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台關係

美中台博弈/布林肯訪問北京前 美態度趨硬、陸身段更軟?

美中下一齣外交重頭戲即將上場,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中國大陸,目前北京與華府都在積極準備。路透
美中下一齣外交重頭戲即將上場,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中國大陸,目前北京與華府都在積極準備。路透

拜習會後,美中關係大的趨勢未變,仍然是競爭與對抗,但是雙方在短時間內,都希望穩定彼此關係,不要有意外,但降溫不代表緩和,未來一年仍然不容樂觀。

不過其中可以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美國似乎一意挺進,而中國大陸則步步退讓,美國要進,是與國內情勢有關,而大陸要退,也與國內情勢有關。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系列文章

紐約時報資深記者分析指出,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打掉舊制度,卻未提出新架構,使得國際權力結構空前混亂。美聯社

美中台博弈/疑美論再起 賴政府無法靠喊台美友好回避

影響台灣的國際與國內政治,是三重架構,第一重是國際權力結構:獨霸、兩極,還是多極;第二重是美中台三角,兩岸互動,或是美台關係;第三重是國內政治,兩黨競爭。 這三重架構相互影響,往往國際對台灣的影響較大。川普第二任才50天,國際權力結構空前混亂,各國都出現了對美國的強烈反應。 看看別人,想想台灣;官方至今仍然維持著台美友好的基調,但是民間的「疑美論」已達到空前。

普亭有更大的野心要把北約逼出東歐,就像是二戰後的史達林一樣,與美國達成新雅爾達協議。而這不僅是美俄而已,還要加上中國大陸,全球新秩序由三個強人幕後交易所決定。歐新社

美中台博弈/俄烏戰談和危機延燒 雅爾達2.0就要來了?

克里米亞半島上的城市「雅爾達」,最近成了國際政治討論的熱門字眼;1945年二戰結束之際,美國、蘇聯和英國領導人在此會晤,避免了大規模熱戰。 此刻,國際權力架構又回到雅爾達時代,全球勢力範圍的分割,恐將由美俄中三國領導人川普、普亭、習近平幕後交易決定,若真如此,台灣的戰略價值將被改寫,「雅爾達2.0」是否很快來臨,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立即大揮關稅大刀,貿易戰對象掃向所有國家。路透

美中台博弈/各國如何對應川普?歐洲墨國演示相反路線

「強者為所欲為,弱者只能逆來順受(The strong do what they can and the weak suffer what they must. )」,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Thucydides)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描述圍攻米洛斯前的一場談判時,這句話就是要求米洛斯人臣服的最後通牒。 此刻的世界,面對超級強權美國,以及頤指氣使的新皇帝川普,每個國家都成了弱國,如何對應,就成了每個領導人的必修課。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分析東亞、歐洲各國的因應之道,而普亭如何在美中之間兩面討好、墨西哥的女總統薛恩鮑姆又如何讓川普暫緩加稅成命?

川普過去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初期,曾邀請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當時「川習會」在佛州海湖莊園登場。 法新社

美中台博弈/美中「大交易」走向未明 2問題成角力重點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迅速與俄羅斯總統普亭通電話,著手俄烏停火談判,並且宣布清空加薩200萬巴勒斯坦人,企圖一勞永逸的解決中東問題,現在剩下來的,只有如何處理中國大陸的威脅,以及印太地區的緊張了。 雖然川普已經兩度邀請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來華府,本周三(2月19日)又說了一次,但至今外界仍然還參不透的謎團就是,川普的中國政策,究竟是對抗的,還是和解的?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