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5N2禽流感病毒死亡病例出現,世界衛生組織6月5日表示,死者是墨西哥一名59歲患者,於4月17日發病,4月25日死亡。世衛表示,目前禽流感病毒對大眾影響風險不高;我國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已於6月3日提升墨西哥旅遊警戒至第1級「注意」。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人畜禽流感的病毒的傳播。大陸國家疾控局1月31日通報,境內出現全球首例人類感染禽源性H10N5流感病例,並罕見混合感染H3N2流感致死的個案;患者為...
隨著季節邁入冬天,也代表感冒與流感高峰季來臨。在美國,讓感冒生病的家人喝雞湯補元氣算是常識;東方文化圈更早已視雞湯為食補聖品。但喝雞湯對病人的好處是否真有其根據,或只是世代流傳下來的迷信?一位營養師試圖以現代科學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並透露關鍵藏在湯的「旨味」(Umami)。
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於臉書發文,4月24日當天門診炸裂,一整天看超過200人次,對比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嬰幼童間未能逃脫病毒威脅。專家指出,新冠肺炎3年期間民眾遵守戴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等高度防疫手段,幾乎將病毒隔絕在外,但人體長時間未接觸病毒,難以產生抗體、免疫力,一但不再強制戴口罩,少了外在防護,就得還起過去累積的「免疫負債」。
新冠病毒來了,只有人會改變行為嗎?不,現在專家觀察到,一些常見的其他病毒也在改變行為,例如,原本多出現在秋冬的流感,美國今年到了6月仍有許多流感案例。上個月耶魯大學兒童醫院還發現,住院病童的呼吸道病毒多達7種,有人同時感染2-3種,甚至嚴重到住院,這是過去少見情況。而在公衛專家忙著調整疾病預測之際,民眾是否有因應之道?
一項新研究指出,新冠病毒的傳播也許有季節性的高峰,與氣溫和溼度有關,不同地理位置的高峰期不同,較冷地區的高峰期在冬季,較溫暖地區的高峰期在夏季,但很多地區會出現冬天和夏天兩個高峰期。研究人員發現,在全球19個新冠疫情「熱區」,當空氣溫度降到攝氏17度以下,或上升到攝氏24度以上時,新冠病例會激增。研究人員指出,在新冠疫情有望從全球大流行(pandemic)轉變為地方性傳染病(endemic)之際,了解病毒傳播的季節性,更有助於我們與病毒共存。位在較溫暖地區的台灣,該如何擬定與病毒共存的防疫政策?
因應新冠肺炎大流行,過去一年各地都實施強制配戴口罩與限制社交聚會等措施,連帶阻止了流感、感冒與其他病菌的傳播。但隨著部分國家疫情緩和開始解封,這些流行病卻再次捲土重來。傳染病專家指出,封城防疫讓人們免疫系統缺乏「日常鍛鍊」,導致這個夏季流感與感冒症狀有比以往更嚴重的趨勢。
新冠肺炎疫情這波出現高齡長者染疫後,容易快速惡化為重症病逝,至今已奪走400多條人命,其中65歲以上占9成。苦等疫苗而不可得,許多人聽從醫師建議,轉而帶家中長者搶打肺炎鏈球菌疫苗,雖然疫苗一劑要價3000多元,也被搶到缺貨,如今恐要等上1至2周才會到貨。...
每年秋冬兩季是流感好發季節,但新冠疫情促使民眾戴口罩、勤洗手與量體溫,各項防疫措施使得各國流感病例與流感病故人數大減,台灣、中國大陸、美國、日本、加拿大都出現流感病例顯著下滑現象。
新冠肺炎已在全球肆虐數月,科學家想知道氣溫升高能否減緩疫情傳播。專家指出,如果病毒在空氣中移動速度夠快,就不容易受氣溫影響。此外,由於人們夏季大多待在冷氣房,病毒仍然可以在涼爽的環境下傳播。因此,天氣變暖對減緩疫情的幫助不大。科學家也認為,雖然溫帶國家確診病例數較多,但有些熱帶國家檢測數量不足,無法確定高溫能否減緩病毒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