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焦慮

民謠天后瓊.拜雅(Joan Baez)晚年漸漸統一自我,走出黑暗。圖/Magnolia Pictures提供 生活

紀錄片《瓊.拜雅:三重人格》 民謠天后自揭8歲起不為人知的傷痛

美國民謠天后瓊.拜雅(Joan Baez)「多娜多娜」(Donna Donna)等名曲傳唱至今,溫柔反戰形象也深植人心。但她在近日將上映的紀錄片《瓊.拜雅:三重人格》自揭長年受情緒障礙、恐慌症、焦慮症所苦,原因甚至遠早於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傳奇歌手巴布.狄倫(Bob Dylan)的無緣戀,讓歌迷震駭不已。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統計,去年有2千多名65歲以上長者赴心理衛生中心求助,近年憂鬱症比例提高、失眠的人也變多了。圖為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熟齡焦慮/長壽、退休造成焦慮也帶來商機 專家4建議:療癒未必是好生意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統計,去年有2千多名65歲以上長者赴心理衛生中心求助。這是意識到需要幫忙,而且願意尋找資源的長者,但有更多熟齡者,其實身處憂鬱焦慮中而不知,這些數據反映了近年憂鬱症比例正提高、失眠的人也逐漸變多。就如誠品書店在分析2023年暢銷書時指出,前十名的榜單中,「心靈療癒」佔大宗,說明這是個「焦慮世代」。 然而,焦慮時代也誕生了許多因寂寞產生的詐騙。刑事局統計假交友的詐騙被害人數,發現2021年有1831人、2022年2044人、2023年1798人,其中50歲以上的被害人,近3年各有459、490、406人,占比逾二成。究竟在本該安度晚年的快樂時光,為何會有人變得如此焦慮?而身處療癒形式無窮、商機無限的時代,對現代人來說是幸運或是災難呢?來看專家用4建議剖析療愈商機。

專家指出,熱中學前教育的多在40歲左右生小孩,住都會區。非新聞當事人。路透 教育

爸媽太成功反成養育障礙?高學歷父母病正在荼毒孩子

學歷高且事業成功的家長,教養孩子碰壁原因大同小異。兒科醫師暨特殊教育學者成田奈緒子說,這種「高學歷父母病」,她自己也深受其害。

德國或許是全球唯一一個國家,允許倦怠家長放自己療養長假,藉此重新振作。住進類似度假村的診所,有醫師為你量身打造調養計畫,飲食起居有人打理,費用由保險給付。路透/Alamy 國際

世代難題/「夾心族」照顧老幼身心俱疲 德國准父母放3周療養假充電

父母也是人,也會有倦怠感,尤其當「夾心族」上有年邁雙親、下有年幼子女要照顧,難免萌生逃避現實的念頭。德國或許是全球唯一國家,允許倦怠家長放自己一個療養長假來重新振作。畢竟,若連自己都身心俱疲,如何照顧好家人?住進類似度假村的診所,有醫師為你量身打造調養計畫,飲食起居有人打理,費用由保險給付。效果如何?聽聽家長與專家怎麼說。...

一項調查顯示,12.2%的受訪年輕人表示「暫無存款」,9.3%表示存款在人民幣1萬元(約合新台幣4.4萬元)以下。中新社 國際

戶頭空空存不到錢? 陸年輕人為存錢竟流行假裝懷孕、養娃

你的戶頭裡有多少錢?中國大陸DT研究院早前一項調查《2023年輕人存錢調研報告》引發不少人關注,部分媒體甚至以「震驚」來形容。因為報告顯示,12.2%的受訪年輕人表示「暫無存款」,9.3%表示存款在人民幣1萬元(約合新台幣4.4萬元)以下,32.2%的年輕人存款在人民幣1萬元至10萬元。也就是說,有超過五分之一的中國大陸年輕人,戶頭裡的錢在新台幣4.4萬元以下。許多網友感嘆,「年輕人不負債已經贏了」、「活著就不錯了」。 「薪水這麼低,要怎麼存錢?」這應該是現今年輕人普遍面臨的困擾。不過,一名「00後」女孩丁一以其獨特的存錢法,最近在中國大陸網上「火了」:假裝自己懷孕、養娃。

因為長壽帶來的死亡焦慮、世代動盪疏離深化的存在焦慮,讓現代人對於身心安頓的需求愈來愈高,也使得心理不適而就醫的長者人數大增。圖為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熟齡焦慮/上網就能安太歲!中高齡焦慮掀療癒商機 追求靈性如何避免詐騙

過去,「長命百歲」是人生圓滿的圖像,是晚輩送給對長輩的祝福;而來到現代,「百歲」成為可能,卻發現這不僅不是祝福,還是焦慮。 因為長壽帶來的死亡焦慮、世代動盪疏離深化的存在焦慮,讓現代人對於身心安頓的需求愈來愈高,使得長者心理不適就醫人數大增,進而讓正念、瑜伽、頌缽、冥想、禪坐、人類圖等身心靈課程,無論是實體或是線上都有很好的銷售。就連宗教也開始透過數為轉型,回應這波需求,包括點光明燈、安太歲、求籤、祈福、問事等,都可以線上完成。 然而,靈性的追求和詐騙陷阱常常只有一線之隔,為何兩者怎麼容易混淆?我們該如何避免在追求靈性時,成為詐騙集團或是邪教團體眼中肥羊?來看老人精神科醫師蔡佳芬的分享。...

春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但長輩過度的關心卻讓不少年輕人倍感壓力。新華社 國際

長輩別再問了!陸年輕人患「過年返鄉焦慮」 把回家當受罪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大陸許多人都已經踏上返鄉的路途。但網上卻出現一個熱門話題:愈來愈多年輕人開始出現「過年返鄉焦慮」,甚至有人說:「寧願自己孤獨過年,也不願回家團圓」。春節闔家團圓不是理所當然,是什麼原因讓大陸年輕人開始害怕回家過年?

許多美國人因擔心爆發內戰、第三次世界大戰,於是踴躍報名參加一些野外求生和軍事訓練課程。圖為荒野生存專家傑西·克雷布斯(左二)向學員們說明如何躲避敵人的偵察。紐約時報 國際

憂爆發內戰、第三次世界大戰 美國老百姓搶報名軍事訓練課程

世界各地的戰亂,加上美國今年總統大選的對立緊張氣氛,讓許多美國人焦慮不安,憂心美國可能發生內戰,甚至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他們為最壞的狀況做準備,踴躍報名參加一些野外求生和軍事訓練課程。究竟哪種人會報名這類型課程?他們在課程中又會學到什麼樣的技能呢?...

機場有一種充滿可能性的氣氛,能夠前往任何地方跟體驗任何事情,也就具備某種魅力,成為一個適合迷戀異鄉人的環境。路透 國際

迷戀旅人 在機場容易「暈船」 可能跟腎上腺素有關

美國和歐洲剛過完耶誕和新年假期,許多人在社群媒體上討論,假期出遊搭機,發現機場帥哥辣妹似乎特別多,在候機室遇到的陌生人格外有吸引力,很容易讓人「暈船」。為何會有這種「機場效應」?

大陸年輕人掀起「副業潮」,而最受年輕人歡迎的副業類別,由經營「新媒體」以52.6%居冠。中新社 國際

大陸00後為何愛搞副業 2個字一針見血

「打工人做副業是對還是錯」的話題,近日在大陸網上引發熱議,因為根據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與求職網站「智聯招聘」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大陸有超過5成民眾另外從事兼職,「00後」(2000年以後出生)的年輕人兼職比率更來到54.5%,讓人驚訝於大陸年輕人竟如此熱中於做副業。

照顧是孤獨的,尤其是在照顧失智症患者的時候更是如此。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失智照顧難/他是他但又不是他...照顧失智者的孤獨怎解 專家:走進對方世界

失智症因為是腦部受損疾病,生病後會變成什麼樣難以預測,病人也常常在同一天有時很正常、有時又陷入混亂與妄想中。加上病程長,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照顧技巧。這些特質,讓失智照顧變得很棘手。而照顧是孤獨的,尤其是在照顧失智症患者的時候。 台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指出,失智照顧者獨有的孤獨感,主要來自3個原因,其中就包括社會對失智症的不理解。至於該怎麼應對這種孤獨感,蔡佳芬認為,面對失智家人的混亂妄想、讓人窒息的依賴,或許可以用一些幽默與創意來回應。一起來看看她的分享吧!

一位現年28歲的軟體工程師曾在臉書任職超過5年,年薪達37萬美元,但他透露臉書如何在考核績效與工作進度上緊迫盯人,令他壓力大到罹患「恐慌症」。示意圖。路透 國際

職涯十字路/年薪千萬仍離職!臉書軟體工程師曝自身經歷 壓力大到得恐慌症

大學剛畢業就收到谷歌、臉書等科技巨擘的錄取信,躋身矽谷新貴的一員,可能是不少年輕人的夢想。但剛出社會薪資就高人一等,需要付出多少相應的代價?一位28歲的軟體工程師在臉書任職超過5年,訴說了自身經歷。雖然年薪達台幣上千萬,但他也透露臉書如何在績效考核與工作進度上緊迫盯人,令他壓力大到得「恐慌症」。意識到矽谷無法久待的他,也分享另謀出路的心得...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各種周邊商品,受到不少大陸年輕人歡迎。圖/取自上海澎湃新聞 國際

精神病院當聖地?陸年輕人焦慮爆棚 催生「療癒經濟」藍海

上海宛平南路600號,近幾年在大陸網路世界,尤其是年輕人之間爆紅,不僅「宛平南路600號」成為打卡熱點,各式各樣周邊商品更受到不少網友追捧。但「宛平南路600號」其實是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地址,這家創建於1935年的醫院,是上海唯一一所精神病學科三級甲等級醫院,也是大陸規模最大的精神衛生機構。

老年就是一個一直經歷「失去」的生命階段,孤獨是必然,因此該如何在孤獨中沒有害怕、痛苦,成了生命課題。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百歲孤寂/老伴過世、孩子忙工作...老年孤獨是必然 想克服得學會不怕死

國內65歲以上族群的自殺死亡率一直居各年齡層之冠,高齡人口的自殺死亡與服用抗憂鬱藥的人數,在這10年間也明顯攀升。 據衛福部統計,65歲以上自殺死亡人數,在2011年是807人,但11年後,來到2022年時已攀升到1183人。而服用抗憂鬱藥物的長者,民國2012年時是27萬人,2021年時攀升到48萬人。過去的研究都顯示,自殺和憂鬱症高相關。 孤獨感也和憂鬱症高度相關。可能原本活躍的人罹患憂鬱症後社交退縮,感到孤獨;長期的孤獨感也容易導致憂鬱症。不只憂鬱症,孤獨感對人的身心都有負向影響,長期感到孤獨者,有比較高的比例出現失智症、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 老年自殺與憂鬱症嚴重,而孤獨感又和憂鬱症高度相關,年長者的孤獨感成為不可不重視的議題。橘世代「百歲孤寂」系列將分上下兩篇帶讀者探究,生命行至老年時期,「孤獨感」是怎麼回事?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及因應?【下篇將於9月29日上午7點30分見刊,歡迎訂閱追蹤】

學術界封閉,大學教師埋首研究,面對學術競爭壓力,卻找不到方式緩解或求助,有教授直言「老師基本上就是一群沒出過社會的人,真的需要輔導」。此為示意圖,照片中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學術孤島/大學教師活在封閉圈「沒出過社會」 學術競爭受挫缺人拉一把

進到大學教書要有成為「孤島」的心理準備?學術社群封閉,大學教師埋首研究,面對直到退休前的學術競爭壓力,都可能造成情緒問題。一名曾受憂鬱症所苦的大學教授表示,老師基本上就是一群沒出過社會的人,真的需要輔導。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表示,總統大選正熱,教研團體如果有解決的草案和共識,正是行動的時機,大學教師們要團結,跟社會與執政者交涉,不然只能任人宰割。...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表示,精神疾病患者若缺乏病識感,將難接受治療,因此建議透過教育,增加國人對精神健康的認識。記者曾吉松/攝影 聽幕後

元氣醫聲EP10|李玟逝世揭精神疾病現況 專家籲藉教育撕標籤

「你就多想快樂得事情,情緒不要太負面⋯⋯」、「一下覺得上班工作效率高漲、突然之間又陷入了憂鬱⋯⋯」面對砸雜亂無序的情緒波動,知覺及行為的混亂,其實這代表著心理生病了。 雖然大家都聽過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思覺失調等,但是你真的理解當中差異?這些疾病會不會遺傳?治療方法的口服用藥、長效針劑哪一個好?眾多的疑問就由這次來賓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逐一解答。 去除對於精神疾病的污名化,蔡長哲認為,心理、精神疾病要納入國高中課綱,好好的認識內心,這就如同感冒生病一樣,看醫生治療就能控制,我們一起把這張負面標籤,用知識來撕下它。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近來動作頻頻,都指向「獨立參選」的企圖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郭台銘動作頻頻擬獨立參選? 政壇人士:企圖心背後是焦慮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近來動作頻頻,到大甲鎮瀾宮讓國民黨立委參選人顏寬恒基於人情之常盡地主之誼,到台南、高雄幫立委參選人王家貞、陳美雅、李眉蓁等人站台,到屏東與議長周典論一同去石斑魚養殖場關心漁民,也透過社群粉絲頁政策連發,每一個動作,都指向「獨立參選」的企圖心,但為何政壇人士和學者不約而同指出,郭台銘的動作頻頻,反而顯露出他的焦慮?

教育界與醫界觀察到,現在中輟生不一定往外跑,足不出戶的繭居族愈來愈多。示意圖。圖/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教育

隱性輟學潮/中輟生不一定往外跑!少年繭居族激增 該如何讓他們走出房門

「少年繭居族愈來愈多,中輟型態不再一樣。」教育界與醫界觀察到,現在中輟生不一定往外跑,足不出戶的繭居族愈來愈多,他們在校適應不良,與人際焦慮、霸凌、家庭因素等息息相關,選擇窩在家無所事事,打電動、看影片成為首選,有的甚至把自己關起來,一旦日夜顛倒沈迷網路,走不出房門,也阻斷與家人對話機會。如何讓中輟生打開房門,甚至敞開心房?成了接住中輟生的關鍵。...

《睏世代》指出,焦慮、憂鬱、慢性壓力等身心健康疾病正襲捲年輕世代,許多起因都是「睡眠不足」。圖/取自Ingimage 生活

安心教養/誰壓垮年輕世代?專家揭「睡眠不足」恐是元凶

在當今易變、不確定、複雜、模糊的「烏卡時代(Volatile、Uncertain、Complex、Ambiguous,VUCA)」,成年的父母、青春期的孩子每天都在面對焦慮、緊繃的情緒。為什麼這個世代的青少年厭世又憂鬱?為什麼他們總是天天熬夜又睡不飽?兩本選書深度解析加速年代的教養問題,幫助父母陪伴孩子走過成長的漫漫長路。 睡眠專家建議,10至18歲青少年平均每日所需睡眠為9至10小時,但兒福聯盟2019年針對全台國、高中職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台灣青少年每日平均睡眠時數僅6.9小時,首本深入探討青少年睡眠問題的專書《睏世代》直指,「睡眠不足」正讓年輕孩子賠掉健康。聯合報數位版邀請聯經出版總編輯涂豐恩領讀《睏世代》,解析睡眠不足成因、尋找解方,陪孩子走出身心失調的惡性循環。

臨床心理師瑪德琳‧勒文認為,家長的過度保護反而會讓孩子更加脆弱、缺乏處事技能。圖/取自Pexels 生活

安心教養/焦慮父母養出焦慮孩子 爸媽過度保護反而害了他

在當今易變、不確定、複雜、模糊的「烏卡時代(Volatile、Uncertain、Complex、Ambiguous,VUCA)」,成年的父母、青春期的孩子每天都在面對焦慮、緊繃的情緒。為什麼這個世代的青少年厭世又憂鬱?為什麼他們總是天天熬夜又睡不飽?兩本選書深度解析加速年代的教養問題,幫助父母陪伴孩子走過成長的漫漫長路。 臨床心理師瑪德琳‧勒文(Madeline Levine)認為,焦慮的父母養出焦慮孩子,爸媽的過度干涉反而剝奪了孩子的能力,面對未知的未來,家長更需要穩住自己。聯合報數位版邀請聯經出版總編輯涂豐恩領讀《焦慮世代的安心教養》,幫助讀者攜手孩子迎向未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