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供電

國產化廠商至鴻科技施作的遮斷機日前被爆異常不斷,經查與台鐵招標順序有關。記者林俊良/攝影 政治

平交道遮斷機頻異常 原因竟出自台鐵標案順序錯亂

不僅攸關納稅錢怎麼花,也與台鐵安全性緊緊相連。日前立委爆料一起台鐵耗資4.8億更新的平交道遮斷機(升降桿)頻繁異常,威脅用路人及乘客安全,而台鐵則強調「運作正常」。本報實際前往第一起遮斷機異常的現場—台鐵花蓮港支線調查發現,這根本就是台鐵招標順序先後顛倒所致。然而,這只是國內眾多採購案中的冰山一角。...

綠色能源發電屬於一種間歇性的發電,這意味著它們產生的電力,必須搭配電網或儲能加以完善。電網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丁學文專欄/綠色轉型是主流 台灣想穩定供電關鍵在哪?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次締約方會議(COP29)即將在11月11日登場,本屆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讓各國同意新的年度融資目標,以協助較貧窮的國家應對氣候變遷。愈來愈多開發中國家表示,它們根本沒有能力進行綠色轉型。隨著極端氣候愈趨頻繁,綠色轉型已經無法迴避,有關台灣能不能穩定供電的爭論更是欲罷不能。

台電解釋,因應再生能源發展,調整2025年電網端儲能建置政策目標由590MW至1000MW,今年9月已提前達成目標。圖為愷蘭電力E-dReg儲能案場。圖/力麗店提供 財經

dReg維持0元破盤價!大型儲能案場投資喊卡 台電說原因

國內電力調度,或許沒有想像中的緊張。但是可以彌補再生能源波動性的儲能案場設置,最近紛紛喊卡,東和鋼鐵、北基、嘉泥等公司的儲能計畫短時間內陸續喊停,是無利可圖?還是供過於求? 即使備轉容量經常遭到批評,台電也早已聲明不需要那麼多儲能。...

環保團體認為,四接不應成為解決所謂「北東電網缺口」的唯一選擇。圖為基隆協和電廠。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不敢承認錯誤還情勒蓋四接 民進黨太渣了

過去一直矢口否認缺電的民進黨政府,最近突然改口認了的確出現用電缺口,表示北部去年出現近200億度的用電缺口,強調台灣整體電力充足,但區域電力卻不均衡,呼籲地方政府和應協助配合中央,開發北台灣電網與電源。民進黨用這種軟硬兼施的方式要北部居民同意興建四接,問題是,是誰逼得大家非得在缺電與火力發電間做選擇?

台灣發展AI產業雖有產業鏈優勢,但面臨和半導體業搶電的致命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若無法穩定供電得棄保 政府要選半導體還是AI?

發展AI(人工智慧),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只可惜,電力是致命傷。在支應「護國神山」台積電需求、發展AI同樣耗電的前提下,台灣政府真有能力對兩者穩定供電?還是,最終打算做出棄保選擇?

AI時代,電源供應進入新的革命。圖為日前台達電源及零組件事業範疇執行副總裁史文景(右四)、電源事業群總經理陳盈源(右三)、美洲區總經理曾百泉(左四)及相關團隊主管親臨輝達GTC現場,與眾多AI產業決策者交流台達最新技術。圖/台達提供 財經

AI伺服器像奢侈品店 需更多電力革新「裝潢」運作

想像你正漫步在台北市最繁華地段的精品百貨公司。璀璨的燈光下,名牌商品競相展示,每一寸空間都被精心規劃,以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但在這裡,不可或缺的收銀台和倉庫,卻被巧妙壓縮到最小,為的是騰出更多空間,給那些閃耀奪目的商品。

賴清德總統(中)6月30日出席高雄捷運岡山車站試營運啟航儀式,與高雄市長陳其邁(左二)及多位民進黨立委搶先體驗。圖/總統府提供 評論

缺水缺電缺人才 總統能把先進產業往哪移動?

賴清德總統昨天赴高雄、屏東等地跑行程,他批評過去幾十年政府重北輕南,建設都在北部,現在換他當總統,要讓最先進的產業往中南部移動,南科的產值已超越竹科,高雄未來也會後發先至。

政治

停核電補燃煤?圖解麥寮與核三發電 雲林人為何怒了

台電和台塑石化麥寮燃煤電廠簽訂25年的購電合約,其中1號機應在5月底中止運作合約並除役,不過,台電昨天表示,由於該機組發電量未達原合約目標,在2025年底以前,都可補發電量...

經濟部長郭智輝前天在立院詢答表示,不支持追加千億預算補貼台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用電大爆發 台電不補貼 電費要控漲 行政院能懂郭智輝的魔法?

不只是在立法院語出驚人,經濟部長郭智輝昨天在高雄仍然重申,核三是否延役,在法的框架下是不可能,如果法的問題能克服,且評估安全無虞,「我們會考慮」;同一時間,環境部長彭啟明在立法院也說,未來核能技術是能源選項,國外小型模組化核反應爐商轉且安全無虞,台灣可以考慮使用。

彰化一處新成屋透天厝,因為電桿設置地點爭議,導致房屋至今仍無電力可用。圖為示意圖,與本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買房卻無電可用竟是電桿喬不攏 建商挨告違約推給台電

中部某在地建商推出僅4戶的3樓透天厝建案,也順利完銷,買方付錢也完成產權移轉後卻發現供電出大包,由於建商向台電申請供電流程卡關,導致無法交屋,房屋成了「無電屋」,其中3戶買家於是控告建商要求賠償違約金,但建商卻說,房子產權都移轉了,電下不來是台電的問題,與他們無關。

4月20日才突然請辭的台電總經理王耀庭(圖),22日在台電記者會上說,請辭是為台電負責,留下來也是為台電負責。記者許正宏/攝影 評論

請辭與不請辭之間 欲走還留的台電總經理又激動了

上周六(4月20日)才突然請辭的台電總經理王耀庭,在台電記者會上又激動了。他說,請辭是為台電負責,留下來也是為台電負責。王耀庭說,他從畢業就進台電工作,36年來做到今天,就是要保護台電同仁,「因此我無所懼,要在這裡繼續為台電負責」。 只不過,「請辭是為台電負責,留下來也是為台電負責」就是句前後矛盾,沒有邏輯的托詞。...

蔡總統的能源轉型方案跳票,現在想死守的防線就是台灣並沒有缺電。圖為4月21日新北板橋發生停電。記者侯永全/攝影 評論

民進黨的反核神主牌還要綁架台灣多久?

十年前的今天,民進黨前黨主席林義雄展開反核四禁食,在林義雄禁食一周後,時任總統馬英九與行政院長江宜樺宣布核四1號機安檢後封存,2號機停工。十年前的今日是台灣能源政策的一個重要分水嶺,讓之後競選2016總統的蔡英文決定推動2025非核家園,該政策目前尚未看到轉彎的跡象。

台電總經理王耀庭20日以1封千字函請辭,強調為各界對台電供電穩定議題的諸多疑慮及不信任,造成社會紛擾致歉。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台電總經理求去 是最廉價的辭職

因為連日來的停電風波,引發民怨,台電總經理王耀庭20日一早請辭,卻獲得行政院、經濟部長和台電董事長的慰留;只不過,王耀庭有意掛冠求去,是最廉價的請辭。

桃園市三天來五度停電,民眾抱怨連連。七千多戶無電可用,交通號誌也停擺。圖/桃園市議員凌濤提供 評論

錯誤的能源政策誰來扛 在野監督之責全民都在看

4月起,民生、產業用電全面調漲,讓民眾必須生活在物價全面上漲的陰影下,諷刺的是,電價才上漲沒多久,4月15日差一點發生全台大停電,供電不穩的不安全感籠罩民眾心頭。能源政策和電價息息相關,蔡政府政策失當的因種下今天全民承擔的果,即將上台的賴政府會否「校正回歸」猶未可知,但在野立委若未能善盡監督之責,及時透過修法敦促政府在能源政策上撥亂反正,同樣難辭其咎。

準經濟部長郭智輝(右)日前表示,針對台灣是否缺電、需要多少電才能符合各產業的需求,將綜合各方意見,上任後希望會有一套完整的報告來說明。記者黃仲裕/攝影 評論

請問準經長郭智輝 產業界會低價賣電、天價買電嗎?

為度過415供電危機,台電當天緊急啟動需量反應機制,再次向用電大戶買電,在立委的追問下,台電18日承認以每度最高12元買電,19日進一步估算出總計花費約2400萬元。即使是4月調漲電價後,台電平均賣給民間的電價不過是每度約3.4元,結果台電卻用將近4倍的價錢向民間買電,倒想問問來自企業的準經長郭智輝,產業界會用這種違反商業法則的方式經營嗎?

4月15日全台瀕臨分區限電危機,台電當時緊急向民間大戶買電,並祭出每度12元的天價。 記者黃仲裕/攝影 評論

待退政府螺絲鬆了,跳電淹水狀況頻傳

不過是一場例行的春雨,台灣各地狀況頻傳,台北車站一度成水鄉澤國,部分班次也停駛。一時的暴雨卻補不進水庫,各地旱情並未緩解,用水大的科學園區要先備水待命,當然也影響到水力發電。而桃園連續幾天停電跳電,經濟部的解釋是設備老舊,和供電無關,但興達電廠火力全開,影響到中部空氣品質,環環相扣的狀況,都說明了政府準備不足,漏洞百出,尤其是在尷尬的政府交接期,舊人未退,新人未接,誰來收拾殘局都搞不清楚。

台電15日有4部發電機組密集跳機,險些釀成北台灣大停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北部差點又大停電!台電供電韌性如履薄冰 未來的缺口怎補足

花蓮大地震後,僅花蓮等部分地區停電,並未出現如25年前921大地震後的全台大規模停限電。執政黨側翼立即帶風向,大讚太陽光電即刻救援,及時穩定供電,未料卻在地震後不到2周,多個發電機組竟像約好似地,一起等到夕陽西下後再接連故障,最後還是得靠民間火力發電機組提供緊急救援,再次證明太陽光電及風電是不穩定的能源供應結構。...

民進黨與相關支持者認為403花蓮大地震沒有出現如921大地震時的全國大停電,是因為民進黨推動的能源轉型的成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花蓮大震沒停電歸功能源轉型 民進黨是搞錯了什麼?

403花蓮大地震的救援工作正在收尾,此次地震規模僅次於25年前的921大地震,但傷亡人數遠低於後者,國內外學界普遍認為,921後我國建築耐震相關標準提高是關鍵,相較於近年土耳其等國的大地震造成重大死傷,此次403花蓮大地震的災情相對輕微。 在檢討此次花蓮大地震的各種面向上,最另類的是民進黨與相關支持者提出的一個觀點,認為403花蓮大地震沒有出現如921大地震時的全國大停電,是因為民進黨推動的能源轉型的成果...

因數據中心及新工廠林立,美國電力供應吃緊。圖為維吉尼亞州阿什本市一個數據中心的變電所。圖/紐約時報 國際

美預估2028電力需求倍增 電動車普及竟不是罪魁禍首

自2007年以來,美國電力需求基本上持平,但過去1年,多家電力公司預估,到了2028年,電力需求將暴增近一倍,專家稱「非常瘋狂」。全美已在規畫未來15年興建數十座天然氣發電廠,還有燃煤發電廠將延役。此中原因與電動車普及有關嗎?

能源政策是2024總統大選的重點之一,但有環團近期整理各總統候選人的能源、氣候政見,認為各候選人的政見都離國際標準太遠。記者劉學聖/攝影 政治

未來發電主力仍是天然氣? 環團批三黨能源政見離國際標準太遠

能源政策是2024總統大選的重點之一,民眾不只關心穩定供電,也在乎政府未來是否朝淨零排碳的目標前進。不過有環團近期整理各總統候選人的能源、氣候政見,認為各候選人的政見都離國際標準太遠,2030年的再生能源發展目標都未達到環團所倡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