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中國大陸載重平台船鈺洲啟航貨輪,日前在海上颱風警報發布前十個多小時,駛離基隆港後在野柳外海遇險,船員全數獲救但貨輪擱淺。此案除天災因素,也有人質疑鈺輪被迫在颱風前離港,船長出港時未能察覺險境、未申請緊急返港,也是人禍。
台籍雇傭兵吳忠達證實在烏俄交戰時戰亡,成第二名在烏俄戰場喪命的國人。高雄市政府今(3日)上午指派轄區區長前往吳家慰問,吳去年奔赴前線,曾受傷短暫回台休養,今年中二度赴烏克蘭戰場,他曾向家人提及「若我發生意外,不要遠赴烏克蘭找我,就讓我留在這」,顯然已對後事做好準備。...
「一連串的小錯誤釀野柳擱淺汙染大風險!」中國大陸貨輪「鈺洲啟航」第一次意外進港卸貨角度沒抓好,撞毀價值3億元的橋式起動機;第二次意外出港動力不足,不敵颱風天風浪擱淺,釀290噸油料外洩汙染重大威脅。這推給天災就能了事?背後其實有不少需要檢討的地方。這場危機處理幕後有哪些折衝?
飛往英國利物浦攻讀碩士,又到西班牙走了一個月的「朝聖之路」,讓在基隆成長的單彥博,對基隆的觀光產業有了新的想像。他開公司帶領「雞籠卡米諾」團隊,以負責白米甕砲台遊客中心營運出發,站穩腳步後,今年推動建構「築港文化路徑」,希望慢慢挖掘出文化觀光元素,打造專屬基隆的迷你版朝聖之路遊程。
「四接」案近日再掀話題,台電好不容易打贏訴願,只剩環評關卡,卻在環評補正展延期限前突然申請再展延,理由是不希望四接案被政治操弄。但從「護海公投」被沒收、到廢止許可遭撤銷,四接案都脫不了民進黨的政治操弄。台電補正資料已完成,卻反常主動拖延環評,背後恐怕又是民進黨罷樑行動下的政治手段。
1957年6月24日,35位殺匪來歸的反共義士於上午自香港抵達自由國土,他們說:「我們有的家庭早被殺掠鬥爭一光,也有的尚在苟延等待時間,遲早都是一死。我們只有集中力量把共匪消滅才有生機,因此,我們毅然採取了這次冒險的行動,以鐵錘、斧頭制服了匪幹們的武器,衝破鐵幕,重見我們的國旗!」
菲律賓僑生回國軍中服務團一行215人,1954年5月3日乘海軍中鍊號運輸艦抵台,在各地展開軍中服務工作,三軍將士異常感奮,該團全體團員在1954年6月6日賦歸。在各界熱烈歡送下,菲律賓僑生在基隆港碼頭搭乘海軍206號專艦返菲。團員在雷動的掌聲和歡呼聲中魚貫登艦,與歡送之親友及三軍將士揮淚道別。
1958年3月23日,荷蘭美國輪船公司2萬4294噸的豪華郵輪「史坦登號」(S.S.STATENDAM),搭載環遊世界的遊客387人,當日上午11時抵達基隆港。基隆港區清晨至中午受到濃霧籠罩,「史坦登號」曾因之延後2小時進港,當日午後1時45分始停靠二號碼頭。歡迎的鞭砲聲歷時半小時,掩沒了港口人聲的鼎沸。整個基隆市萬人空巷,碼頭四周以至對岸佇立觀眾達2萬餘人。船身下錨停妥後,即由旅行社歡迎人員登船。台灣銀行也派員登輪協助輪上旅客兌換台幣。
1958年3月17日,殷台造船公司製造第一艘三萬六千噸油輪,上午10時半在基隆市和平島該公司內舉行安放龍骨典禮,典禮由時任副總統陳誠主持。這將使我國造船工業展開新的一頁。這艘油輪的建造,不但在我國造船史上是空前創舉,同時,亦奠定我國造船工業在國際地位上的基礎,而執東南亞造船工業的牛耳。各界來賓2500餘人應邀觀禮。典禮歷時1小時,至11時半結束。
基隆燈塔是日本人在台灣興建的第一座磚造燈塔,是有124年歷史的古蹟,今年初才開放參觀。燈塔鄰近基隆港西岸港嘴,相對偏遠,但從基隆市府出發車程10到15分鐘,是容易造訪的秘境。從基隆燈塔沿步道往上走540公尺,就可到白米甕砲台,視野絕佳,地名也有故事可聽。...
全台黑鳶黃昏聚集同步調查數量879隻,創30年來的新高點,南北族群有感增加,保育人士欣喜。北部增加的趨勢較為快速,基隆海洋廣場前是全台難得可近距離觀察黑鳶的地方,近日爆大量最多同時出現65隻,吸引很多民眾搶拍,每天上演空中飛行秀。
「四接(協和第四天然氣接收站)」環評還在爭議中,陪伴基隆人逾50年的協和電廠三根煙囪,被稱為「三炷香」,雖然有汙染的印記,但也成另類燈塔與旅遊地標,存廢受矚目,地方有複雜的情緒。 協和電廠人員透露煙囪無法保留的原因,表示目前最有可能的下場就是拆除,而台電也曝光未來的規畫...
1957年10月13日,招商局在日本新訂建的巨型自由輪的「海明」號,上午10時30分自日本裝載小麥7500噸抵基隆外港。有關機關分乘數艘小汽艇出港觀迎。海明輪於該日上午11時泊靠30號碼頭,碼頭上曾有簡單歡迎儀式,燃放爆竹,並向船長獻花。
隨著少子化現象發酵,台灣教育體系面臨重大挑戰,基隆太平國小便是少子化浪潮下受波及的代表性個案。但是,逆境中總有著光明的出路,在這片曾經沉寂的土地上,一群熱愛文學藝術的工作者,為這所廢校帶來全新生機,並將其華麗重生為「太平青鳥書店」。接下來,就隨著聯合報記者侯永全,一起走進這過去位於基隆港西岸KEELUNG地標旁的教育樞紐,看看它如今獲得重生之後的新面貌,以及如何透過藝文的力量,讓大眾看到文化對於教育和社會的重要性。
1966年9月5日,鐵路局向美國訂購的43輛柴電機車開始起卸,鐵路局於該日下午3點到5點,在基隆二號碼頭舉行酒會,招待中央及省級民意代表等,並參觀起卸中的機車。時任鐵路局長林則彬說,43輛機車同時在基隆港口起卸,將投入本島的鐵路運輸,在基隆港也是空前大事。
1956年7月28日基降外港擴建工程包括特種貨物碼頭、萬噸穀倉、復興隧道及新建鐵路公路四項工程落成典禮,28日上午9時30分在基隆外港隆重舉行,由時任省府主席嚴家淦主持,並請時任行政院長俞鴻鈞剪綵。 基隆外港擴建四大工程總工程費達新台幣3千萬元。其中貸自美援者有新台幣2千1百餘萬元及美金21萬元,分8年償還,港務局自籌新台幣5百萬元。工程費雖鉅,但完成後之經濟價值大,可使基隆港具有遠東最新式碼頭之一,每年增加吞吐量50萬噸。
全台執業的引水人數總共98人,以高雄港最多有43人,引水人雖然高薪但工作風險高,一不小心就可能斷手斷腳、命喪大海。有資深引水人透露,這次引發爭議的「夜航費」漲價,吵這題根本搞錯方向,很多國外的港口根本沒有收「夜航費」,且夜間加成會衍生塞港問題,「夕陽紳士」大增,圖的就是當日落後就有多50%以上的夜航費可加收,國外早就從制度面改善了。
「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四接)環評專案小組會議昨天在高度爭議之下,環保署採取換地點、改視訊會議,黑箱審查創下環評史上首次惡例;緊接著本周末內政部擬將公告推動綠能發展區,農委會、經濟部都將跟進,預料將再掀起一波民團、環團、學界抗議。蔡政府執政7年,從毀藻礁、蓋四接、種光電、拒溝通,昔日高舉的環境正義大旗已蕩然無存。
引水人擬調漲夜航費用近日成為爭議議題,但紛擾尚未落幕,昨(10)日晚間在高雄港發生夜航領港船隻碰撞事件。全台合格引水人不到百人,雖然高薪但工作風險高,一不小心就可能斷手斷腳、命喪大海,但3月才調高引水費等同為引水人加薪,又要漲夜航費究竟合不合理?看看各方怎麼說。 引水人是「國門第一印象」,更是船員的最高殿堂,月薪從50萬到上百萬,年薪千萬也不在少數,令人稱羨。交通部航港局今年3月才將引水費率調升10%,等同讓引水人加薪,但最近又傳出引水費夜間加成要大漲,各港口漲的還不一樣,有漲到75%有的100%,船務代理業者抗議大罵,「只有航港局還是所有人都認為引水人的收入太低?要不斷地提高引水費?」引水人的收入肯定不低,這次調漲是貪得無厭?會不會把航商嚇跑?聯合報數位版為讀者解開真相。
1954年7月1日,二次大戰後台灣首次建造完成的百噸鋼質遠洋漁船「源昌」號,當日下午在基隆港舉行下水典禮,源昌號遠洋漁船是台灣造船公司設計建造,已完成一式兩艘,另一艘也於1954年7月內下水,兩艘均售與源海行,共計27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