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太陽風暴本月10日引發強烈磁暴(geomagnetic storm),使一些較低緯度地區也能看到五彩斑斕的極光,但磁暴也會影響通訊和衛星導航全球定位系統(GPS)的準確度,並使北極區的太陽輻射升高。這導致了一架原定從紐約飛往香港的國泰航空班機改道,中途還得在大阪降落加油。究竟強烈磁暴會不會影響飛航安全?來看航空公司如何因應。
中國大陸破冰船雪龍二號4月訪問香港,引起外界討論,中國大陸自1980年代以來,一直積極發展極地科學研究,推動建造能力強大破冰船,已讓美國感到憂心,大陸可能在2025年在破冰船方面超越美國,因為美國只剩一艘重型破冰船可以使用。
美國軍艦四處稱霸,無視中國大陸壓力,往來航行穿梭南海,現在把目光又轉回北極海,這才發現沒有足夠數量破冰船,協助美國船艦在北極海結冰海域航行。目前除了俄國在北極海積極活動,中國大陸也對北極海也產生興趣,已有兩艘大型破冰船雪龍號與雪龍二號。 美國企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最近刊載文章,探討美國在北極的破冰船數量遠遠落後俄羅斯,甚至也將被中國大陸趕上。
在全球暖化的背景下,以往難以航行的北極海,越來越具備適航條件。俄國總統普亭日前在「一帶一路」峰會上高唱「北方海路」,邀請有意向的國家直接參與它的發展,還宣布從明年開始,北方海路全線冰級貨船將全年通航,為全球海運的戰略規畫,不啻於投下一顆震撼彈。
蚯蚓大軍正在北極圈開疆闢土,為何科學家對此深感擔憂?在世界多數地區,蚯蚓的存在通常代表該地土壤健康。但北極永凍土自上個冰河時期以來就不存在蚯蚓,如今因暖化變得宜居,引來這些蠕蟲入侵,一旦它們進駐就難以根除。科學家擔心這可能讓當地脆弱的生態系統產生劇變,並且釋出人類最不樂見的「禍害」。
中國計畫在北極海大規模設置水下聲音監測裝置,此偵測系統所收集的聲學資訊用途很廣,包括冰下通訊、導航、定位、目標偵測及海洋環境參數的重建,甚至有助於中國海軍的活動,此舉勢必會使北極各強權間原已十分緊張的關係更緊張。
隨著俄羅斯、中國大陸和美國逐漸更關注北極的軍事和商業潛力,加拿大部隊面臨壓力,要在不斷變化的氣候中保護加國北極領土,這表示他們需要仰賴在當地生活數千年的原住民因紐特人(Inuit),學習酷寒下的生存策略,而這也意味要挖掘加國殖民歷史,消除白人與因紐特人之間的不信任。因紐特人是俗稱愛斯基摩人的一支,與白人的恩怨至今猶存,他們如何合作戍守邊疆?
格陵蘭的大海上經常可見一群灰白色的海鳥,慵懶地在空中滑翔,他們是一種名為暴雪鸌的海洋性鳥類,穿梭在布滿浮冰的大海與冰山時,飛行的姿態輕盈、跳躍,就像是冰上的舞者,為寂靜的冰山注入一股活力。...
盼了兩年多,好不容易在去年10月13日迎來邊境解封,可以買張機票出國玩了,但疫後的旅遊市場樣貌跟疫情前完全不一樣,以往國人趨之若鶩、一個月飛兩、三趟的日本,現在要去之前還要先秤秤自己口袋夠不夠深。當你還在感嘆賺得不夠花時,有旅遊業者在疫後推出單人破百萬的南、北極遊程,卻直接被高端客秒殺,動作慢了還報不到名。
全球天氣變得愈來愈暖,包括冬季。然而,美國近期經歷近年來最嚴重的冬季暴風雪,專家正仔細觀察冬季風雪與全球暖化的關聯。
今年10月13日邊境解封,但旅遊市場並未迎來猛爆式出遊潮,旅客反而多呈現觀望態勢,加上航空運能仍在復甦,也讓初期原本貴桑桑的團費、機票價格走跌。不過業者也發現,疫後高端團需求暢旺,稀有特殊的高單價團體反而較疫情前更為熱賣。舉例來說,1人要價百萬起跳的南、北極團體行程產品,短時間內竟完銷,有興趣者只能等2024年再出發,市場呈M型化發展。
根據中央氣象局預報,周末(17日)將迎來入冬首波寒流,中部以北低溫恐不到10度,台北低溫更下探8度,局部空曠地區甚至可能有6度低溫,連中南部也落在10度上下,全台將成「凍蕃薯」。
隨著氣候變暖,近30年來,北極夏季海冰面積減少四分之一,一些航道在夏天已可以通航。再過50年,東北航道很有可能全年通航。這樣一來,大國對北極航道以及資源的爭奪將會越來越激烈,甚至比爭奪非洲還激烈。而美國海岸警衛隊9月在例行巡邏時,在阿拉斯加州基斯卡島北邊白令海海域發現了中俄軍艦編隊,陸媒稱,這是中俄軍艦編隊第二次現身阿拉斯加,但絕非是「自由航行」如此簡單,背後還暗藏著一連串的盤算。
「我身邊的朋友在不久輕生,在這的生活感覺糟透了,我看不到希望。」一名年僅19歲在努克酒吧擔任保全的青年感嘆,道出了格陵蘭嚴重的自殺問題。格陵蘭自殺率高居全世界第一,格陵蘭公共健康中心的主管普爾森(Bodil Karlshøj Poulsen)曾說過「在格陵蘭,每個年輕人都認識輕生過的人。」出差前讀到這句話,留在了心裡,但直到踏上格陵蘭,來到首都努克,才深刻地體會到這句話所帶來的震撼。
歐洲近日遭熱浪侵襲,多國氣溫飆破攝氏40度創史上新高,英國發布有史以來第一個極端高溫紅色警報。專家指出,歐洲正成為熱浪熱點,熱浪侵襲頻率與強度均在升高,大氣與海洋環流變化是暖化以外的另一個主因。
加拿大和丹麥都聲稱享有北極海漢斯島(Hans Island)的主權,過去幾十年,加拿大人和丹麥人搭軍艦或直升機造訪這座無人島時,會插上自己國家的國旗,並留一瓶威士忌或杜松子酒給對方享用,因此兩國的主權爭端被稱為「威士忌戰爭」(whiskey war)或「國旗戰爭」(flag war)。兩國14日宣布已解決此領土爭議,將漢斯島一分為二,60%土地歸丹麥,40%歸加拿大,並在島上畫出國界,成為加拿大與歐洲的第一條陸地邊界。加拿大和丹麥為何能解決數十年的領土紛爭?
西方國家因烏克蘭戰事制裁俄國,引發俄國對其關閉領空報復,歐洲飛往東亞和東南亞航線受影響最嚴重。一些歐洲航空公司暫時取消東亞航班,芬蘭航空從赫爾辛基飛東京航班被迫改飛美蘇冷戰時代航線,繞道北極圈,原本9小時航程增為13小時,飛行距離增加近5000公里,燃料消耗增加40%。
在俄羅斯,他的地位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陸媒形容他是「男人的偶像、總統的朋友」。他從建築工人出身,一路做到統領俄國大軍,如今陳兵烏克蘭邊境,令北約和美國如坐針氈。俄國政壇高官來來去去,只有這位男人屹立不搖。儘管從政之路的光芒被普亭掩蓋,但他仍是歐美不容忽視的存在。他就是俄國國防部長謝爾蓋.蕭伊古(Sergei Shoigu)。
對世界多數人而言,氣候變遷帶來的是災難,但在俄羅斯北極海南岸的佩維克鎮(Pevek),可耕地變大,冬季電費減少,部分地方種出了前所未見的玉米,還有新漁獲,最重要的是,原本通過蘇伊士運河的歐亞海運,可能即將改道經過當地,錢潮湧入,居民正在迎接新時代。 氣候暖化能給人們帶來什麼禮物,在佩維克可看得十分明顯。...
美國軍方高層表示,中國自稱為「近北極國家」,不僅提出投資建設北極的「冰上絲綢之路」(Polar Silk Road)計畫,還將北極視為其在印太地區軍事活動的基地,而美國為了嚇阻中國的野心,也在北極積極進行軍事部署,美軍將把北極視為印太和歐洲戰場的前進基地,要在阿拉斯加建立「北方軍事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