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川普勝選後,看上去北京忙做一團,從經濟專家到國際政治智庫,各種「理論」滿天飛。然而看川普登台後的中美關係,有人建議看看上海。 中國總理李強近日到上海主持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後數日,中共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和市長龔正,11日到上海汽車集團,兩人表面上開會,更重要的是要現場拍板上汽與特斯拉的合作,隨著特斯拉的老闆馬斯克進入川普內閣,這樁合作被解讀出更多意義…
談起低軌衛星,無人不知狂人馬斯克旗下的星鏈計畫(Starlink),然若時間回到20年前,在當時,沒有人看懂馬斯克經營的事業為什麼橫跨太空運輸、電動車、太陽能,經過20年後,業界才看懂馬斯克的眼光有多長遠,台灣企業老闆點出,「他的每一項事業都是緊扣在一起的,你可以說馬斯克已經自成一個生態系,而這也將影響往後的20年產業變化。」
美國七巨頭企業中有五家將公布季度財報,包括:10月29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10月30日微軟和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10月31日蘋果和亞馬遜。這些公司市值巨大,對市場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也是美股行情的指標。 七巨頭中,特斯拉日前已經率先公布財報,該公司表示,預計今年的汽車交付量將略有成長,第3季度利潤率也高於預期。
在科技股與傳產族群輪漲的帶動下,台北股市周K連三紅,上周指數以2萬2822點作收,上漲663點,漲幅擴大至2.99%,日均量3971億元,其中,電子指數彈升3.14%,傳產指數上漲3.48%,雙雙優於大盤的2.99%漲幅。自中秋節後迄今,加權股價指數回升已逾1千1百點,節後往上變盤?
谷歌前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日前在史丹福大學暢談人工智慧(AI)的前景、企業文化的差異,特別就谷歌的遠距工作(Work From Home)提出嚴厲批評,甚至還拿台積電及特斯拉做對比。此番言論近日引發軒然大波,可能自知捅到馬蜂窩,施密特後來受訪時表示遺憾,並要求刪除演講影片。事實上,Google打不過其他家公司,關鍵不單純是他點出的讓員工遠距上班、不夠上緊發條而已。
台股7日開高走高,大漲794.26點,漲幅3.87%,創下歷史收盤最高漲點,兩天吃下前天的跌幅,重回2萬1000點大關。統計今日上市漲停家數共103家,上櫃漲停家數共109家,一共212家。 台股3個交易日震盪激烈,收盤最大跌點及漲點都在本周出現,周一大盤重挫1,807.21點,創下史上最大收盤跌點,之後連續兩個交易日反彈,今日上漲794.26點,寫下歷史最大漲點紀錄。
百度Apollo的無人駕駛智能車「蘿蔔快跑」7月7日在武漢撞倒一名騎著電動車闖紅燈的大媽,這一撞,在中國大陸網路引發一場大戰,除了討論事故雙方誰是誰非,一般觀眾最直接的疑問是,如果被撞者重傷或死亡,責任算誰的,另一個問題則跟一個群體或產業有關:無人車發展下去,是否有一天將讓所有計程車、網約車司機全部失業?
在追求環保、運具電動化的趨勢下,電動車的發展近年出現爆發性成長,近期電動車銷量雖然出現走緩,卻沒有業者敢輕言放慢電動車布局腳步,而分析更一致認為,以長線來說,電動車的熱銷仍將持續,但要電動車要國產化,難度仍相當高。
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熱愛政治,這是為什麼他要買下推特。馬斯克也利用推特更名後的X平台大搞外交,奉承一些右派國家領導人,像是阿根廷總統米雷伊、巴西前總統波索納洛和印度總理莫迪,並透過與這些領導人的政商關係擴大他的公司利益及生意版圖。他看中阿根廷的鋰、在巴西打開「星鏈」市場,並讓印度大幅調降特斯拉電動車的關稅,這些領導人也靠馬斯克拉抬國際聲望,互蒙其利。馬斯克的外交手腕有多高明?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突如其來的北京行,讓他亟欲爭取全自動駕駛(FSD)系統在中國大陸落地的目標有望實現。全面開放FSD將為北京及特斯拉帶來什麼效益? 看點2: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睽違5年再度訪問歐洲,在中歐關係因貿易爭端及間諜疑雲而陷入緊張之際,習近平前往法國、匈牙利和塞爾維亞暗藏什麼盤算? 看點3:挺巴學運席捲全美,民主黨擔心若反戰情緒繼續蔓延,將蠶食拜登政府的政治資本,1968年的芝加哥黨代表大會慘案恐將重演。
北京車展上周舉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放了印度總理莫迪的鴿子,臨時啟程飛往北京。但他沒有出席車展,反而與曾協助特斯拉上海建廠的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會談,而且得到了他想要的:讓特斯拉可以在全球最大新車市場中國大陸部署「全自動駕駛」(FSD)系統,讓這個他視為特斯拉未來搖錢樹的技術之一有了不錯的前景。放行FSD對中國大陸也有特別意義。北京對馬斯克熱情接待以及FSD獲得批准之際...
小米首款新能源汽車SU7正式上市前,創辦人雷軍就宣示,小米要在未來15到20年內,成為全球排名前十的車廠。無獨有偶,中國「造車新勢力」之一的蔚來汽車CEO李斌3月在一場電動車論壇上更喊出,10年後,全球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前10名,將有一半是中國公司。 雷軍與李斌是在說大話嗎?或許不是。起碼歐美對於來勢洶洶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已高度警惕,相繼採取各種反制措施。
台積電在北美論壇30周年慶一口氣釋出6大創新,這6大創新技術都有一共同點,那就是告訴全球晶片商,不管未來要切入哪塊AI人工智慧領域,台積電都準備好了。
電動車橫掃世界之際,全球僅次於日本豐田的第二大汽車製造商—德國福斯(Volkswagen)在官網自豪地說,福斯位於德國東部茲威考市(Zwickau)的製造廠,僅花費26個月,就從一個製造燃油車的車廠,成功轉型為只生產電動車的車廠。但這一路,福斯不像豐田那麼篤定,至今走得充滿猶疑。他們現在還有不安,工會領袖直言:「未來福斯還會存在嗎?」
在特斯拉橫掃電動車市場,比亞迪之類的中國汽車製造廠開始向亞、歐、拉丁美洲國家出口電動車之際,一些老牌汽車大廠還有希望嗎?近日在德國慕尼黑的寶馬汽車(BMW)製造廠,一個個汽車車身在裝配線上移動,機器人焊接機的火花四濺,一般人很難分辨出哪輛車將由電池、燃油發動機或油電混合提供動力。許多分析師認為,這並不是件好事,但紐約時報報導,此一策略如今讓BMW成為電動車的意外贏家。...
曾經,當全球車廠都積極研發電動車時,豐田汽車被批評者指為昏昏欲睡,因為他們把油電混合車列為優先,看來遠遠落後於特斯拉、通用、福特等。但過去六個月,電動車銷售放緩,今年1-2月,豐田在美銷量成長20%,其中油電混合及插電式油電混合車銷量成長83%。豐田再一次證明自己高瞻遠矚嗎?
美國當地時間3月7日下午,美國眾議院一個委員會一致投票通過兩黨立法,要求TikTok的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在165天內剝離對TikTok的所有權,否則將讓TikTok在蘋果等各手機App商店中下架,而其投票票數是50比0。這票數既可以反映眾議員們對TikTok成為美國無比巨大的存在的憤怒程度,也可以投射他們頭腦的迂腐地步。...
2011年,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被問及對中國大陸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的看法,他當時一笑置之:「你看過它們的車嗎?」他還補上一刀說比亞迪「沒有出色的產品」,「技術也不是很強大」。 馬斯克認為中國汽車製造商不成氣候的信念,得到當時美國汽車同業的認同。但13年改變了很多事情。2023年,比亞迪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最暢銷的電動車製造商。每3輛賣出的電動車就有1輛是該公司生產的,高於2020年的15%。
1月4日,中國大陸電動車大廠比亞迪(BYD)宣布2023年第四季以52.6萬輛的銷量,首度超越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的48.4萬輛,比亞迪「躍升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銷售冠軍」。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甚至親自在X(原推特)回覆:「特斯拉是一家AI、機器人公司,不是汽車製造商。」盡顯對大陸電動車的不屑。 隨著電動車的發展,這個領域的廝殺確實愈來愈激烈,大陸電動車真的只是靠政府補貼支撐而壯大? 真的是因為大陸內捲而不得不向外擴展?大陸電動車是怎麼彎道超車的?這個逆襲之路能不能繼續?
2023年12月28日下午2點,自2021年3月小米的創辦人、董事長雷軍宣布進軍智慧電動車產業1003天後,小米汽車舉行了首場發表會。首款小米車型SU7正式發布。發表會的主題是「跨越」,雷軍圍繞電驅、電池、大壓鑄、智慧駕駛和智慧座艙五大領域的技術作了重點介紹。由於小米與華為走的都是藉由手機品牌進軍汽車的路徑,大陸網上開始出現如此的大哉問:小米汽車與華為智駕,誰將引領未來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