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川普對自己的談判技巧非常自豪,出版過《談判的藝術》,在他第一任期成為各國研判其政策走向的寶典。放眼第二任期,各國領導人的必修課得加上《奉承的藝術》,範例是已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但是光看安倍夜奔川普大廈送鍍金高爾夫球桿,忽略其中細節,再多的奉承就算不是徒勞無功,也註定事倍功半。
前總統蔡英文出訪歐洲,停留法國期間,法國國際廣播電台(France Inter)委請資深報人、「無國界記者」(RSF)組織主席韓石(Pierre Haski)出馬,從在地角度觀察蔡英文這趟訪歐的戰略意涵。韓石認為,蔡英文訪歐的行程安排雖然低調,卻肩負重大使命。...
從政之路風和日麗的法國總統馬克宏,突然烏雲罩頂,最後請出曾代表歐盟跟英國談判脫歐的巴尼耶為總理,結束長達兩個月總理難產的政治僵局。有人形容73歲的巴尼耶(Michel Barnier)是法國版拜登,或是老人版馬克宏,他的外交手腕有口皆碑,但是否足以協助擺平馬克宏自己捅的婁子,順利做完剩下不到三年的總統任期?
巴黎奧運11日完美落幕,主辦單位把整座城市融入比賽的構想廣受好評,原本對舉辦奧運抱怨連連的巴黎人,在開賽後完全投入,全城沉浸在嘉年華的歡樂氣氛中。法國人難得團結,暫時忘掉奧運前的政治紛擾,法國總統馬克宏巴不得奧運不要結束,繼續接收奧運紅利,這場奧運會是法國政治的解藥嗎?
巴黎奧運儼然成為巴黎市長伊達戈與總統馬克宏明爭暗鬥的擂臺。開幕典禮上,馬克宏以東道主身分站C位。開幕前一周,伊達戈縱身躍入塞納河證明水質符合奧運標準,替巴黎奧運做了最佳宣傳。馬克宏不落人後,派出體育部長跟進,再次掛保證。伊達戈究竟是何許人?馬克宏為何這麼在意她?
法國7月7日舉行國會大選,選後新國會呈現左中右三派鼎立,席次最多的左翼聯盟要求組閣,內部卻分裂無法推出總理人選。而總統馬克宏上周接受總理艾塔爾帶領的內閣總辭,卸任政府繼續看守負責日常事務,但無法提出重大政策。眼見巴黎奧運即將在7月26日開幕,法國政局卻陷入癱瘓,民眾抱怨生活成本危機,但不知道要等到那一天才會有個像樣的新政府提出因應對策。...
法國國民議會7日的第二輪決選結果,左派聯盟「新人民陣線」意外勝出,更意外的是原本民調看好會成為第一大黨的極右派「國民聯盟」落到第三,馬克宏總統的中間派聯盟表現超出預期搶到第二,成功聯手左派防止極右派執政。但由於沒有任何一個聯盟拿到過半席次,新議會陷入三強鼎立局面,而且彼此的意識型態和政策南轅北轍,難以組成聯合政府,可能出現「懸峙國會」。法國選後國會碎片化、總統弱化,恐陷入類似戰後第四共和的無法治理年代。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6月9日歐洲議會選舉慘敗後,迅速於當天宣布解散國會提前舉行大選,被視為一場政治豪賭。6月30日首輪投票極右翼「國家聯盟」(RN)以將近34%得票率暫居領先地位,新成立的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NFP)次之,而馬克宏領導的中間派「同在」黨團(Ensemble)則位居第三。 各黨席次尚待7月7日第二輪投票才能底定,法國是否將迎來當代首個民選極右翼政府?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邀請臺灣歐盟論壇召集人張台麟教授,來談這場選舉如何撼動法國政治版圖,以及若進入「共治」局面,會不會對歐盟與北約運作造成問題。
6月上旬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法國總統馬克宏與德國總理蕭茲領銜的政黨都輸得很難看,七大工業國(G7)的歐洲成員國中,只有義大利總理梅洛尼繳出亮眼成績。不過,議會選舉落幕後隨即登場的歐盟關鍵職位遴選過程,梅洛尼完全被排除在外,絲毫感受不到選舉贏家該享有的禮遇,讓她十分火大,這也反映出傳統勢力的超穩定結構有多麼難以撼動……
法國國民議會改選首輪投票6月30日落幕,極右派政黨國民聯盟偕同政治盟友拿下33.15%選票,大幅領先總統馬克宏所屬的中間派陣營20.76%。馬克宏因6月初歐洲議會選舉極右派勢力大幅成長,選擇解散國會提前改選,如今他的政治豪賭面臨大挫敗。
法國總統馬克宏自2017年上任以來,他的中間路線改革讓法國變得更好、更現代化。他任內吸引外國投資,創造了200萬個工作機會和600萬家新公司,法國失業率降至15年低點、經濟成長高於歐元區的平均水準,他打造的「新創企業國家」創造一批科技「獨角獸」,巴黎成為科技業和金融業中心,可望取代倫敦,但選民並不領情。什麼是馬克宏主義?馬克宏為何失去明星光環?
自從法國總統馬克宏號召提前選舉以來,已經暴露出對政治和經濟的高度風險,不僅事關他本人仕途和法國民主的未來,對法國的繁榮亦復如此。在最壞的情況下,他們可能會讓巴黎與歐盟發生衝突,並引發市場危機,對整個歐元區造成嚴重後果。
法國人對革命有偏好,矢言要讓法國政壇天翻地覆,絕對不許法國在總統馬克宏的領導下,自國際舞台「消失」的巴德拉,是極右派政黨「國民聯盟」的主席、社群媒體寵兒、講話輕柔、態度溫和、立場激進。不到一個月後,他可能成為法國總理,與馬克宏分庭抗禮。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執政黨於歐洲議會選舉大敗後宣布解散國民議會,並訂於6月30日改選,整個選舉期只有20天,創下法國第五共和最短紀錄,搞得各政黨雞飛狗跳,急忙結盟共推候選人。馬克宏出這招,是瘋了還是聰明過人?
歐洲議會迎來5年1次的選舉,各國在6-9日陸續投票,選出新一屆720名歐洲議員。紐約時報等外媒9日報導,初步投票結果顯示中間派政團仍擁有明顯多數、獲過半的400多席。極右派政黨在歐盟兩大國德、法大有斬獲,綠黨席次則銳減,使歐洲議會出現右傾。
歐洲議會選舉初步結果顯示,儘管極右派大有斬獲,由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領導的中間偏右聯盟「歐洲人民黨」仍為最大黨且席次增加。另兩大贏家是法國極右派領袖雷朋和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兩人各自領導的極右派聯盟席次都增加,法國總統馬克宏和德國總理蕭茲是歐洲議會選舉的最大輸家。 選後范德賴恩、雷朋和梅洛尼這三個女人的複雜三角關係,將決定歐洲的前途是走向統合或分裂。
對許多日漸凋零的二戰老兵來說,今年的「六月六日斷腸時」諾曼第登陸80周年紀念儀式可能是最後一次。對美國總統拜登來說,諾曼第是他這趟歐洲行的起點,可能也是總統大選前最後一次出國。盟邦都在密切注意並未雨綢繆,11月大選過後,白宮是否會「雕欄玉砌應猶在」?
2024年5月,法國發生一起舉國震驚的劫囚事件,一名疑似和毒梟有關的囚犯,光天化日之下被同夥攔路救走,押運囚車的人員2死3傷。紐約時報說,此案再度凸顯法國的販毒問題,這個外表美麗誘人的國度,隱藏著一個犯罪猖獗又毒品肆虐的暴力世界。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019年抵達義大利進行國是訪問時受到盛大歡迎,5年後習近平再訪歐洲,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氣氛,整個歐洲大陸對中國的看法已發生巨大變化。 鑑於中國大陸在跨大西洋議題上的突出地位,北京打算以貿易和市場開放為主要誘因,希望削弱歐美關係,並希望歐盟能夠制衡美國對中國的「敵意」。另一方面,歐洲在未來對中戰略方面,並沒有真正團結起來…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睽違5年再訪歐,與法國總統馬克宏除針對俄烏戰爭、中國電動車傾銷等議題互動外,文化層面的交流也引人注目。 習近平在中法企業家委員會上說,中法兩國同屬亞歐大陸,一個在東端,一個在西端;一個是東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一個是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兩國「有著獨立自主的精神共鳴,有著燦爛文化的彼此吸引」,沒有理由不發展好雙邊關係。 中國與法國的高層交往,可追溯到清康熙皇帝與法王路易十四的書信往來,當年太陽王與康熙的情誼,能給如今的中法關係什麼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