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紀卜心首次參與電影演出,就是愛情片「夏日最後的秘密」,片中得換上制服重返高中生活,她笑說拍電影最不適應的是無法自己決定造...
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昨天在田徑場上傳來破紀錄佳績,代表楊梅高中在高中男子組一一○公尺跨欄(欄高九九點一公分)出賽的吳育廷,...
好讀周報第817期精彩提要
圖片故事:
國教署過往曾砸大錢補助各高中職辦理「綜合高中」,不過十幾年過去,現存的綜高數量卻不及全盛時期的三分之一。根據教育部統計,112學年度,全台綜高只剩50所學校。
教官退出校園,由校安人員遞補,但近年校安頻頻亮紅燈;有校安人員透露,他們工作包山包海,要處理性平、霸凌、校園暴力,還要輪流夜間執勤,薪水補助卻雙標,也不是正式編制,比工友還不如,找到更好的工作就走了。教官退場校園安全替代方案,有比較好嗎?
大學學測2月26日寄發成績單,這段時間,有不少學生與家長因選填志願鬧翻,甚至家庭革命,許多家長感嘆隨著孩子長大,就愈來愈不知如何應對。專家指出,其實這段期間也能透過正向教養,給予高中生啟發式支持,父母想談志願序,掌握兩原則,技巧性引導。
想透過申請入學上大學,備審資料很重要,有大學教授指出,他們不吃軍備競賽這套,學習歷程檔案的製作重點應兼顧「基本盤」和「個人特色」,專家則指出,大家最容易忽略的「歷程」,其實才是制度核心,學習感受脈絡化呈現很關鍵。
大學招生競爭激烈,愈來愈多校系選擇「自降門檻」。114學年大學申請入學管道,只參採學測1或2科首度破四成,台大醫學系更宣布115學年取消採計英文科成績,改納社會科,專家預估,隨著頂尖考生投入,社會科頂標可能再推升,造成級距更大;面對參採科目的不斷變化,「強科思維」會是好解方?
在少子化和退場條例的夾擊下,全國有約六成私中陷入退場危機。有私校校長表示,要讓有心辦學的私校續命,學雜費就要調漲,按編制聘足教師員額,是非常沉重的負擔,但教團質疑,如果學校連一半的合格師資都聘不足,如何確保辦學品質?教育部也回應了。
日前發生高中生因情感糾紛持彈簧刀傷人事件,家長認為應加強情感教育。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學生的情感互動愈來愈複雜,通訊軟體和社群媒體普及後,雖然讓溝通更即時、便利,卻也增加了青少年情緒管理問題,以及教師教學及輔導上的難度和挑戰。
基隆市私立二信高中學生是美展常勝軍,幕後有個臥虎藏龍的重要推手薛佰銘老師,他教藝術課程30多年,寫得一手好書法,曾在基隆市教師書法比賽連奪12年冠軍,創下紀錄。他的草書如行雲流水、楷書蒼勁有力,他還將這種豪放自在的書法技術,運用到打桌球的運動中,球友稱讚薛的桌球技術是「藝術豪放派」,書法運筆融入桌球揮拍,讓對打者難招架,桌球賽也常抱回獎盃。書法、桌球一靜一動,卻能相輔相成,讓人讚嘆。
教育部統計,近年每年約1%的高中畢業生出國念大學且逐年漸增,建國中學每年大約3%學生出國,顛峰時期甚至高達1成。 政大教授姜世明指出「台灣升學途徑常常會突襲學生」,多元升學管道仍隱藏可能存在的機會不平等,造成優秀學生未必能依其努力及程度,獲得其相稱的大學科系錄取。
今年申請入學以人社學科為主的大學招生多受挫,名額使用率跌破7成。近年選讀文法商管班群的高中生愈來愈少,經訪查多所明星女中,今年即將升高二的學生未因半導體、AI選擇理工,而以醫護班群為主。這現象除是就業考量,為何與選攻數A的升學策略也有關?
高中生撰寫的論文獲得權威期刊採用,申請進入東京大學就讀,會很過分嗎?當高中生是日本皇室的悠仁王子,論文共同作者是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的研究部主任清拓哉時,問題就來了。悠仁到了上大學的年紀,坊間盛傳他將申請東京大學,批評人士說,如果悠仁以論文循推薦入學管道進入東大,將是特權、特殊待遇的象徵。為何他讀哪間大學,近日會成為日本輿論的焦點?
新任教育部長鄭英耀日前在部務會報中表示,108課綱一路走來「沒有問題」。但光是檢視108課綱考招變革之一的學習歷程檔案,今年包括台大在內的多所頂大申請入學二階報名率均下修,愈來愈多考生通過一階篩選卻放棄挑戰二階,高中3年準備的學檔也跟著派不上升學用場,學檔推動成效「大有問題」。
一名高三生申請某藝術大學沒上,為此「殺」去學校問落選原因,有網友批評此舉是「普信」。「普信」一詞出自大陸脫口秀節目,意指普通卻充滿自信,這名高三生的故事引發教育工作者熱議,有大學教師直言學生上課吃麵、啃雞排是常態,甚至把老師當喜劇演員;也有高中老師怕講話太大聲打擾到睡覺學生,恐被投訴。若如大學教授們所預言,「普信趨勢」無法擋,那麼家長和老師,如何避免教出普信生?又該如何與他們互動?
4月櫻花綻放如昔,每年都沒失約,在南韓安山市,有248個家庭卻被凍結在10年前的4月16日,害怕再看到櫻花。
大學雙聯學制行之有年,高中雙聯學制近年才蓬勃發展。雙北作法大不同,台北市多為高中校方自行找國外學校合作簽備忘錄,新北市則打團體戰。究竟,高中雙聯學制優缺點、學費為何?家長又有哪些關鍵需要評估孩子是否適合? 台師大教育系教授林子斌認為,念高中雙聯學制前,要先釐清目的。...
男女合校相當普遍,全國10年來有7所私立女校高中部開始轉型、招收男學生,反映少子化對私校生存的威脅。有女校早自20年前就意識到性別平等和性別尊重的浪潮,從硬體設備漸進式改變;也有女校堅持只招女學生,堅守女子教育的傳統。 台北港湖區指標性的達人高中,去年在國中部招收38位男生。稻江護家從餐飲科開始招收男生,校內男生人數4年間成長5倍。這些私校在轉型過程中是否遇到阻力?又對教學現場產生了哪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