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膨下萬物皆漲,消費者雖然無法控制大環境,但有些策略可幫助你減輕荷包與投資受到的衝擊,甚至可能在這個通膨期結束時處在更有利的位置。華爾街日報訪問多位理財顧問與經濟學家,請他們提供關於抵抗當前通貨膨脹的建議,雖然部分方法可能不完全適用於台灣消費者,但是當中的邏輯與概念也可作為參考。
俄烏戰爭讓全球大宗商品期貨持續全線飆漲,除了油價大漲7%,由於俄烏都是農產、原物料出口大國,市場擔心戰事、制裁導致供應短缺,小麥期貨已飆上2008年高點、基本金屬也漲翻天,例如鋁創新高、鎳飆上25,000美元,亞洲基準燃煤期貨2日大漲46%,價格刷新歷史紀錄。...
虎年台股強勁開市,開紅盤日就挑戰萬八關卡,不過近期仍有許多因素影響台股表現,國際財經局勢也預期將面臨更多波動,投資人開春該注意哪些事呢?
台股上周仍無力站回萬七大關,但隨著科技股回神,全周大盤上漲98點,周線連四紅,月線小漲52點。儘管市場期待年底至明年初「作夢行情」發酵,但本周市場變數首要留意聯準會會議結論,若釋出鷹派訊息,恐再牽動外資賣壓,另MSCI預定11/12公布半年度調整,也將牽動資金動向。
新加坡「第一夫人」何晶應該是史上最會賺錢的「第一配偶」,她在「淡馬錫控股」19年,其中17年擔任掌舵者,並將在下(10)月卸下新加坡「淡馬錫控股」首席執行長。何晶被譽為為淡馬錫賺進最多錢的CEO,外界也好奇她的年薪如果不是相當於台幣20.6億的「1億星幣」,那會是多少?
台股7月震盪幅度加劇,7月15日創下18,034高點後,旋即回跌空間超過千點,尤其美股頻創新高之際,外資單月卻賣超台股逾千億元,嚇壞短線投資客,所幸上周大盤及時守穩季線之上,仍為多頭保有希望。
財政部周二將公布4月稅收統計,股市熱、景氣回溫成為稅收大補丸。其中證券交易稅可望連續19個月成長,並有機會挑戰歷年單月新高紀錄。此外,與房市、車市相關稅收預料也會持續增加。...
財政部將於8日公布今年1月進出口統計,由於國內大廠出口表現穩健,加上去年春節落在1月,使當月工作天數較少,導致基期較低影響下,預料1月份出口將延續去年氣勢,可望連七紅。 去年出口表現亮眼,主要有五大原因,一、雖國際市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也帶動新興科技及遠距商機;其次,蘋果等國際智慧型手機品牌大廠推出新型消費性電子產品,帶動我國產業鏈;三、下半年各國生產活動陸續回溫,激勵國際原油價格;四、傳產需求也呈現回溫;五、年底拉貨效應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