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運安會前主委楊宏智,今年2月因「泡湯風暴」下台,之後不斷傳出運安會內鬥、爆料、互扯後腿等情事,吃瓜民眾當八卦看笑話。 但聯合報數位版獨家掌握,因悲劇而生、本是獨立機關的運安會,早已從內部崩壞,兩年多前發生49死的太魯閣號事故,去年5月事故調查報告發布前,傳出有政府高層直奔運安會「施壓」,要求刪除該部會的改善建議內容;甚至連楊宏智的下台,也是「被請辭」,蔡政府把手伸進運安會,不僅嚴重摧殘運安會獨立性,日後運輸事故調查報告的公信力,恐也會被打上大問號。
台鐵一列由瑞穗開往樹林的新自強號,2024年6月21日下午北上經過花蓮秀林鄉和仁路段,疑似撞擊到落石,傳出有乘客受傷且司機員骨折,6名旅客受傷,列車卡在清水隧道無法行駛,目前採單線雙向通行,衝擊周末東部疏運。 這起意外讓不少人聯想到2021年4月2日那場釀49死,史上最嚴重的太魯閣號事故,事發至今已經逾3周年,台鐵安全了嗎? 聯合報數位版2023年4月曾以「太魯閣的眼淚」系列專題,深度檢討台鐵在事故後以安全改革為目的推動的「台鐵公司化」,專家卻看不出台鐵改革作為與安全的差異,員工為何搖頭直言台鐵內部根本沒有變?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去年太魯閣號撞車出軌事故,9名被告一審刑度與量刑原因。 太魯閣號去年4月2日撞車出軌案造成49死逾200傷,是台鐵60年來最嚴重事故。花蓮地院昨一審宣判,台鐵主辦工程司潘堂益默許違規施工是釀禍起因,總刑度8年10月,為9名被告中最重。
法律趕不上時代的變化,各國皆然,主因是社會變遷快速、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致使法令規章很難涵蓋周全,而在台灣可能要再加上一個原因,那就是立法怠惰。 這幾年每次發生重大意外事故時,法務部等相關單位就提出希望提高過失殺人致死者的刑責,可是一直沒有實際進展。跟蹤、騒擾等防制法規的相關呼籲,在台灣至少已經有幾年時間,卻遲遲沒有下文...
太魯閣號事故釀重大傷亡,惹禍的李義祥借牌兼任工地主任,引來法令是否不足討論。全國建築師公會建議修正營造法令,規定更多工地須設專業工地主任;但有建築師認為如此仍可能虛有其表,關鍵應是提升營造文化。結構工程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則認為關鍵在讓結構技師等參與監造階段,盯好營造方。...
花蓮地方法院將太魯閣號事故肇事包商李義祥五十萬元交保,引起受難家屬憤怒,痛批「一萬元一條人命,人命這麼不值錢?」檢方提出抗告,花蓮高分院發回重裁,地院昨天終於決定將李義祥羈押禁見。畢竟闖了這麼大禍,法院也沒把握他有無勾串共犯證人的可能,當然得收押禁見。問題是,所謂的共犯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