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陽明交通大學明年首將外文系拆分「跨域人文組」、「語言科學組」,嫁接大型語言模型、甚至失語症治療;中山大學也有共學群做法。人文式微?「語言能做的事很廣」,結合「理科腦」也能打出招生和就業藍海。
全球AI晶片龍頭輝達的執行長黃仁勳颳起AI旋風,許多學生一窩蜂擠進工程、資訊學群,不少家長甚至想將孩子培養成下一個黃仁勳。「科技業」領導人只看重員工的科技力嗎?最近有一份調查報告卻給了截然不同的答案。人力資源公司觀察,非理工科系會用AI,結合本身優勢,也能脫穎而出,點名這些科系機會大。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個人申請入學招生掛零,校方回應的「AI浪潮」一說讓學界炸鍋。學者分析掛零主因應是招生技術失誤,學者指出,此風波可看出三大隱憂,南北失衡、數位轉向和職涯發展,少了頂大當「防火牆」的大學,拋開過時招生觀念是當務之急。
2023消逝許多事物,也許傳奇終會落幕,而留下給人們的故事,有警惕也更多啟發,在即將到來的2024,汲取他們的智慧駛向嶄新的未來。
台大113學年招生突寄存15個招生名額一度引發社會討論,校長陳文章當時緩頰,寄存是為成立新學系做準備,台大對申設何系一事保密到家,聯合報數位版掌握,新學系是由社科院內增設「這一系」,消息已在頂大傳開來,屆時可能和該領域體制最完整的政大產生競合。學界預測,台大應是盼壯大「獨立所」,甚至未來不排除將觸角拓展至博士班;學界也指出,頂大獨立所若欲創辦學士班不應只為了「綁學生」,應看到更多前瞻性和可能。
在國際史學界,台灣最著名的城市並非首都台北,而是古都台南;而國際學者獨鍾台南城研究,有其道理,讓台南躍登國際研究焦點的台灣推手,是各國學者在台南成立的「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不過隨著政策更迭,南瀛中心近年資源大減,明年是台南建城400年,學者呼籲政府應更重視地域研究國際化成果,「把台南做大」。
美國哈佛大學校產規模全球第一,2022會計年度高達540億美元,相當於新台幣1.7兆元。根據外流的密件,哈佛校方擬定「三年戰略轉型計畫」,整併四個語文科系是目標之一。雖然計畫在曝光後喊停,但也不禁讓人省思,如果連家大業大的哈佛都「養不起」或「不肯養」,藝術人文學科在高教還有前途可言嗎?
創校155年的美國公立名校柏克萊加州大學(UC Berkeley),去年秋季大張旗鼓舉行名為「門戶」(the Gateway)的「資料數據科學」新大樓動土典禮,占地約10320坪。反觀蝸居該校人類學系大樓2樓的人類學圖書館,面積僅42坪,收藏約8萬本主題包羅萬象的考古學筆記及書籍,校方卻準備將其搬到附近1個倉庫和總圖,宣稱如此一來,每年可省下40萬美元(約1238萬台幣)。但對此說法不買帳的該校學生,連日來以搭帳篷、睡睡袋與充氣床墊的「占領」方式,展開「搶救圖書館大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