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聯合報》六都宜居大調查民調結果出爐,台北市在柯文哲主政下,施政滿意度(61.4%)、居住幸福感(78.4%)和居住光榮感(71.2%)三大指標均為六都墊底,儘管台北市在醫療資源、環境品質等客觀指標表現亮眼,但高房價成民怨之首,更造成北市近年人口不斷流失,7年出走21萬人,民調結果顯示,有3成台北市民想移居外縣市,脫北慾望超高,比例大幅領先其他五都。

台北人怎麼看自己居住的城市?

聯合報於2022年2月9日至3月2日針對6516位六都居民進行民調,針對首長施政滿意度、居住幸福感和光榮感,以及六都防疫、經濟、治安、交通、市容及長照等六面向調查。以下為1082位台北市居民的調查結果:

61.4%民眾滿意台北市長施政表現
整體來說,您對於台北市長的施政表現滿不滿意?(%)
非常滿意
還算滿意
不太滿意
非常不滿意
不知道/未回答

調查說明:
此次調查於2022年2月9日至3月2日間進行,成功訪問6516位居住六都且年滿20歲成年民眾(台北市1082人、新北市1090人、桃園市1084人、台中市1083人、台南市1093人、高雄市1084人);在95%信心水準下,六都樣本抽樣誤差各為±3.0個百分點,全體總樣本抽樣誤差為±1.2個百分點。

調查是以六都住宅電話為母體作尾數兩位隨機抽樣,調查結果依六都20歲以上人口之性別及年齡結構進行加權。

首都光環褪色 台北幸福感、光榮感墊底

台北市雖是首都,但民調結果顯示,不論幸福感或光榮感皆在六都吊車尾,特別是台北市長柯文哲的滿意度和不滿意度更是雙雙墊底,對許多台北人而言,「天龍國」未必是首善之都,對於2022要交棒或2024徐圖大位的柯文哲都是重大警訊。

根據民調結果,78.4%市民肯定住在台北是一件幸福的事、71.2%市民以身為台北人為榮,比率均為六都最低。調查也發現,31%台北市民想移居外縣市,以想移居台中市的占比最多(21.9%),想移居新北市、桃園市或台南市約1成1。

城市沒改變 怎會有光榮感

台北市身為首都資源最多,為何人民最不幸福、光榮感最低?

國民黨北市議員游淑慧說,台北市在這波疫情受創更嚴重,主因北市為單一服務產業,柯卻沒有放更大心力在這一塊,甚至柯到了第二任期成立民眾黨無心市政,將心思放在爭取2024大位,市井小民怎麼感受到幸福跟光榮感?議員王鴻薇質疑,柯文哲第一任打出「改變成真」,但北市沒有多大改變,怎麼會有光榮感?

民進黨北市議員陳怡君也說,「柯P新政」不斷加重老百姓負擔,包括路邊汽機車停車格全收費、擬漲費率、一上任取消YouBike前30分鐘免費,還有老人重陽敬老金也唯獨台北市不發,這些人民的小確幸都被剝奪,當然沒有幸福感。

民眾黨議員林國成指出,柯文哲施政亮點包括西區門戶計畫、五大市場改建等,人民也很有感,但市場改建需要時間,完成後就會看到政績,鄰里交通改善計畫也讓台北市巷弄交通事故大幅減少。

台北市多項指標滿意度敬陪末座。市長柯文哲表示,他重視的是客觀數據,台北市民的要求比較高,「我覺得很大成分是我個人問題」,他覺得自己太有個性,另外新聞頻道每天都在罵他,換做是誰民調也不會高。

脫北者激增 加劇高齡化現象

進一步從市民觀點看台北市市政項目的優劣,在提示選項且可複選的情形下,市民認為台北市最大的優勢是醫療資源(33.6%),其次是藝文活動多(23.5%)、市容及環境品質佳(22.8%)、治安好(20.5%)及教育與托育資源多(20.2%)。

至於台北市應該立即改善的劣勢項目則以抱怨房價過高的比率最高(61.3%),其次是交通不佳(30.2%)、薪資水平過低、就業機會不足(28.7%)。

高房價成民怨之首,導致「脫北者」激增,該如何解決台北市的居住問題,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認為,租屋黑市必須優先處理,至少讓買不起房的年輕人,不需要花不合理的價格租屋,甚至任由房東剝削房客。人口外流現象若不解決,年輕人愈住愈遠,北市的服務業、長照工作、藍領技術人員等產業就會沒人做。

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說,全世界的首都皆集合各種資源,住房需求高,房價就居高不下,時間久了人們發現買不起房,自然就會離開台北市,但「離開」有二個層次,其一為搬到買得起的衛星城市,或是徹底離開;若年輕人都離開,會加劇北市高齡化結構,北市府要認真想想如何讓年輕人留在台北。

解決居住問題 柯:北市社宅蓋最多

談到台北市最被關注的居住問題,市長柯文哲表示,台北市的租房者約15%,房屋自有率高達85%,要打房要打一個人有十幾間房子的,要解決高房租高房價,要先搞清楚對象是誰,還要從社會住宅、租金補貼等政策多管齊下。

柯文哲說,以社宅為例,北市蓋的有1萬2000戶,加上都更等大概兩萬戶,可是中央到現在才開工700戶,高房租和高房價是複雜的問題,要很多因素同時進行才能解決,台北市做很多改變,社會住宅是蓋最多的,高房租高房價需要政府,特別是中央到地方政府設定目標堅定往前進。

除了主觀民調,《聯合報》也爬梳各級政府公開統計資料,從經濟民生、環境品質、教育文化、公共安全、醫療健康、社福長照等六大面向,共68項客觀指標,對六都進行施政總體檢。從中找出各個城市的優勢亮點、以及市政痛點,提供地方執政者更多施政依據,也讓民眾對自己居住的城市有更深刻的認識與展望。瀏覽完整數據指標 >

台北優勢亮點

空品不良日數比率 台北僅高雄的1/6
  • 台北
  • 新北
  • 桃園
  • 台中
  • 台南
  • 高雄
  • AQI>100之日數比率
    (%)
    40
    30
    20
    10
    0
    2017
    2018
    2019
    2020
    資料來源:環保署

    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台北市空氣品質不良(AQI>100,對敏感族群不健康的橘色等級)日數比率(註)

    1. AQI係指空氣品質指標(Air Quality Index)。計算公式為(AQI>100之日數/AQI總監測日數)×100
    2. 空氣品質指標(AQI)分為六個等級:0~50為良好(綠)、51~100為普通(黃);101~150對敏感族群不健康(橘)、151~200對所有族群不健康(紅)、201~300非常不健康(紫);數值達301以上為危害(褐紅)。
    連續4年為六都最低,2020年台北市AQI>100日數比率為3.28%,空氣品質為六都最佳。對比空氣最糟的高雄市,2020年AQI>100日數比率達20.8%,等於一年中有5分之1的時間,高雄市的空氣品質都處在橘色提醒等級以上,空品不良日數比率是台北市的6倍。

    數據上的好表現,民眾同樣有感,民調結果顯示,14%台北市民認為市府最需立即改善的項目為「空氣品質差」,對比中南部縣市居民不滿空氣品質的比率(台中40.5%、高雄45.1%)低了許多。

    台北市政痛點

    台北人口連續7年負成長
  • 台北
  • 新北
  • 桃園
  • 台中
  • 台南
  • 高雄
  • 淨遷入人口數
    (人)
    40000
    20000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2012
    2014
    2016
    2018
    2020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

    近年台北市人口數呈現雪崩式下降,根據內政部統計,北市淨遷入人口數連續7年負成長,2019年為-2.6萬人,2020年突破-4.4萬人,2021年更翻倍成長達-7.6萬人,人口流失速度加快,7年人口流失超過21萬。2021年底台北市總人口數下探252萬,創24年來新低。

    台北市的高房價成為不少年輕人出走的推力,民調結果顯示,有31%台北市民表示想移居外縣市。台北市近年人口主要流向鄰近的新北市、桃園市,新北市2018年至2020年連續3年人口皆為正成長,桃園市2015年至2020年連續6年淨遷入人口數每年都超過1萬人以上,是六都中吸力最強的城市。

    北北基宜生活圈未來,問題出在哪?

    你投票,我監督!投票關心你愛的生活圈 >
    你住在雙北、基隆、宜蘭嗎?但你知道你居住的地方或家鄉可能隱藏了哪些「問題」嗎?歡迎到開放編輯室投下你最想了解的問題,後續將請記者為你深度報導。

    數據指標總覽

    《聯合報》蒐集整理各級政府調查、統計資料,從經濟民生、環境品質、教育文化、公共安全、醫療健康、社福長照等六大面向、共68項客觀指標,檢驗六都城市體質。

    請選擇指標:
    • 台北
    • 新北
    • 桃園
    • 台中
    • 台南
    • 高雄
    平均每人每年可支配所得
    (元)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2012
    2014
    2016
    2018
    2020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勞動力參與率
    (%)
    80
    60
    40
    20
    0
    2012
    2014
    2016
    2018
    2020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註:指勞動力占15歲以上民間人口的比率,勞動力參與率=(就業者+失業者)/15歲以上民間人口×100
    失業率
    (%)
    5
    4
    3
    2
    1
    0
    2012
    2014
    2016
    2018
    2020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勞工失能傷害頻率
    (次/每百萬工時)
    3
    2
    1
    0
    2012
    2014
    2016
    2018
    2020
    資料來源:勞動部 註:指每百萬總經歷工時之失能傷害次數,失能傷害包含死亡、永久全失能、永久部分失能及暫時全失能