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Fed)宣布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在通貨膨脹壓力降溫下,明確放緩激進升息步調,決策一如市場預期,帶動台北股匯市雙漲,國際美元持續偏弱下,今年新台幣是否就此強到底?
明天台股開紅盤,但本周市場最關注的是美國聯準會(Fed)在2023年召開第一次FOMC會議,2月2日凌晨將舉行會後記者會,緊接著是英國與歐洲央行的利率決議結果。目前市場普遍預期Fed將只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歐洲則可能不只1碼。
2022年11月7日,比特幣在恐慌性拋售和FTX破產事件效應渲染下跌破2萬美元。但在2023年開年不久,比特幣重新收復2萬美元大關,最新價格更突破2.3萬美元。 一如預期,交易員、投資客和死忠者在長期陰霾後很高興地迎來這縷陽光,即使這與比特幣崩盤前6.8萬美元的價格還相差甚遠。
美國聯準會(Fed)當地時間14日再升息2碼(1碼為0.25個百分點)後,今年已升息17碼,台灣中央銀行今(15)日下午舉行理監事會議,再次宣布跟進升息半碼,且並未再調升存款準備率。央行再次打出半碼「安全牌」,一方面持續壓抑通膨,另一方面也顧到景氣衰退隱憂,楊金龍任期屆滿前的「期末考」,符合市場原先預期,但是否拿下高分,有待觀察市場變化。
由於上周美股回檔,導致全球股市拉回,台股在漲多後受阻於整數關卡同步回軟,終場加權指數收在14705.43點,一周跌265.25點,跌幅1.77%,周線翻黑、終止連5紅,成交量退燒,5日均量2245億。同時,櫃買指數跌1.95%,收在188.14點,5日均量738億,同樣呈現價跌量縮。
全球景氣衰退的陰影籠罩,台灣經濟前景也跟著不樂觀,各機構紛紛下調明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均認為「保3」恐要落空。國發會上月28日發布10月景氣燈號,綜合判斷分數為18分,較上月17分不降反升1分,燈號續呈黃藍燈,驚險守住未再降至代表「低迷」的藍燈。但學者不諱言,未來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未來亮藍燈恐機率仍高,「不能太樂觀,大家要有心理準備」,何時會結束景氣低迷,關鍵還是美國升息何時結束。...
本周要關注的國際財經大事主要是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在華府演說,及相關GDP、就業數據。尤其是鮑爾談話是否由鷹轉鴿,更會牽動市場投資情緒。 聯準會官員在本月稍早的會議上得出結論,應在不久後放緩升息步伐以減緩過度緊縮的風險,暗示他們傾向於12月升息幅度縮小到2碼(0.5個百分點)。
G20峰會本周在印尼峇里島登場。外界最關注的是中美二巨頭會談,美國總統拜登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坐下來面對面會談,包括台灣問題、美國芯片禁令,以及烏克蘭戰爭和中俄關係,預估都將是主要議題。
日本央行10月28日決定維持超低利率不變,但在美國聯準會(Fed)與全球其他央行升息抗通膨,以及日圓持續貶值之際,日本央行仍堅持超寬鬆貨幣政策,在全球緊縮浪潮中依舊特立獨行,這也讓人好奇日本央行在面臨國內外壓力下,為何依然死守負利率政策。
上周美國公布9月CPI年增率為8.2%,核心CPI為6.6%,全都高於市場預期,造成市場動盪。本周要注意的美國Fed發布的褐皮書,及房屋相關數據的公布。 FOMC會議前公布的「褐皮書」。正式名稱為「當前經濟情勢評論」(Summary of Commentary on Current Economic Conditions),由於報告封面的裝訂為褐色,俗稱「褐皮書」。是在FOMC利率決策會議前2周的周三公布,每年公布8次。
本周全球金融市場面臨「超級央行周」考驗,由於美國8月通膨率仍超乎預期,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將更鷹派,甚至出現一次升息4碼(1碼為0.25個百分點)的看法,除了緊盯台灣央行是否擴大升息幅度,也有經濟學家憂心,80年代出現的「伏克爾時刻」(VolckerMoment)恐會再現,認為過於劇烈的升息雖可壓抑通膨,但隨之而來的將是經濟衰退的命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來下修各主要國家經濟成長率,各主要國家領先指標也下滑,全球經濟下行風險持續升溫,面對終端需求持續緊縮,國內廠商去庫存更不容易。不過7月出口已連25紅,加上暑假消費旺季和國旅補助上路,預估7月景氣燈號可望連續5個月亮出「景氣穩定」的綠燈。
在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引發中國大陸激烈反應甚至軍演之後,白宮國家安全會議印太事務協調總監坎伯(Kurt Campbell)12日舉行電話簡報會,針對中國大陸對台灣的一系列施壓作為,除了表明美軍將在近期穿越台海,美國也會強化和台灣的經貿關係,未來數日內就會公布一項充滿雄心的貿易談判路線圖。
美國強力升息持續,強勢美元使新台幣貶壓加重,加上近期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台海緊張局勢升溫,加速外資匯出,新台幣睽違2年多來再現3字頭價位。匯率專家分析,美元這波多頭已走到3分之2,預計美元將在年底觸頂,而新台幣匯價「3字頭」將成為新常態。
7月13日,美國勞工部公布,6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飆上9.1%,比5月的8.6%大幅上揚,且為1981年11月來最高水準。愈來愈多人在關注美國聯準會(Fed)在27日的會議上會不會大幅升息4碼(1碼是0.25個百分點)? 一周前,7月20日,國際能源總署(IEA)署長Fatih Birol發出警告,沒有俄羅斯天然氣,歐洲不管多努力,恐怕都撐不過今年冬天的能源危機,
緊接在美國聯準會(Fed)升息3碼之後,台灣央行昨天決定今起調升貼放利率半碼。央行總裁楊金龍在3月升息1碼時說這是「勇敢的決定」,這次升半碼再加升存款準備率1碼,則說是「艱難的決定」,從勇敢到艱難,楊總裁其實有他沒直接說出口的憂心。
一切目標鎖定飆升的通膨,美國聯準會(Fed)一如預期28年來首度升息3碼。美股出現紓壓式反彈,一掃連跌5天的陰霾。但經濟學家也同聲示警,要將通膨壓低至2%的目標區,經濟衰退和高失業率恐怕是必須的代價。 回顧過去兩年疫情左右經濟的走勢,美股雖一度出現史上最短的熊市,但美國政府狂印鈔票的發放紓困支票,壓低利率推動房市榮景,讓經濟出現「不對稱衰退」。昔日王謝堂前燕,如今也重回尋常百姓家。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今天宣布升息3碼(0.75個百分點),為28年來首見,多國陸續跟進,香港升3碼,巴西升2碼。台灣央行下午將召開第二季理監事會議,市場預估,央行不僅會緊跟Fed升息,幅度也會比之前預估的大,至少升息1碼。
為抑制不斷高漲的物價壓力,以美國聯準會(Fed)為首的各國央行已啟動升息,台灣央行3月已先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本月16日將召開理監事會,學者雖普遍認為央行會持續升息,但對升幅看法不一,也有學者甚至認為,持續升息恐對市場幫助不大,一切就看本周央行如何做出決策。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5月26日贏得參議院確認連任,當天也首次承認,高通膨和海外經濟疲軟可能會阻礙避免導致美國經濟衰退的努力。談話中也透露出他對美國經濟能否軟著陸不像以往那麼有信心,尤有甚者,Fed前主席、現任財政部長葉倫31日接受CNN訪問時承認,她誤判了去年的通膨風險。兩人的發言,反映Fed失策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