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走過戰爭、通膨、疫情、選舉交織紛擾的2022年,對於即將到來的2023年,你希望迎來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台灣?在歲末年終之際,聯合報數位版邀請了多位名人談談2023年的想望,聽聽他們如何總結過去這一年,以及對來年的期盼。或許我們也能想想,我又能做些什麼? 2023年即將來臨,我們在教育的建設上,其實別無選擇,只有從根本檢視,分析和重建這三個核心的智慧支柱—政教分離、大學自主、學術自由。記住,卓越的教育是我們提升科學文明的唯一希望。
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的論文爭議愈演愈烈,教育部前部長曾志朗表示,亞洲及環太平洋地區研究誠信委員會 (Research Integrity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Rim, APRI)下周舉行籌備會議,台灣熱議的林智堅論文門事件,可能也會變成國際學界注目焦點,「人家可能會質疑台灣學界面對學術倫理,校正機制是如何被扭曲或破壞?」
台灣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昨(12日)天公布第十三任校長候選人名單,台大前代理校長郭大維、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等9人入選,無海外學者及校外人士。有台大教授說,這就是台大的「封建」,且台大校長的薪水,和海外學者的成就和待遇,有非常大的落差。
「衝排名讓研究者走歪。」教育部前部長、中研院院士曾志朗表示,每個國家都在檢討研究誠信的嚴重性,發現其中一個原因是「世界排名的出現」,大家開始拚論文發表數。他也提到,台灣和中國大陸比較不敢碰學術倫理問題,因為牽涉「人情」,就很難啟齒,導致現在每個環節都是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