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隨著生成式AI與雲端運算的電力需求飆升,谷歌、微軟等科技巨頭將核能視為新解方,並押注小型模組化反應器(SMR),欲在不依賴傳統電網下穩定供電並降低碳排。然而,面對高昂建設成本及嚴格監管審查,SMR能否真正推動科技業永續轉型?這場能源革命正處於關鍵十字路口,核能是否成為未來驅動力?
亞馬遜、谷歌及微軟等科技巨擘近日和核能營運商簽署協議,以供應資料中心電力,此一需求正因AI大規模投資而加速成長。谷歌向能源新創公司Kairos Power採購由小型模組化反應爐發動的電力,亞馬遜也承諾投資X-Energy研發小型模組化反應爐。 紐約時報報導,儘管技術仍未成熟,專家卻認為,相較於美國自1950年代以來興建的大型核反應爐,新技術更廉價也更容易建造。
谷歌前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日前在史丹福大學暢談人工智慧(AI)的前景、企業文化的差異,特別就谷歌的遠距工作(Work From Home)提出嚴厲批評,甚至還拿台積電及特斯拉做對比。此番言論近日引發軒然大波,可能自知捅到馬蜂窩,施密特後來受訪時表示遺憾,並要求刪除演講影片。事實上,Google打不過其他家公司,關鍵不單純是他點出的讓員工遠距上班、不夠上緊發條而已。
在谷歌被裁定非法壟斷線上搜索市場後,美國司法部正在考慮分拆這家Alphabet旗下的科技巨頭。美國地方法官梅塔(Amit Mehta) 5日裁決認定谷歌違反反壟斷法,支付數十億美元建立非法壟斷機制並成為世界預設搜尋引擎。該裁決被視為聯邦當局在挑戰大型科技公司主導市場地位方面的第一個重大勝利。 削弱谷歌的主導地位將在9月的獨立聽證會上決定。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認定一個巨頭有罪是一回事,但什麼樣的處罰才能達到解放市場的預期效果?
南韓是三星電子主場,75%南韓民眾目前使用三星Galaxy系列手機。然而,30歲以下南韓年輕人大多數卻愛用蘋果iPhone,儘管iPhone許多功能在南韓幾乎無法使用。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
過去十年,Google台灣團隊成長了20倍,很多人不知道,台灣是Google在美國以外最大的辦公室,也是重要的研發基地。在這塊土地上,Google研發了全球首屈一指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從Pixel手機、Fitbit穿戴裝置、Nest智慧音箱、到各式智慧家庭產品,統統都是在此誕生。最近Google在台灣第二棟大樓落成,還新建了50間實驗室。 Google未來不只將這裡當作消費性電子新品搖籃,更要將國際人才帶進台灣,讓台灣擁抱世界多元觀點。...
日本推動「資訊主權」,吸引雲端服務大廠紛紛在當地擴大投資資料中心(Data Center),卻也迎來人工智慧(AI)這隻吃電怪獸,推估2050年用電量會大增四成。媒體分析,增加綠能與重啟核電機組,不足應付AI爆炸性的新電力需求,恐撼動日本未來的能源配比目標。
1990年代末,一個名為Napster的點對點檔案分享網站橫空出世。在Spotify與Apple Music尚未誕生的古早年代,它讓人人都能免費下載音樂,火速風靡各大校園。氣急敗壞的唱片業立刻告上法院。2001年,美國聯邦法院裁定Napster侵權,雖然內容生產方打倒了這個萬惡音樂平台,卻也挽救不了江河日下的實體唱片業。 如今紐約時報狀告OpenAI,被視為這世代的版權大戰。這場記者與人工智慧軟體的對決,關係到不只是新聞業、著作權法與新創科技的未來,更具體來說,將直接決定OpenAI等同業的前途。如果你是法官,你會怎麼判?
隨着奧特曼(Sam Altman)重返OpenAI回任CEO(執行長),這場震動科技界的「宮鬥」大戲宣告落幕。但自始至終,一個謎團一直縈繞在人們心頭:奧特曼究竟為何被解雇? 隨著愈來愈多消息曝光,奧特曼被解雇的真相正在浮出水面。...
大學剛畢業就收到谷歌、臉書等科技巨擘的錄取信,躋身矽谷新貴的一員,可能是不少年輕人的夢想。但剛出社會薪資就高人一等,需要付出多少相應的代價?一位28歲的軟體工程師在臉書任職超過5年,訴說了自身經歷。雖然年薪達台幣上千萬,但他也透露臉書如何在績效考核與工作進度上緊迫盯人,令他壓力大到得「恐慌症」。意識到矽谷無法久待的他,也分享另謀出路的心得...
剛從學校畢業,夢想成為科技業一份子?業界人士奉勸你慎選公司。一位台裔美籍資深創業家建議,年輕有抱負的工程師如果想一展所長,與其投履歷到谷歌母公司Alphabet、蘋果、亞馬遜等待遇令人稱羨的科技巨擘,真正該找的反而是財星500大企業,因為現在「十個科技工作有六個不在科技業」。這是為什麼? 美股上市公司祖睿(Zuora)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左軒霆這麼說:Z世代年輕人特別希望從事有意義、能發揮影響力的工作,但他們若去臉書或谷歌等科技巨擘公司上班,會發生什麼事?這些公司惡名昭彰的一點,是雇用大學剛畢業的優秀軟體工程師,然後把他們當柏青哥彈珠般對待,最後落得什麼下場誰也說不準。...
經常被稱為「人工智慧教父」的電腦科學家傑佛瑞.辛頓(Geoffrey Hinton)2012年率領建立圖像分析神經網路的團隊,過去10年間獲得谷歌聘用協助開發該公司的AI技術,但也因為擔心這項技術對人類帶來風險,在1日宣布辭職。
許多人都在談論ChatGPT等生成式AI將搶走多少人類工作,但較少人注意到的是,圍繞該技術的職缺正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而且需求火熱,年薪最高可達新台幣1000萬元。該職位又被稱為AI「詠唱師」(Whisperer),想勝任不一定要有計算機工程學位,受過人文科學訓練的人有時反而吃香。為何公司需要這些人才、他們實際工作又在做什麼?
一場AI盛典,卻變成Google市值狂瀉7%、崩跌千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元)的高昂「重考」代價! 事發關鍵,就是當Google最新推出的聊天機器人「Bard」被問到:如何向9歲小孩解釋美國航太總署(NASA)韋伯望遠鏡的最新發現? 當時Bard提出三種答案,其中一個回答是,「拍攝了第一張太陽系以外行星的照片」。這個回應,震驚華爾街投資人,讓Google股價重挫反應,但為何説錯一個答案,市場情緒會如此劇烈?
微軟Bing搜尋引擎自推出後就長期活在谷歌的陰影下,也是美國科技圈內的笑柄,但是這種情況即將改觀。微軟7日正式宣布將OpenAI聊天機器人ChatGPT整合進Bing搜尋引擎中,象徵該公司首度對搜尋業龍頭谷歌構成威脅。華爾街日報記者搶先測試,驚嘆Bing變得「非常聰明」,「搜尋從此將變得不一樣」。經AI加持的搜尋引擎究竟功能有多強大?面對來勢洶洶的微軟,谷歌又該如何見招拆招?
OpenAI聊天機器人ChatGPT上線兩個多月,傳出月活躍用戶達到1億,成為史上最快達成該里程碑的應用程式。不少人擔心這款生成式人工智慧將取代許多人類工作,專家則指出,這種情況不會太快發生,但各行各業的員工,包括科技到媒體業,都應該學習使用ChatGPT以提升職場生產力。鬥不過AI,不如將它挪為己用?本文將盤點ChatGPT的7大用途。
美國司法部美國時間1月24日對Alphabet旗下的Google(谷歌)正式提起壟斷數位廣告市場的訴訟,美國媒體認為開庭審理至少要等2、3年後。檢察官要求Google拆分獲利豐厚的廣告業務,為其他公司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而一般消費者不要認為這起訴訟與自己的生活毫無關連。
美國大型科技公司長期以來的求才熱潮逐漸消退,紛紛展開大幅裁員,這種時候,哪些人最容易先被開鍘?說來有點諷刺,矽谷科技巨頭往往將人力資源工作外包,這些承包商的人才招聘專員之前忙著獵人頭,如今卻在這波大裁員潮中首當其衝。若在年末佳節時期丟掉工作,該如何應對並邁出下一步?職涯專家提供了一些生存指南。
矽谷多家大型科技公司近幾個月紛紛大裁員,或陸續叫停招聘員工計畫。這一波職場「大屠殺」正震動美國科技業,除凸顯產業榮景告終,還勾起人們對20年前網路泡沫破滅的回憶。
裁員季節到來,矽谷地區科技公司大規模瘦身。Meta日前宣布裁員1.1萬人、Lyft裁員近700人、金融科技巨頭Stripe裁員14%。不過業界專家說,這可能只是開始。由於經濟預測看起來很糟,科技業正開始勒緊褲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