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網路霸凌

澳洲政府擬立法禁止16歲以下孩童使用社群媒體,包括X、TikTok、臉書及IG等社群平台都在禁止名單。路透 國際

澳洲擬禁兒童使用社群媒體 專家們卻反對憂有不利影響

澳洲參議院28日通過新法,禁止16歲以下兒童使用社群媒體,包括X、TikTok、臉書及IG等社群平台都在禁止名單之中,以免兒童受到網路霸凌等傷害。澳洲總理艾班尼斯稱法案為「世界領先」,但上百名澳洲專家卻聯名反對這項作法,其他國家針對青少年的網路禁令也效果不彰。為什麼會這樣?

基隆市長罷免案前,立法院長韓國瑜(右)陪同市長謝國樑(左)掃街拜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只要我討厭就真的可以嗎?從罷免謝國樑看台灣30年轉變

台灣社會變了,從1990年的「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變成了「只要我『討厭』,有什麼不可以?」 基隆市「罷樑」昨天宣告失敗。立法院長韓國瑜日前陪市長謝國樑掃街時替他辯護:「為什麼要罷免謝國樑,他貪汙了嗎?他腐敗了嗎?他懶惰了嗎?他去選總統了嗎?」這種自嘲式的幽默讓人發噱。罷免一個民選公職人員,是因為他貪汙、腐敗、懶惰?還是單純只是討厭他?

政治

圖解小六生4種霸凌型態 2成加害者也是受害者

「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成員的台大兒家中心、台灣好鄰居協會,2022至2023年間針對19縣市小六學童,蒐集3793筆問卷發現,36.4%學童曾遭受霸凌,46.1%學童有霸凌經驗。台大兒家中心執行長吳佳芸說,霸凌型態多元且複雜,有關係、言語、肢體和網路霸凌,其中言語霸凌最多。

2016年小燈泡事件發生後,剛當選總統的蔡英文到現場哀悼,並寫一張卡片:「小燈泡,阿姨不會讓你白白犧牲,這個社會破了很多洞,我會用盡全力來把他們都補起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從國中割頸案看崩壞的教育危機

台灣的教育政策曾經是我們國家發展過程裡的驕傲,因為成功的教育政策培育出勤奮優秀人才,讓台灣能在缺資源,缺條件的狀況下,仍能讓台灣擠進四小龍之冠。曾幾何時,我們的教育環境丕變,大學因少子化而紛紛關門,中小學都面臨教師荒,學校、老師出狀況也算了,因為制度崩壞,現在教學現場是教官退出校園,教師管教權弱化,校園安全沒人管,以至於發生國中割喉的憾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告指出,全球約四分之一國家,對學生在校用手機設禁或設限。圖為示意圖,非本文報導人物。路透/ Alamy 教育

手機禁不禁/中小學禁限手機成主流 美國佛州部分學校看到就沒收

管不住學齡孩子用手機,已是全球教師和家長的普遍困擾。近一年來,義大利、英國、美國相繼由教育主管機關出面,透過法規限制學生使用手機。以美國佛羅里達州為例,今年5月通過法令,要求公立學校禁止學生在課堂間用手機;部分學校更加碼,規定校內全天禁用。崇尚個人自由及自主學習的美國,如何在阻力重重情況下推動手機禁令,又是否已達成什麼效果?

不只檯面上的政治人物,許多市井小民也曾面臨網路公審,引發寒蟬效應。圖為示意圖,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民意最前線/側翼出征、寸草不生 政壇大咖到市井小民都陷寒蟬效應

側翼出征、寸草不生,寒蟬效應正在全台發酵。不只是檯面上的政治人物,藍綠都曾吃盡苦頭,更不用說市井小民、青年學子、農民漁民。「嘉義王」民進黨立委陳明文談到過去曾被「館長」陳之漢罵黑道,遭到網路霸凌時,大呼「我根本沒能力反駁,臉書寫一下回應就被洗版啊,整個社會怎麼會變這樣,但我連回都沒辦法回,這是什麼社會啊,網路世代就是很可怕...」。

網路時代,「按鍵傷人」甚至致死事件頻傳,但受害者往往面臨舉證與立案困難等問題。路透 國際

陸明訂「網暴致死」屬公訴罪 劉學州案判決成關鍵指標

進入網路時代,簡稱為「網暴」的網路暴力事件就成為一個新的社會問題。2022年,中國傳媒大學曾公布「網絡暴力現象治理報告」指出,在遭遇網暴的各類群體中,公眾人物情況最為嚴重,占比達54%;其次是一般老百姓,占比約30%。中國青年報2021年曾針對大陸境內近2400名大學生進行調查,結果也顯示有超過70%受訪者自認曾遭受過網路暴力攻擊...

舞台劇「丞相,起風了」高雄場,邀高市議員黃捷(中)跨界演出,她特別帶演員到時事地點前鎮漁港拍宣傳照。圖/黃捷服務處提供 政治

政治人物登上戲劇舞台是補藥或毒藥?分寸拿捏是一門學問

政治人物不只活躍於議事廳,近來也有不少勇於挑戰戲劇舞台,有的客串、有的擔任要角。舞台上聚光燈一照,民代化身正義使者,有助提升知名度與形象,但也要小心讓選民心生「不務正業」的作秀感。政治人物登上戲劇舞台,到底是良藥還是毒藥?加分還是減分,就要看分寸的拿捏與掌握。...

政治

校園霸凌擬修法 一圖看懂為何成案率這麼低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了解近年校園霸凌痛點。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研究生鄭靈華染了粉紅色頭髮被網暴。圖/取自環球人物 國際

陸網暴悲劇不斷 24歲高材生只因頭髮染粉紅被逼死

大陸再傳「網路暴力」悲劇,一名上海研究生因曾染粉紅色頭髮,遭到網路攻擊,在經過與憂鬱症的長期抗爭後,近日傳出自殺訊息。值得注意的是,去年4月,為了「讓悲劇不再重演」,大陸國家網信辦才大動作宣布要加強網路暴力治理,包括要求網站平台集中整治,建立長效機制等,不過悲劇仍然頻傳,也讓治理成效受到質疑。

老師被投訴的內容五花八門,有的家長連批改作業的方式都要投訴。圖為示意圖,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老師改作業只打勾就算偷懶?投訴文化恐澆熄教學熱忱

教育局處官員說,這幾年投訴案件接到手軟,尤其是家長指控學校老師的案件特別多,也有國小校長透露,學校最近幾乎是一天一投訴。投訴案件五花八門,有些老師因為改生字本一頁一個大勾,家長投訴偷懶,沒有一行一行地細心批改孩子寫字。礙於輿論壓力,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機關,處理投訴過於民粹,只希望盡快懲處以消民怨,對認真教學的老師並不公平。

九合一縣市長選舉結果出爐,民進黨慘敗,蔡英文(左)辭去黨主席負責,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右)則在發言中間接承認網軍側翼的存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蔡英文跛腳/「言論警察」狂出征拉仇恨 蔡縱容網軍治國終被反噬

民進黨九合一選舉慘敗,許多人歸功於民進黨的「仇恨值」在選民眼中直線上升,而網軍側翼「功不可沒」,被認定是民進黨仇恨值的主要貢獻者之一。對此,政壇人士分析,指蔡政府數次運用網軍打選戰皆獲得輝煌戰果,才會因此食髓知味,縱容網軍治國,沒想到網軍變成「言論警察」出征反對者,蔡英文縱容網軍,這次選舉終被反噬,也大幅流失年輕人的支持。

蔡英文總統(中)前年參拜青山宮並參與抬轎活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擁抱黑金、側翼失控 遲早有一天毀掉民進黨

台北市議員徐巧芯為了一份疑似偽造簽名的會議紀錄,大戰綠營側翼網軍,把綠營造謠抹黑的手法攤在世人眼前,側翼不只攻擊對手,連自家人也不放過,用「幹爆、ㄋㄨㄥˋㄙ ˇ」這種語帶恐嚇的幫派言論都能出現,顯示民進黨側翼逐漸黑化,從過去蔡英文總統與前國策顧問黃承國一起到青山宮抬轎,可略知一二,民進黨黑化不是由下往上,是由上往下,這樣還敢喊終結黑金,難怪被批評神也是你,鬼也是你。

河南省新鄭市一名歷史教師上完網課後在家猝死。圖/取材自微博 國際

內捲研究室/「網課爆破」逼死了女老師…陸年輕人的惡趣味亂了套

太過內捲讓大陸的中學學生不想上課?最近,一名中學歷史老師疑似網課遭遇網暴去世的消息引發關注,河南省新鄭市教育局11月2日發布通報,確認新鄭市第三中學高一歷史老師劉韓博在10月28日網課後意外去世,已排除刑事案件可能,對於網暴事件的傳言,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

日本自民黨眾議員杉田水脈的黑歷史,多添一筆。圖/截自YouTube影片 國際

對霸凌貼文按讚法院判賠 日本國會議員黑歷史再添一筆

日本自民黨眾議員杉田水脈的黑歷史,多添一筆。東京高院日前判她要賠獨立記者伊藤詩織55萬日圓,這是日本司法史首次在社群按讚被判賠的案例。按讚就惹禍上身,聽起來很令人害怕,律師分析法官判賠的原因。

大陸知名運動品牌李寧因新款冬裝被指與「侵華日軍」軍服相似。李寧公司10月19日道歉。圖/取自微博 國際

綠色冬裝像日軍?踩民族主義地雷 陸企也百口莫辯

大陸知名運動品牌李寧2022年的秋冬新品大秀上,遭到口誅筆伐,原因是有幾款軍綠造型酷似「侵華日軍」。這次,大陸網友們怒斥要李寧去日本賣衣服,因為設計的是「日寇服裝」,這幾款冬裝和「侵華日軍」制服十分類似。由於在中共廿大開會期間,李寧10月19日發聲道歉,並指飛行帽設計源於中國古代頭盔、戶外防護帽及棉帽。

2014年的台北市長選舉攻防激烈,國民黨候選人連勝文(右二)在造勢場合澄清網路上流傳他母親連方瑀說「別讓勝文不開心」的傳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焦點

二創迴力鏢/連勝文憶當年被「網暴」:民進黨就是加害者

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因免治馬桶廣告被拿來和韓國電影「熔爐」一起製作哏圖而報警提告。不過論起台灣選舉史上被「網暴」最激烈的,莫過於2014年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連勝文日前接受本報專訪表示,當時對他的攻擊何只是「二創」,其中許多都是「一創」的謠言、假訊息;對於陳時中告人,連勝文氣憤地說,民進黨「別鬧了吧,還是照鏡子反省一下」,他們自己就是加害者。

藝人楊丞琳在大陸一席「在台灣吃海鮮是奢侈」說法,引發爭議。圖/取自微博 生活

從周子瑜到楊丞琳 凸顯兩岸敵意螺旋下的藝人無奈

藝人楊丞琳7月在大陸綜藝節目「還有詩與遠方」上一番關於「廣東人」與「台灣吃海鮮很奢侈」的發言,近期被掀出來引發爭議。但兩岸間因為藝人的動作、談話而上演的紛爭與誤解,簡直就像早年每個人都要出一次麻疹一般,只是生活的必然。近20年前,楊丞琳也曾因為在電視節目上回答對日抗戰是「11年」,知道正確答案是8年後又說了一句「8年而已喔」,被大陸網友圍剿15年之久,經常要在微博上跟大陸網友道歉。...

NCC提出的數位中介法草案遭業者質疑窒礙難行,未來至少在四大面向需與業者溝通取得共識,才能推動立法進程。記者林伯東/攝影 焦點

總統也批中介法不周延 學者:閉門造車終淪過度審查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草擬中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因法案中對「不當言論」定義不明,且授予各主管機關可對刊載不當言論訊息之網路平台要求下架、加註警語,不從者可處以重罰等處分,連日來引發討論,認為有限制網路言論自由、違憲之虞,行政院長蘇貞昌雖踩了剎車,但各界仍擔心只是「緩議」。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今天在中常會表示,看到社會各界有許多擔憂及討論,法案內容有不周延之處,要歸零思考、加強溝通,凝聚共識,並強調捍衛言論自由堅定不移。

《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今年6月出爐,外界關注這個法案會不會美其名是要抑制不實資訊,最後卻變成網路文字獄。記者曾學仁/攝影 財經

噤網新法/NCC養網軍?搞網路文字獄?10大QA看懂數位中介法

網路亂象叢生,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今年6月推出《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希望有效抑制網路不實資訊到處流竄,進而減少網路詐騙、網路惡意言論攻擊。然而,究竟要如何界定「不實資訊」?這部法案會不會美其名是要抑制不實資訊,最後卻變成網路文字獄?隨著這部法而成立的專責機構,會不會又成為政府網軍的溫床? 針對公眾網友、媒體業者、政治圈、平台業者、電信業者各式疑問,本報整理出十大提問,除了請NCC回覆各界疑慮之外,也請關心此案甚深的國民黨立委洪孟楷出具意見,以多元角度來檢視這部草案是否仍有改進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