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勞動部公務員之死爭議延燒,總統賴清德道歉,行政院長卓榮泰也道歉,並在昨天下三道軍令,絕不容許類似事件再發生。但要「清零」恐怕不易,專家點出職場霸凌難成立的原因,舉證困難重重只是其一。...
許多父母遇到不順心事,就大聲喝斥小孩,成為第一個霸凌孩子的人,到底該如何情緒教育?專家提出解答,家長要先自我情緒管理,適度地向孩子自我揭露生氣的原因,也可以在家中建立孩子情緒「出口」,學會如何調適情緒,是親子共同課題。...
高齡社會已是全球趨勢,研究指出,餘命延長讓每個世代皆出現「延遲轉大人」現象。青春期從原本10到15歲,延至25歲才結束;而雖然目前定義65歲已是老年,但愈來愈多國家,擬將老年定義延至70歲。也因為人類年齡不斷延長,讓人生變化多端且更具挑戰。 「65+」之後還有悠長歲月,來看看X世代謝文憲、Y世代馬克信箱和Z世代謝亞軒如何重畫點。...
啃老是養出來的嗎?答案是,也不是。由聯合報橘世代、元氣網攜手推出的「別養出啃老族」線上調查發現,有近七成的未成年子女父母擔心養出啃老兒。事實上,在養育孩子的路上,父母與孩子互動的態度、應對孩子的方式,都會影響孩子能否長成獨立自主的成人。那麼,父母必須避免哪些NG行為?本文將帶您檢視擔心背後的訊息,並邀請專家,從自身經驗出發,探討如何教養出不啃老的自立子女。...
沒有人應該獨自面對心理健康問題,不要讓汙名化阻礙你求救的訊號,獲取正確的訊息至關重要,你並不孤單,發出你的聲音,尋求支持和有用的建議。
美國德州驚傳美版N號房事件!一個名為「764」的Discord群組,藉兒童色情物吸引戀童癖聚集,以散布不雅照脅迫少女在身上「刻字」、唆使憂鬱症患者輕生等凌虐他人,犯行令人髮指。但少有人料到,惡霸軍團的主謀,在現實生活中是長年遭霸凌的15歲無助邊緣人。這位名叫坎登赫(Bradley Cadenhead)的青少年,現在被判80年徒期,他受了什刺激走上歧路?在他異常轉變之際,為何找不到一雙強有力的手將他溫柔接住,卻釀成害人害己的悲劇?
你是否碰過這種情況:相約出去玩前夕,明知這些活動令人開心,當下卻有股衝動想要退縮;一旦取消約好的慶生派對或聚餐,把時間留給自己,感覺卻比之前更糟?我們常將此歸咎於厭世感作祟,連玩樂都嫌麻煩。但如何幫自己找回「感受快樂的能力」?心理治療師表示,這種能力就像肌肉一樣能夠鍛鍊,也分享實務上教導病人的方法。
軍人睡眠不足不是新聞,疲勞對軍事行動的隱患加劇,也不意外。美國海軍艦艇官兵平均每日睡眠時間僅5.2小時,2017年美海軍勃克級驅逐艦費茲傑羅號撞船事件,被證明與士兵長期疲勞有關。 對美軍而言,雖然服用德太德林(類安非他命藥物),比咖啡、普衛醒錠更能幫助在睡眠不足時提高警覺性,但卻有易怒與欣快症等副作用,容易成癮。於是,美軍如何用科技結合藥物減少睡眠不足,又能降低藥物成癮,就成為了研究顯學。如今美軍以藥物獲得新突破,真的能解決美士兵因睡眠不足帶來的風險,提升士兵警覺嗎?
「跟哥哥同住的媽媽又打電話來罵嫂嫂了」、「媽媽跪下要我幫弟弟還債」、「爸媽的房子給了弟弟、錢匯給妹妹,但生病卻是我在照顧」……為家庭扛下最多責任的長女,往往卻是家中那個最不被愛的女兒。 心理學的研究中,長女是所有孩子中最容易過度認同母親,忘記自己的需求和發展的孩子。這些無止境付出,獲得最多勞務卻擁有最少疼愛的長女,也比其他手足更容易焦慮、憂鬱。究竟長女們該如何離開那個像跑滾輪的天竺鼠一樣輪迴的不快樂處境?
前總統蔡英文曾稱學生18歲畢業後不一定要急著考大學,可以先去體驗社會再重返校園,於是青儲戶方案2年12萬元補助應運而生。有人循此管道,先去美國學開飛機,再經特殊選才上頂大,但近年參加人數卻節節下滑。高中老師指出,來申請的高中職畢業多是急著先就業,這個方案「先天不足,後天失調」。...
巴黎奧運火熱進行中。體育賽事跟考試一樣,參賽者都有壓力,愈被看好者壓力愈大,壓力有時會大到讓選手退賽,像是美國隊體操精靈拜爾斯(Simone Biles)就曾退出東京奧運,或是女網好手大阪直美也曾退出法國公開賽。而臨場表現失常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如何維持水準,進而發揮出超越平常的實力,美國奧會顧問、史丹福大學運動心理學家莫蘭米勒(Kelli Moran-Miller),協助頂尖選手克服挑戰的訣竅,也適用於運動員以外的所有人。...
衛福部公布國內首分「數位/網路性別暴力狀況調查報告」,結果顯示,數位性暴力終身盛行率為59.4%,1年內盛行率為47.7%,「騷擾」是最常見的數位性暴力,最常遭受網路性別霸凌的族群為「非異性戀男性」。
美軍海豹部隊能力高強,上天下地跳傘爆破似乎都難不倒他們,但近年來卻傳出部分隊員、退伍軍人,在生涯晚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因腦損傷導致心智功能無預警大衰退。而前海豹隊員梅坎夫(David Metcalf)就寫下這個令人哀傷的真實人生故事,他生前最後時日,情緒低落、思緒混亂,連簡單家事都無法打理。美軍早在近10年前就對此略知端倪,為何卻未能阻止悲劇一再發生?
美國民謠天后瓊.拜雅(Joan Baez)「多娜多娜」(Donna Donna)等名曲傳唱至今,溫柔反戰形象也深植人心。但她在近日將上映的紀錄片《瓊.拜雅:三重人格》自揭長年受情緒障礙、恐慌症、焦慮症所苦,原因甚至遠早於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傳奇歌手巴布.狄倫(Bob Dylan)的無緣戀,讓歌迷震駭不已。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統計,去年有2千多名65歲以上長者赴心理衛生中心求助。這是意識到需要幫忙,而且願意尋找資源的長者,但有更多熟齡者,其實身處憂鬱焦慮中而不知,這些數據反映了近年憂鬱症比例正提高、失眠的人也逐漸變多。就如誠品書店在分析2023年暢銷書時指出,前十名的榜單中,「心靈療癒」佔大宗,說明這是個「焦慮世代」。 然而,焦慮時代也誕生了許多因寂寞產生的詐騙。刑事局統計假交友的詐騙被害人數,發現2021年有1831人、2022年2044人、2023年1798人,其中50歲以上的被害人,近3年各有459、490、406人,占比逾二成。究竟在本該安度晚年的快樂時光,為何會有人變得如此焦慮?而身處療癒形式無窮、商機無限的時代,對現代人來說是幸運或是災難呢?來看專家用4建議剖析療愈商機。
學歷高且事業成功的家長,教養孩子碰壁原因大同小異。兒科醫師暨特殊教育學者成田奈緒子說,這種「高學歷父母病」,她自己也深受其害。
父母也是人,也會有倦怠感,尤其當「夾心族」上有年邁雙親、下有年幼子女要照顧,難免萌生逃避現實的念頭。德國或許是全球唯一國家,允許倦怠家長放自己一個療養長假來重新振作。畢竟,若連自己都身心俱疲,如何照顧好家人?住進類似度假村的診所,有醫師為你量身打造調養計畫,飲食起居有人打理,費用由保險給付。效果如何?聽聽家長與專家怎麼說。...
你的戶頭裡有多少錢?中國大陸DT研究院早前一項調查《2023年輕人存錢調研報告》引發不少人關注,部分媒體甚至以「震驚」來形容。因為報告顯示,12.2%的受訪年輕人表示「暫無存款」,9.3%表示存款在人民幣1萬元(約合新台幣4.4萬元)以下,32.2%的年輕人存款在人民幣1萬元至10萬元。也就是說,有超過五分之一的中國大陸年輕人,戶頭裡的錢在新台幣4.4萬元以下。許多網友感嘆,「年輕人不負債已經贏了」、「活著就不錯了」。 「薪水這麼低,要怎麼存錢?」這應該是現今年輕人普遍面臨的困擾。不過,一名「00後」女孩丁一以其獨特的存錢法,最近在中國大陸網上「火了」:假裝自己懷孕、養娃。
過去,「長命百歲」是人生圓滿的圖像,是晚輩送給對長輩的祝福;而來到現代,「百歲」成為可能,卻發現這不僅不是祝福,還是焦慮。 因為長壽帶來的死亡焦慮、世代動盪疏離深化的存在焦慮,讓現代人對於身心安頓的需求愈來愈高,使得長者心理不適就醫人數大增,進而讓正念、瑜伽、頌缽、冥想、禪坐、人類圖等身心靈課程,無論是實體或是線上都有很好的銷售。就連宗教也開始透過數為轉型,回應這波需求,包括點光明燈、安太歲、求籤、祈福、問事等,都可以線上完成。 然而,靈性的追求和詐騙陷阱常常只有一線之隔,為何兩者怎麼容易混淆?我們該如何避免在追求靈性時,成為詐騙集團或是邪教團體眼中肥羊?來看老人精神科醫師蔡佳芬的分享。...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大陸許多人都已經踏上返鄉的路途。但網上卻出現一個熱門話題:愈來愈多年輕人開始出現「過年返鄉焦慮」,甚至有人說:「寧願自己孤獨過年,也不願回家團圓」。春節闔家團圓不是理所當然,是什麼原因讓大陸年輕人開始害怕回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