,只因為外婆遺囑中只說兩個女兒不能分,並沒有提到外孫也不能分...
父母提前贈送房產給子女,事後卻被拒絕奉養,能不能討回房子?男女朋友愛得甜蜜互送昂貴禮物,分手撕破臉可不可以討回珠寶、名牌包?事實上,贈與行為也是一種契約,民法皆有相關規定。 一名郵差膝下無子女,指控外甥女答應照顧他一輩子,並收下台北市信義區房產,事後卻趕他出家門,讓他流離失所無家可歸,他向法院提撤銷贈與訴訟,要求外甥女歸還房產,卻被法院判決敗訴,原因是什麼?贈與事前該怎麼做才能保障自身權益呢?
父母為了節稅或希望子女奉養至百年後,常會有在往生前就把房產贈與給子女的行為,子女孝順還好,但若遇到不肖子孫,搞不好房子沒了自己還被掃地出門。而新北與台南就都發生過類似糾紛,房屋贈與兒子後竟被賣掉還換鎖,害婦人得求前夫收容;或是房產贈與長孫後被趕出去,祖父母只能窩在親戚的3坪小屋棲身,最後雙方為此鬧上法庭。律師建議,贈與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撤銷的,贈與契約上多一句話,就可確保自身權益,為自己留一條後路。...
電影、連續劇常見到劇情安排,男、女主角突然接獲通知,將繼承遠房未謀面親戚的遺產,自此改變主角的人生命運,這類事件在現實生活中也真實上演。 李姓女子與胞妹素未謀面的外曾祖父,在8年前去世後留下遺產,是一堵面積約29平方公尺的圍牆,李女今年9月突然收到國產署要求她限期拆除,否則需繳納土地補償費,李無奈向擔任地政士友人抱怨「怎麼會從天外飛來一堵牆?」煩惱該怎麼辦才好。
不少名人外遇衍生非婚生子爭遺產在法庭攻防上演,高雄市何姓女子因男友過世,為了讓無名分的17歲女兒能認祖歸宗,聲稱已逝的張姓男友欠她上千萬元,若男友家人能讓女兒順理成章進張家,債務可一筆勾銷,遭男友家人斷然拒絕後,竟夥同親友去張家潑漆、砸窗,還帶人包圍派出所討債,一連串「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不智之舉,連警方也搖頭;律師揭一關鍵若搞不定,恐希望成空…。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曾提出,要「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事實上,不只政權要「紅色江山代代傳」,中國大陸今天仍有不少鐵飯碗依然存在「世襲」的情況。 山東煙草專賣局日前發布「2023年高校畢業生招聘公告」,要求應聘人員不得應聘錄用後即構成幹部任職迴避情形的崗位,也不得應聘與本人有夫妻關係、直系血親關係、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係以及近姻親關係的人員擔任領導成員的單位系統的崗位,這讓煙草部門用人攀親帶故的陋習再度引發關注。
2021年台灣有11萬對夫妻結婚,卻有4萬對離婚,在高離婚率時代,面對子女扶養費由誰負擔的問題要格外小心,不少人選擇協議離婚,在簽訂協議書時,如果為了能盡快與對方撇清關係,簽下「單獨負擔未成年子女扶養費」協議,日後扶養方雖可以子女名義提起「給付扶養費」訴訟,但本身的扶養費可能要付出雙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